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存银行理财,年利率5%,未来30年够养老了吗?
如果没有重大开支,靠利息不行,靠本金可以养老!全国各地消费水平不一样,我们比较全国平均水平和全国最高水平(港澳台除外),和平均水平差不多可以认为在大多数城市可以活下去,比全国最高水平高,可以认为是活得很好。
200万元是一笔大钱,未来30年养老,按照最保险的方式,存宇宙一大行工商银行的大额存单,工商银行大额存3年期利率在4.125%左右,2500万元存工商银行大额存单,一年税后收益8.25万元,存款的利息是不用交税的。
一年收益8.25万是什么水平?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一年8.25万元收益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这个收入比平均高;再看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2018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64183元,一年8.23万收益是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倍。
2018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14元,一年8.25万元收益是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4.1倍。
所以在不考虑货币贬值的前提下,现在200万存款靠利息可以轻松养老。
考虑货币贬值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人均消费支出数据看,2018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9853.14元,2017年人均消费支出18322.15元,同比增长8.35%,按照人均消费支出8.35%的增长计算,20年后人均消费支出为20.31万元,46年后一年8.25万元收益是人均消费支出20.31万元的0.4,比平均消费支出高低,按照现在的说法,属于低保,生活的很凄惨,但是有200万的本金可以使用,使用本金,还是可以养老。
综上所述:有了200万存款,短期内靠银行理财利息可以生活得下去,长期看,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贬值,每年的消费支出会上涨,每年的收益已经无法覆盖消费支出,但是还有200万本金可以使用,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当花则花,未来如果使用本金,还是可以养老。所以200万,在没有重大开支的前提下,可以养老。
首先你要真有两百万就不要去拿银行的死利息。
两百万存银行定期一年或几年随你,然后用你银行的这两百万做低压贷款,最多可以贷出90%,也就是180万。结核自身的能力用这180万中的一部分开个自己领域相关的科技公司,科技公司有政策扶持。或者你不想真金白银的实缴注册资本金,还可以去专利局门口随便花三五万买个专利,然后去专利局去评估,你想评估多少就评估多少。然后用你评估的专利去实缴你公司的注册资本金。
或者你不想开公司,那就用贷来的180万在当地政府发展规划范围内全款买套房,在用这套房做低压可以贷到70%,就是126万。在用这126万去付三套房子的首付。此时你的名下有两百万的存款和四套房产,负债180万和三套房的贷款。如果你要觉得生活压力大可以随时降全款的房子变现,并且银行只要有任何好消息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你。
无论怎么折腾,尽量让钱帮你挣钱,而非让他睡觉,自己去玩命挣血汗钱。
200万存银行理财,年化利率5%,未来30年够不够养老,就要看题主所处的环境如何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1、如果题主日常消费比较多,消耗资金比较大,200万存银行理财是不够的。我们还是先算算200万本金,年化5%利率的理财收入,经过计算得出,年收入10万利息。题主要是每年的费用支出高于20万元话,妥妥的就不够。
之前有位朋友,算是一个富二代,在他大学毕业的时候,他老爸就给了2000万元。因为见到长辈们都做生意很成功,就学着创业开公司。最开始选择的是搞建筑,也是听别人说里面特别赚钱,就拉来几位朋友,开始干了,本来想着将全部2000万都投进去,后来想想还是留500万在手中。几个人倒是都挺豪气,东拉西扯的凑了5000万元。有钱了以后,就开始运作搞工程了。
没曾想,没到2年的时间,资金链就断裂了,工程没做完,又没有后续的资金垫,老板也是总压着钱。就这样,这位朋友1500万相当于打了水漂。他父亲,本来想着让他做些理财、做些投资,学学经验,没想到,一下就亏出去1500万。还剩500万,这位朋友也只能是硬挺着了,开始做理财。可是,刚做理财就违约,没2年时间,连本带息的基本都花光了。
所以,题主200万本金,未来30年养老,要看自己想过哪种生活,如果是大手大脚的花钱,妥妥的是不够的。如果是正常生活,这个钱是差不多的。
2、如果题主还有工作能力,就积极参与工作,不能总想着“吃息”养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利息是收入的补充,不能是全部,毕竟,年化利率大多都跑不赢通胀。所以,题主如果还有工作能力,就要工作优先,而不是利息优先。
题主提到了未来30年,我推测题主现在的年龄应该在四五十岁附近。在这个年龄段,似乎最重要的不是养老问题。应该是上有经常与医生打交道的高龄老人,下有即将成家的适婚子女。
回想我前几年结婚的时候,我的父母就是四五十岁,我的爷爷快七十岁。那时候他们手里有点小钱,可能没有200万那么多,但配上平时的工资收入,吃喝不愁还是可以的。
后来发生了两件事儿,让我的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一个是爷爷住院,一个是我结婚。
爷爷住院花了快20万,最后保险报销下来花了大概10万左右。实际上老年人住个院,做个手术,花这些钱是非常正常的。
我结婚,彩礼大概十五万,当然后续我的岳父母又通过买车的方式给我们返回来了。买房又花了50万的首付。刚毕业没几年,我自然是没有钱付这些的。这彩礼和首付都是我的父母帮我出的。
我的父母出的这点钱,对于很多的家庭来说不算多,但对于我的父母来说,几乎已经快掏干他们的积蓄了。计划用于养老的钱,几乎被我们榨干了。
再回来看看题主的情况。
200万银行理财,年利率5%,每年利息大约10万元。这10万元抵得上一个人一年的收入,相当于银行为题主发着养老金。从这个角度来说当然够养老了。要知道很多人一年的退休金也不一定能达到10万元。
可是你要知道,岁月静好的日子,一年5万的收入也是够养的。如果题主的孩子要结婚,父母抱恙在身,那200万很快就会没了的。到时候一年的利息收入能有多少呢?
养老金为什么都是按月发放,而不是按年或是一次性发放呢?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养老金只是作为养老金使用,如果用于子女婚嫁,那就失去了它的作用。题主能保证自己的200万只用于养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