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1500万存款,靠银行理财够一家人生活得下去吗?
想靠银行理财生活必须要保证本金不能亏损,但很多人不知道银行把理财产品为5个风险等级。
分别是R1、R2、R3、R4、R5,其中R1风险等级最低,R5风险等级最高。
R1属于谨慎型产品
R2属于稳健型产品
R3属于平衡型产品
R4等级属于进取型产品
R5等级属于激进型产品
风险等级越高收益就可能越高同时亏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你要靠1500万长期维持家人的生活就不能冒险去购买风险等级高的理财产品,比如说指数基金、混合基金、信托、黄金等等,因为这些产品可能导致你的本金缩水。
暂时看相对稳妥并适合你的还是大额存单和货币基金,你可以把短期不用的资金存入定期存款,年限可根据自己的计划制定,剩余部分可以存入类似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当天可取比较灵活,但是有一点你需要知道那就是未来央行可能会降息,一旦降息的话你的存款和货币基金的收益都会减少,所以我建议你早些去做定期存单不然等利息下降了你再去存就不划算了。
个人观点
考虑到各方面因素你的资产年化收益应该可以达到3%左右,当然这是在保证本金不亏损的前提下,也就是说你一年能有45万左右的收益,我想这些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问题不大,但是如果你想过高质量的生活可能会有些捉襟见肘。
网友二:
省吃俭用的话够了 现在利息高, 1500万能谈到4%年利率吧, 一年60万利息 足够一家人生活的幸福快乐了。不用上班干活,一年花20万,还能存下40万,家里的钱是越来越多的,高兴呀。
以后利息走低1%一年, 利息15万一年 一家四口人省吃俭用也够用了,
趁着现在利息高 ,每年一家人花销结余的40万利息,用来投资,股票 存款 做风险投资创业公司,办厂,买商铺,买住宅房,都可以, 1500万本金不用动,就拿每年的利息来投资,十年能拿到利息400多万, 能靠自己的慧眼识珠,找到好的投资项目,400多万十年投资能赚个一倍多,那就能有投资回报1000万了 加上本金1500万,就有存款2500万了, 这2500万以后再靠投资,能变成一亿最好了。
如果可以选择生活,我想有一座农家砖瓦房庭院,一百亩良田,一亿存款,一个美女老婆,一辈子幸福快乐!
网友三:
生存可以。
但是生活呢,每个人对生活的要求都不一样。如果想过飞机游艇的生活,那这点钱,买部飞机还不够。
如果选择银行理财,现在每年的理财,收益大概是4%左右,1500万相当于每年有60万左右利息收入,这样的收入在国内属于中高收入水平了。
但是,作为银行理财也不是没有风险的,也存在较低收益或者亏损的风险。就算是放银行定期,目前银行也是可以破产的,银行如果破产能够索赔的本金限额是50万。因此如果投资银行理财,建议还是分散到多几家银行。
另外一个要考虑目前的通胀水平,国内目前的通胀水平是7.5%左右。单靠利息来保证家庭的生活,要考虑生活的长期性。所以就算有钱了,对生活方面也是要有所计算。
对我来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个人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可以投资自己,还有培养后代。为家庭做更长远的考虑。
网友四:
首先,问题基础是在有房,一家3-5口人的情况下。1000万银行基准保本二级风险理财4-5之间。年率40-50万。500万做平安,中信信托产品理财6-8个点,年息30-40。年综合80-100万。这是最稳投资,如果要是在深化的理财分类,年80-150万也很轻松。因此,一家人生活足够了。但问题来了,这里还有下文,那就是生活标准的确立。您一家人要是奢华或者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那肯定不够。比如,豪宅单位物业及杂费年8-15万。如果在出国旅游侣行,购买名包名表,女性家人美容做身体保养,男性家人打高尔夫,喝酒抽烟聚会。汽车养护,朋友交集。那肯定是入不敷出。但是如果只是过标准人群的日子,那是足够花的。关于贬值之说,不存在考虑范围。因为基数大,贬值和物质生活目前行不成威胁。如果五口之家,有房有车有存款1500万,心态好的话,不好高骛远不攀比,基本算人生赢家。幸福指数很高!
网友五: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1500万存款,靠银行理财收益是完全可以养活一家人的!
我们按照目前的银行利息,3%来说,非常容易做到,甚至有的银行活期理财都可以达到3%的收益,1500万的存款,利息就要45万。
而且是纯收入!结合目前的国内的工作收入,45万相当于税后收入,换算成月收入也就是4万左右,不管是一线还是二线城市,这个收入可以秒杀绝大多数的人,甚至是上市公司的高管,所以来说,这个收入是非常客观的。
当然,这个收入不是顶尖收入,但一定是比下绰绰有余的!
那么,这样的收入到底能不能够一家人生活呢?这就需要讨论另外一个问题,你一家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喝82年拉菲,吃鱼子酱,开法拉利,住香港的别墅,私人游艇,私人直升机,这样的生活的话,别说你的利息收入了,就是你的本金十倍二十倍都是不够用的。
所以来说,这个理财收入,基本上可以让中国绝大多说的家庭过得舒舒服服,非要数据的话,至少98%以上的家庭拿到这个收入,都可以非常的满足。
要知道,目前国内月薪3000,甚至2000的普通劳动者是非常的多的,算一下你的收入是他们的多少倍!
最后,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杠精是非常多的,键盘侠是非常多的,月入3000的人看不上月入四万的人,月入3000的人会认为月入四万这样的收入养活不了他的家庭。
这个理论,我在此奉献给那些认为养活不了自己家人生活的同胞们!认清现实,多考虑自身情况,理性回答问题!!!
网友六:
有1500万,那在金字塔上的,也是排得上名的,虽没到塔尖,但也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了。
况且还是要进行银行理财,说明是现金流,那更是了不得。
如果说直接存大额存单,光利息收入,一年就达到74万,且是单利的情况下,再算上复利,那更多了。
一个普通的家庭,年收入都很难达到74万,像体制内的铁饭碗,也是难以达到这个水平的。所以是相当可以,妥妥的。
当然若是大手大脚地花钱,金山银山也不够败的,这另当别论。
好了,我还是去做个美梦,洗洗睡了。看能不能梦到500万就好,不贪心。
网友七:
拥有1500万的存款,通过理财维持生活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1500万元,存入银行民营银行大额存单,按照年利率计算每年利息为:1500万*5%=75万元,平均每个月家庭开支6.25万元,从这个利息收入来看,已经非常可观的利息收入了。
但是目前中国的通胀率达到了7.%左右,银行定存为5%左右。所以说,如果你只是做理财的话,每年还要面临一个(7.5%-5%=2.5%)的贬值率!(通胀率=M2增长率-GDP增长率,这个算法还是比较准的。07-16年这个差额的均值是7%左右。)
所以1500万建议拿出一半进行长期投资账户—股票、房产、股票基金、股权、可转债等。
1)股票
长期投资,对于年轻人而言,可以用短期套牢风险去换取更多超额收益,非常值得。
股票赚钱的根本逻辑有两种:一种是和上市公司一起成长,赚上市公司的分红,这种是做上市公司长期股东,只要上市公司质地不变,都不会卖出的真价值投资。
另一种是低买高卖赚取差价,不管是从基本面,低估值买入,高估值卖出,还是从技术上的人低买高卖,都是属于赚差价的行为,只要是低买高卖赚差价的行为。
目前A股市场95%以上的投资者,包括机构和散户,都是立足低买高卖赚取差价的行为,所以在我看来,大家都是在做投机。
买的安全,就要买入基本面优秀,至少是基本面中上的股票。
至于股票具体配置多少比例,可根据“80-年龄”而定。
比如30岁的家庭,股票账户可以配置50%,但如果年龄太大,就不适宜配置太多股市了,比如60岁,那么股票账户只建议配置20%。
注意,任何股市类资产都有本金损失的风险,因此建议不要只盯着A股,适当全球化分散化投资,可以降低股市的波动风险。
2)股票基金
普通人对股票不熟悉、觉得风险太大可以直接定投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是一个非常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品种。
投资指数基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获取到哪些指数基金值得定投。我们以定投低估值的指数基金为主。
如沪深300指数基金。即使不会任何策略,始终坚持定投指数基金,也可以获得10%以上的长期收益率。如果能在指数低估阶段定投,收益必将超过15%。
为了降低风险,最好构建一个组合:常见的基金组合有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创业板、H股指数+创业板、标普红利+创业板等。适当增加行业龙头指数+消费龙头指数,用香港大盘+香港中小代替H股指数,增加深圳红利指数等组合,收益会更加可观。
主动型基金是一类力图取得超越基准组合表现的基金。主动型基金完全由基金经理操作,业绩主要由基金经理的能力决定。
我倾向于选择指数基金而不愿意买主动基金,很大的原因就是:
要挑选一个好的主动基金经理,夸张点说就是如大海捞针,基本看运气。
至于盛传的4433选基法,说到底也躲不开对基金经理的考验。
所谓4433选基法:
第一个4代表一年内成绩排名在前1/4的基金;
第二个4代表两年、三年、五年以内以及今年以来成绩排名在前1/4的基金;
第一个3代表选择近六个月成绩排名在1/3的基金;
第二个3代表选择近三个月成绩排名在1/3的基金。
以上方法选出来的基金反映的是前任基金经理管理的业绩。这样选出来的基金也只是说明了这个基金以前的业绩不错。但我们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而现在所要选的基金是为了以后能给我们带来好的收益。
主动基金本来过于依赖一个基金经理的能力, 而基金经理到底未来业绩能不能持续,能不能经得住考验,这些都无法预测。
更不要说更深层次上对于基金经理人性的考量,像内幕交易,老鼠仓、抬轿子的事情不幸要是被我们赶上了,想哭都没地方哭。
3)房产
有砖家整理各种地产数据,想搞个模型,来预判房价的拐点,但总是不准。
结论是:你数据分析死了也没用,不如国家一道政策。
回顾国内房产,2000年来的周期:2003年6月-2008年9月、2008年10月-2009年11月、2009年12月-2014年8月、2014年9月-2016年5月、2016年9月---至今,每一次周期的开始和结束,背后都有政策。
观察下,当前政策变了没?
起码目前,国家对于房市的态度,并没变化坚持“房住不炒”,还是稳字当头,不希望大涨,也不希望大跌。
4)可转债
可转债,说白了,就是一张可以转换成股票的债券,因此,同时具备股票和债券的双重属性。
可转债最大的一个好处,是有债底价格来保底,跌到债底价格时,可转债就接近是,一张纯正的债券。
所谓的债底价格,指的是与可转债各方面都极为接近的一只纯债的价格。举个栗子,可转债A,在信用状况、到期收益、久期等各方面,都与纯债B极为接近,甚至可以说完全一致,那么,当前纯债B的价格,就是转债A的债底价格。
正是因为有债底价格来保底,所以,当正股的价格暴跌时,可转债的跌幅,通常会远远小于股价的跌幅。正股指的是,发行可转债公司的股票。
而当股价大幅上涨时,只要可转债的溢价率不是太高,两者的涨幅差距,就不会太大。
总结来说,就是可转债与对应的正股,两者预期收益不会差太多,但可转债所面临的风险,要远小于正股。
坏处是,投资可转债,需要极度的耐心。虽然,投资股票也需要耐心,但投资可转债,需要更大的耐心。
资产配置方面几点建议:
1)只做看得懂的投资
先要记住股神的话:“一定要在自己理解力范围之内投资。第一,不要赔钱;第二,永远记住第一条。”咀嚼投资大师们的名言金句,无一不在提示这一点。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就是因规避风险的技术在华尔街树立起独特的信誉。格雷厄姆认为,对于一个被视为投资的证券来说,基本金必须有某种程度的安全性和满意的报酬率。
当然,所谓“安全”并不是指绝对安全,而是指在合理条件下不至于亏本。巴菲特曾给过股民一个忠告:不熟不做,不懂不买。实际上,这句忠告适用于整个投资领域。
对投资者来说,如果做自己不懂的投资,很容易出现盲目跟风的情况,以致出现损失后只会怪罪别人,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下次依旧会跟风,恶性循环。只有做自己看得懂的投资,才能降低亏损的可能性。
不过,做看得懂的投资,也需要大家平时的努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熟悉各类投资品。
2)别幻想一夜暴富
虽然提倡大家要有中国梦,但是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投资领域中的最大谎言之一就是“一夜暴富”。我们常能听别人说,原始股投资可以让人一夜暴富、“荐股大师”也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但这些话基本都是骗人的,骗子的目的就是想要你的本金。
只有踏踏实实地进行投资或资产配置,比如高风险和低风险的理财综合配置等,才能实现收益稳健增长,财富得到增值。
3)忌用杠杆投资
在很多人眼里,杠杆就好像是一个投资“神器”。自己若是加5倍杠杆,一旦盈利,那就是赚5倍的钱,听着就很诱人。因此,也有不少人愿意放胆一搏,万一博对了呢?
不过杠杆不是一般人都能玩得起的,它就是把双刃剑。5倍杠杆,盈利的时候是5倍,亏损的时候自然也是5倍,倾家荡产就是这么产生的,不用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认知的变现。我们亏的每一分钱,也都是为认知不足,交的学费。
网友八:
能不能够一家人生活下去,还得看怎么花。
01
收益能力
1500万元在银行做理财,大额存款利率大概是4.3%,定期存款利率更低不提也罢,结构性存款也是3.5%左右,其他各种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收益5个点以上的也有不少。再加上考虑每年都会有不同的产品,利息水平也不固定,为了简单计算,那就按每年5个点的利率来计算利息。也就是每年75万元的利息。
02
消费水平
如果是在农村,人均年支出不超过2万元,五口之家也就是在10万元以内;
在城镇的话,人均年支出按3万元来算,五口之家为15万;
大型城市按6万元来算,五口之家30万。
03
是否够用
很显然,如果题主所说的一家人指的是五口之家或者说还不够五口人,那么75万在正常家庭按常规支出来算是可以够一家人生活的。那么可以说这1500万是可以一直用做本金光吃利息就够了。
但是,如果有1500万,除非是拆迁户或者是王多鱼,不然按照这个收入水平来看,支出水平肯定也不会很低。而且上面说到的一年三十万的支出可以生活的不错,但是不能生活的十分潇洒,毕竟有些人败起家来那1500万还不够人家一星期的。
综上而言:按正常情况来说,一家人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是如果想要生活的更加潇洒,那还是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充入的,不然坐吃山空,肯定会越来越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