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那些为热爱打拼的年轻人,你们还好吗?

2021年10月02日 站长资讯 暂无评论

我今年34岁,我在外拼搏12年。

当初离开家,是在父母和我断绝关系的背景下。

放弃银行的稳定工作,飘过北京,最后扎根重庆。

如果空间可以折叠,当22岁的我问34岁的我,你,还好吗?我会告诉你:很高兴,你遇到了今天的我。

我是87年生人,很多人说我们这一代是最惨的一代:没有了固定工作分配;没有了集资房;赶上了最后一届的高考大综合;而后,学金融的我们赶上了金融危机。

我时常问自己:“你惨吗?”我也时常反问身边的人:“活着,有容易的吗?”从毕业开始,我从银行柜员到理财顾问再到商务助理再到记者,直至今天的媒体人。

我感谢22岁的那个不安分的我,青葱岁月的躁动给了我今天所没有的勇气,很多事情放到今天,我可能没有勇气再次做出相同的决定。

同样的,22岁的我也会感激今天的我,因为我有了自己的事业、家庭、生活、朋友和未来。如果说,为了什么?因为热爱吧。我喜欢和每一个善良的人聊天,他们会给我讲述很多的故事,在他们的背后,我可以看到百态的人生。有悲欢也有喜乐。

一个又一个故事的背后交织的是生而为人的不易与精彩。所以我选择媒体这个职业。过去接触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教会了我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也帮我剖析很多不一样的人生哲理。有豁达的有高尚的也有看似狭隘实为当机立断。他们成就了今天的我。很高兴遇到你,34岁的我,很高兴与你同行,我的热爱。

今年25岁,应该还算年轻人吧。

毕业前我以为我会在实习公司任职,结果没有通过实习。最后勉强搭了全民直播的末班车,但毕业后干了两个月就倒闭了,两个月只拿了两千五。

最后在哈啰才稳定过了三年。 但是心态每一年都不一样了,我甚至可以预想到,几年前我在为工作拼搏,或许几年后我就不想拼搏了。

职场和学校不一样的,学校每年都有朝气蓬勃的学生,他是固定的四年,但职场是固定的未来几十年。里面有20岁的,有30岁的,有40岁的,有……哦好像几乎没了。

气氛不同,随着你的年龄增长,慢慢就会被同化。新的东西和新的理念越来越少,聊的事情从未来变成了眼前的财迷油盐,这是很真实的,所以一旦离开学校,你以为很多的一切继续在发展,再研究,在学习新的东西,其实不是的,不是强技术岗在离开学校之后基本开始停滞。

这种停滞很磨人,一方面,你可能还抱有一点热爱和冲劲,但是在你面前已经没有足够的引路人,除非你自己是火炬,不然很快也烧不起来。

我一开始对我的工作并不热爱,无非是喜欢所谓的计算机和那点微不足道的技术,顺带找一个糊口的饭碗。 但后来我在工作中得到了更多的满足感,以致于最近和我的编辑复盘,发现自己的性格确实适合这个岗位,也只有这个岗位能让我继续待下去。有时候我也不知道如果自己抛开这些理性分析,还能剩什么,习惯已经养成了,会看不惯极端,对待事情会越来越冷淡,这似乎是一个恶性循环。

你说我们还好吗?其实这个岗位和能力可以让你在一线舒舒服服的过租房的生活,生活质量可以很高无须担心,未来似乎也不那么迷茫。

但是热爱的确是褪去了的,一方面,现在的公司越来越无法满足个人发展,第二个是慢慢看到行业内对这个岗位慢慢有了天花板。接触的人越多,这个被人觉得新奇的岗位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 或许几年后我会有新的想法,但现在,我越来越想回到学校,学校或许也没有那么好,但是里面的目标是为了更先进的技术和科学,而不会像现在这样,为的是一个圈子里的权力和利益,我觉得挺无趣的。 这还是好的,说实话,我在职场感觉比在学校混的开。

最难保留热爱的还是我的创作梦想…… 本来我喜欢写小说,毕业的时候开始写网文,结果一晃三年了,写了三百万字的东西,还是没有赚钱也没有火起来。其实我也知道,我是急功近利的人,但是我的本职工作不允许我和别的全职作家比拼。我本来就不算有天赋,也没法强更新和学习,只是吃力不讨好。

你说不热爱嘛,我闲下来还是忍不住写字,比如在这里唠叨。你说热爱嘛,我也没什么成绩,只是像个老头一样絮絮叨叨。

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做的和不能做的,想开了一点,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因为这是仅存的真实。我不后悔我码字的时间,只是有时候回过头一看,自己还有不成熟的地方。

所以你说我们还热爱吗?或许十年后,我们梦想也不剩下了,朝气也不剩下了,留给我们的只有过去的时光,若是真有那么普普通通的一天,回想起过去十几年的经历,怕也是五味杂陈。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