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小规模开3万以内普票要缴纳多少税?

2022年05月29日 站长资讯 暂无评论

如果是企业法人,一年最多缴纳税金8910元

在目前税收政策优惠下,如果该小规模纳税人是企业法人,每月开票3万元,全年开票36万元,则其缴纳的相关税金如下:

1、增值税0元。目前(2021.1.1-2022.12.31)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1%,每季度收入不超过45元,免交增值税。

2、企业所得税8910元。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2.5%(小型微利企业且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该企业没有核定征收,假设也没有任何成本、费用,收入全为利润,全年企业所得税为8910.89元。具体计算如下:

8910.89元=应纳税所得额35.64万元(收入36/1.01)*25%(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50%(2021.1.1-2022.12.31期间,在原来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基础上,其应纳税所得额再减半)*20%(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其他比如印花税等诸多税种假设均不用考虑。

如果是非企业法人,非核定征收情况下,一年最多缴纳税金4.8万元

一、如果该小规模纳税人是个体工商户的话

1、增值税为0,见上述解释。

2、个人所得税为24393.56元。计算如下:

24393.56=【(收入360000/1.01-60000每年的费用扣除额)*20%(9-30万税率为20%)-10500】*50%(2021.1.1-2022.12.31期间,个体工商户的应纳税额减半征收)

个体工商户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如果该小规模纳税人是个人独资企业的话

1、增值税为0,见上述解释。

2、个人所得税为48787.12元。计算如下:

48787.12=(收入360000/1.01-60000每年的费用扣除额)*20%(年度经营所得9-30万税率为20%)-10500。

个人独资企业不征收企业所得税,不享受上述类似个体工商户的个税减半征收的政策。

当然,如果存在核定征收和其他税收优惠的话,则上述两类市场主体缴纳的个税会大幅度降低。

相关几个简单结论

1、上述税负率看似很高,但是收入全部是利润的情况下,如果有工资、社保及成本和费用等等,在进行合理的费用和成本扣除以及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下,税负率或缴纳的相应税金更低或更少。

2、另外,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负率的高低,不但进行简单的比较。要综合考虑行业、收入、毛利率、是否抵扣、税收优惠政策等多方面、多个因素后,才能进行大致的比较。

3、从小微企业的角度来看,以小规模纳税人或一般纳税人来比较企业所得税的税负高低,同样也不能简单比较。小微企业,包含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只要法人企业符合小型微利的标准即享受企业所得税的相关优惠,即使是小规模纳税人,如果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也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的相关税收优惠。

网友二:

你这结论错得离谱。

“企业除了增值税以外,还有所得税占比最大,3万以内普票,如果要征收所得税,因小规模没有进项发票,要按开票金额的10%征收”——不知道你这是哪里看来的规定,第一次听说“按开票金额的10%征收企业所得税”

结合你后面说的“一般纳税人是按销售额的千分之几征收。岂不是,小规模的税务成本远高于一般纳税人”来看,你对企业所得税的理解缺乏基础知识。

第一,所谓“进项发票”是指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发票。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按一般计税方法缴纳增值税: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

适用税率为13%;9%;6%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主要是以进项税额发票来取得进项税额。

(二)小规模纳税人是按简易方法缴纳增值税: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征收率主要为3%;销售。出租不动产等为5%

所以小规模纳税人肯定是没有进项税额发票的,很正常。

第二,企业所得税是以一个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可见,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与什么“增值税进项发票”没有关系。

第三,企业所得税是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按适用税率征税。

除小型微利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以外,一般的企业是25%的税率;小型微利企业是20%的税率,在新的减免税政策出台前,2019年和2020年期间,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简单举例:

甲企业是小型微利企业,2020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应缴企业所得税5万元:

100×25%×税率20%=5万元;

乙企业是一般的企业,2020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应缴企业所得税25万元:

100×税率25%=25万元;

甲小型微利企业比乙一般企业少缴企业所得税20万元,少缴税款的幅度比例高达80%。

第四,至于你说的“要按开票金额的10%征收”,“按销售额的千分之几征收”,如果没理解错的话,是指的实务中存在的一种征收方式“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也不是你说的这种情况。在企业所得税中,不存在什么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差别。只有查账征收(如前面的两个举例)与核定征收的不同方式。

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简单举例:

丙企业是经营饮食的小型微利企业,2020年销售收入800万元,应税所得率10%,则应缴企业所得税1万元:

800×应税所得率10%×25%(减按比例)×税率20%=4万元;

丁企业是经营饮食的一般企业,2020年销售收入800万元,则应缴企业所得税20万元:

800×应税所得率10%×税率25%=20万元;

丙小型微利企业比丁一般企业少缴企业所得税16万元,少缴税款的幅度比例高达80%。

可见,在企业所得税征收中,根本没有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差别,只有小型微利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区别。而且很明显,小型微利企业丁一般企业少缴企业所得税的幅度比例在80%以上。因此你得出的“小规模的税务成本远高于一般纳税人,这算是给小规模减税吗”这个结论,错得离谱!

网友三:

分不同的税来说

1、小规模增值税:目前月度15万以内(普票)、季度45万以内(普票),都是免征增值税。但如果有开专票则要对专票部分缴税(具体税多少按专票上税费为准)。你问小规模3万以内普票,免交增值税。

2、小规模企业所得税:3万普票,假如没有任何成本费用,3万全部是利润,企业所得税=3万*25%*20%=1500元,税负相关于:1500元/30000元=5%。

3、“小规模的税务成本远高于一般纳税人”,会不会高于一般纳税人,在同等条件下来对比。假定一般纳税人3万普票,没有任何进项票,商务服务行业6%税率,3万/1.06*6%=1698元增值税。

4、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是区分小微企业与中型、大型企业,跟是否是一般纳税人无关。

假定一般纳税人也是小微企业,3万普票收入,没有任何成本费用下,所得税也是一样的。3万全部是利润,企业所得税=3万*25%*20%=1500元,税负:1500元/30000元=5%。

关于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依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文件规定,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网友四:

按照最新的国家税务总局的优惠政策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15万元,季度销售额不超过45万元是免征增值税的,同时附加税费也免。

如果“按开票金额10%征收”,有可能在当时是个别地区,由于小规模纳税人财务不健全,各种成本费用无发票,税务机会采取了核定征收的措施,也有少数地区在当时核定了增值税。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是按照上述文件政策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少数有核定的也仅是企业所得税。

由于税务机关对一般纳税人的核算要求是财务健全,相关成本费用均应取得发票,因此一般纳税人一般情况是不给核定征收,如果以前存在核定征收的情况,也是由于一般纳税人销售金额较小规模纳税人要高很多,利润率并不高,因此核定的率要偏低一些。

目前税务机关在逐渐取消核定征收的比率,无论是增值税还是企业所得税。

如果按照核定计算的企业所得税是,如果全年收入36万,核定征收的纳税人也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即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计算的企业所得税是:

1、核定征收:36*10%*12.5%*20%=900元

2、查账征收:(36-成本费用)*12.5%*20%

建议企业采用规范的财务核算制度,才能达到节省税负。

网友五:

小规模公司月收入不超过3万是免增值税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之后还要根据企业是否有应纳税所得额,决定是否缴纳企业所得税。题主所说小规模没有进项所以按收入的10%缴纳所得税是错误的认知,小规模公司经营也有成本和费用,尽管不能称之为进项,但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只要你获取了合法的成本及费用发票或者有内部记账凭证列支,都可以抵减企业所得税,下面我就介绍一下常用的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的项目。

(1)进货成本,只要获取合法凭证,都是可以所得税前扣除的。

(2)销售费用,只要是跟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就可以确认销售费用,获取合法发票或者制作内部记账凭证后在所得税前扣除。

(3)管理费用,属于间接费用,是因企业经营需要产生的费用,比如资产损失,增值税费等都可以凭合法票据或内部记账凭证在所得税前扣除。

(4)财务费用,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等都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

一句话,只要是经营需要发生的支出并获取了有效凭证,都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如题主所述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的情形现实中是极少存在的,有收入没有成本,还没有费用吗?两者都没有意味着收入即是利润,那全额缴税也是应该的,有应纳税所得额就应该依法纳税。如果因行业原因确实无法获取发票,那就去税务局办理所得税核定征收,可以缓解缺票的难题,合理减低企业所得税税负。

回应题主的问题,现实中小规模纳税人很多时候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尤其是加价率偏低且进项充足的行业,原因就是小规模进项不可抵。小规模月收入不超过3万缴纳多少税,那就要看有多少成本费用,以及是否有合法票据和内部记账凭证,成本费用如果足够的话企业所得税税负为0,如果不足的话就要交些所得税,并不能一概而论。

网友六:

根据现行的税收政策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月应税销售额低于3万元没有达到起征点,可以免征增值税;至于企业需要缴纳多少企业所得税,还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结果和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是否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来确定。

关于增值税。按照国税公告【2021年】第5号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月应税销售额低于15万元,季度应税销售额低于45万元,低于增值税征税额度的起征点,免征增值税。但需要强调的是,小规模纳税人只有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才能享受免税政策,如果小规模纳税人到税务机关代开和自行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不可以增值税免税政策的,需要全额缴纳增值税。

再来看看企业所得税。我们知道,根据财税【2021年】第11号、国税公告【2021年】第8号和财税【2019年】第13号的政策规定,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所得税税率为2.5%);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所得税税率为10%)。

当然小微企业还要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条件。

按照题主的问题,月应税销售额3万元,则年度销售额为36万元。在极端的条件下,假如企业没有收到对方开具的允许税前扣除的凭证,且全部成本费用均没有扣除凭证,企业在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税收政策的前提下,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为36万元*2.5%=0.9万元。当然,如果企业不是小型微利企业,那么税负就很高了。也就是说,题主对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的把握有一定的误差。

无论是规模以上的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企业所得税税负的高低,即取决于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当然还取决于企业是否在业务的前端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等。应该说,有效的内部管理,尤其是发票的管理,即可以税前扣除的有效凭证的管理,直接决定了企业税负了高低。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及时取得与收入相关、真实业务背景的发票(抵扣凭证),多纳企业所得税是一定的。

我们知道,企业所得税的税负率应该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且逐年基本趋同,比如上年的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为25%,今年的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为10%,波动很大,除非存在税收政策的调整;否则企业所得税税负率的不稳定,同样也会给企业带来涉税风险。

总之,小规模纳税人月实现应税销售额低于3万元,是不需要缴纳增值税的;但需要缴纳多少企业所得税,还需要根据企业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条件,以及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来确定。

网友七:

小规模开3万以内的普票,是什么税都不用交的;

小规模目前月度有15万的增值税普票免税额,就算没有任何进项,3万还不够一人的工资,

企业亏损是没商量的,企业亏损,就没有企业所得税;

所以小规模开3万以内的普票是不需要缴纳任何税的,

如果是每个月都开3万左右的普票,那也是不需要缴纳任何税的;

小规模月度15万增值税普票免税额,3万肯定是月月都免,

就算依然没有任何进项,年度营业额也不过36万,专项扣除用上,四人工资勉勉强强;

企业依然亏损,依然不用交任何税费。

网友八:

这个问题有意思。

从你的描述上来看,有一个误区,你把“应税所得率”和“税率”这两个概念混淆了,所以导致你的理解错误。

你说的“按收入的10%”这就是应税所得率的概念,在核定征收的方式下,税务机关可以按不同行业给你核定一个应税所得率,把应税收入乘以应税所得率得到的是应纳税所得额,而不是税额。

有了应纳税所得额后,再按照财税(2019)13号文的规定,将应纳税所得额减按25%,再乘以20%的税率,才得到最终的税额。

按你的例子,如果硬要按收入来算这个比率,就应该是10%*25%*20%=千分之五。差异并不大。差别其实就在于核定征收相对固定,而查账征收的利润率是浮动的,不一定就等于10%。

网友九:

根据现行的税收政策规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自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超征点:月应税销售额不超过15万元(按季度算一个季度不超过45万元)。

3万元没有达到起征点,可以免征增值税;至于企业需要缴纳多少企业所得税,还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结果和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是否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来确定。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进项发票只影响所得税。

根据财税【2021年】第11号、国税公告【2021年】第8号和财税【2019年】第13号的政策规定,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所得税税率为2.5%);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所得税税率为10%)。

“因小规模没有进项发票,要按开票金额的10%征收”如果你是小微企业,最新政策,所得税率仅为2.5%,如果没有取得发票,那么不考虑其他费用,

应纳所得税=30000*2.5%=750(元)。

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及时取得与收入相关、真实业务背景的发票(抵扣凭证),多缴纳企业所得税是一定的。如果取得进货发票,所得税前扣除成本费用后,你的应纳所得税更少。

比如你的进货成本取得普通发票20000元,开出3万元的普通发票,如果购进成本是20000元,不考虑其他费用,利润是10000元,

应纳所得税额=10000*2.5%=250元,

这里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所得税率是2.5%。

关于增值税。

按照国税公告【2021年】第5号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月应税销售额低于15万元,季度应税销售额低于45万元,低于增值税征税额度的起征点,免征增值税。但需要强调的是,小规模纳税人只有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才能享受免税政策,如果小规模纳税人到税务机关代开和自行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不可以增值税免税政策的,需要全额缴纳增值税。

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增值税进项税额能抵扣,所得税也是根据收入减去相应的成本及费用来计算,如果说一般纳税人开增值税专用发票3万元,按13%税率来算(这里为了公平,按不含税价格为30000元,不考虑其它),销项税额=30000*13%=3900元,假如未税价20000元购进,进项税额是2600元,那么一般纳税人企业要缴纳3900-2600=1300(元)的销项税,

还要交城建及附加1300*(7%+3%+2%)=156(元)

应纳税所得额=30000-20000-1300-156=8544(元)

应纳所得税额=8544*25%=2136(元)

是不是有很大区别?一般的小规模纳税人均符合小微企业,小微企业肯定要比一般纳税人缴纳的所得税少很多。

所以,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在购进时,小规模纳税人必须取得购进发票,否则就不能税前扣除。税收筹划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不按照规定来做,肯定会多交税款。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