中国农民越来越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农民越来越少,并不是件坏事,应该说这是社会进步的显现,比几亿人围着不足两亿亩土地转,要好的多。
人多地少,这是我国的国情,向大农业发展,就是要千方百计减少农业人口,让更多的人从事二、三产业,让少数人来经营土地。这些年的实践已经证是,农民单纯依赖土地,已经满足不了实际生活的需求,如果中国的农民再减少三分之二,农业的发展还会更快。
社会的发展,是靠矛盾的激化来推进的,没有矛盾就不会有发展,突破了一个矛盾,就会前进一大步。现在农民撇家离业,背井离乡,其主要原因就是土地不足,剩余劳动力就自然要去寻求新的门路。如果每个农民占有几十亩土地,农民就会守家创业。
很多人担心农村人少了,以后不会有人来种地,这个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不用看国外先进农业,就看看我们国家大面积种地区域,一个人能种几百亩、上千亩的土地。还有人说那是平原土地,小块地用不上机械化就要人来种。其实这样的思维还是停留在当年的时代。山东维坊市坊子区洼里村有个蔬菜大棚,年产值几千万,立体化经营,每年岀产十六茬蔬菜,仅用四、五个人来管理。
如果农村人口真的降到了无人种地的情况下,可以统筹安排调整种植结构,适合机械化就实行机械化,不适合机械化的地块,就实行智能化管理。矛盾就会推进发展。
只要你去田里看看,那些饱经苍桑,那些挥汗如雨,弯着腰拿着锄头在耕耘着的,这些人还有千千万,他们在春天里播种希望,在秋天里收获果实,他们把全部的青春,都献给了这片土地,他们就是农民。
你还可以在看看,那些在建的高楼大厦,那些桥梁工地,还有那些在建的高速公路上来来去去干的热火朝天的身影,那些被人称为农民工的人们,他们只是暂时离开了农村,他们之中有很多农闲时打工,农忙时回农村和父母一块收获,他们也还是农民。他们从没脱离农民的本色。而且最终还要接起父母手中的锄头去继续播种这片土地,去收获他们的希望。他们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新一代的农民。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地理地形的限制完全实现机械化操作还需要一个过程。“新型职业农民”在全国推广还需要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随着国家对农业不断的投入和有利于农村发展政策的不断推进,未来,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会更加生机勃勃。而撑起这片天地的还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