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到了50岁不能打工了在家干点什么最好呢?
现在很多的农民都进城打工去了,因为进城工资更高一些,夫妻俩一起出去外面打工,一年也能够拿七八万块的现金回来。不过农民一旦年纪大了,那就不容易找工作了。
农村人到了50岁不能打工了,在家干点什么好?
要说50岁的农民干点什么好,其实在农村50岁还算是正壮年的,毕竟70岁的农村老人都还会下地干活的。既然不能够进城打工了,那在农村还是需要养活自己的。
其实在农村工作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就比如说我们村家家户户种植柑橘一样,一个人都能够种植五六亩,一年也可以赚到两三万块钱,也能够养活一家人了。当然搞种植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近几年柑橘行情不行,不少农民都不赚钱。所以不想种植柑橘的话,是可以帮一些种植大户打工的。
如今在农村就有不少种植柑橘的大户,平时都是需要人去锄草打农药的,完全可以帮这些人打工,这样一个月也能够拿到上千块钱的收入,不说太多至少能够养活自己了。
如果觉得这钱太少也不是很稳定的话,可以去帮人砌砖盖房,现在农村常年都在盖新房的,一座新房盖个一两个月,一年下来工作是不间断的。像我们村更是想盖房必须要预约施工队的,马上找人根本找不到的,都得先排队的。
所以有一技之长的可以去找村里面的包工头聊聊,在村里就可以盖房赚钱了。一般来说150块一天都是可以的,一个月三四千块钱还是可以拿到手的,不比进城打工差的。
而对于年纪再大一些,已经达到60岁的农民,老农就建议养牛了。因为老农也养过牛,知道的养牛的利润,这里是不建议规模养牛的,毕竟年纪大了也养不了那么多。最好就是家庭散养,一个人养个两三头牛,平时可以直接拉出去外面放牛,没精力就是割草回来喂养,这样一年到头七八千块钱还是可以赚得到的,完全够老人的日常所需了。
对于年纪超过60岁已经没力气干农活的,无疑养牛是不错的选择了,家里面再养点鸡就可以过上养牛的生活了,也是够吃够用了。
网友二:
农村人到了50岁不能打工了,在家干点什么好?
50岁是个不上不下的年纪,告别中青年,迈向中老年,对于农村而言,还属于壮劳力,不是农村人力气更大,而是不得不为生活、为家庭而拼命。指尖的父母,已经过了50岁的年龄,即将就到60岁了。身体各个器官不听使唤,不是这疼就是那痒,但是依然忙碌在打工前线,这只是农村人的正常缩影。
当然,你提到过了50岁不能打工了,指尖分析应该有几个可能性:一是身体抱恙,别说50岁了,村里有些二十多就没再打过工;二是工厂有年龄限制,超龄工人都得辞退;三是家庭有需求,照顾老人孩子,离不开家打不了工。所以,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是目前不能再进城进厂打工了,但是生活还要维持下去,去不了外边能不能考虑在家门口赚点钱,这可能是你最关心的问题。
一、家门口给人打点散工,或者村里的厂里找点活干。像我们村,有好几个工厂,都是属于活不重,但是时间很长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按件计费的,比如玩具厂、电子厂之类的,有些额外的收入。如果当地没有合适的,那就看附近是否能打点散工,比如给承包大户耕地、施肥、浇水之类的,这既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又能有些收入。
二、搞点鸡鸭鹅养殖业,通过卖蛋和活禽增加收入。村里有好些都是从事这项活动,为了照顾家里,养了很多鸡鸭,由于都是属于草鸡草鸭,广受市场好评。比如家里养的鸭子,去年抓了几十只到集市售卖,推着板车还没到达集镇,就已经全部卖完了,就欢迎到这种程度。而且今年各种活禽价格都上涨,养殖的好的都能大赚一笔。
三、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种点经济型作物,以发展农业赚钱。这一点,要结合当地实情来看,有些地方中药材好,可以考虑上山采药;有些地方蔬菜需求大,可以种植蔬菜大棚。话虽说50岁也不小了,但是还有发光发热的能量在,只要条件允许,深耕农村农业种植业进行创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综上所述,农村50岁真的不算大,虽然看起来可能不止50岁,岁月在农村人脸上留下的痕迹更加明显。但是为了生计,不得不继续打工赚钱,去不了大城市、大工厂,可以去小工厂、村里企业打打零工,或者从事农业种养殖,只要想做,都能找到具体的方向。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网友三:
农村人到了50岁不能打工了,在家干点什么好?
其一,我觉得还是种植蔬菜在集市上去卖,还是不错的选择。种植一亩田的蔬菜,估计也不比在外打工差。
我们村有一对年龄50多岁的中年夫妻,种植蔬菜的面积还不到一亩,一年下来的收入20000多元,这是他们自己透露的消息,估计还是保守的说法。
十月一正赶上中秋节,我放假回家,听村里人议论,他们家种植5分田的芋头卖了2000元钱,芋头种得好,芋头荷叶子直径达到了50cm,他内当家高兴地说,这地从来没种过芋头,所以产量高。
还有一个原因是,今年蔬菜价格行情不错,芋头也赶上了好行情。前些年同样的芋头,大概也只能卖1000元左右就算不错了。他内当家的补充说道。
由此可见,种植蔬菜还是有很大的潜力,这还是一种蔬菜的收益。种植蔬菜,一年下来,连茬种植其他蔬菜,至少在十茬以上,种植品种多的情况下,一年赚20000多元真的不足为奇。
其二,农村人到了50岁没工可打,可以在家捕泥鳅、黄鳝和龙虾等野生鱼类,别看这不起眼的副业,还是个挺挣钱的行当。我们村有一位70多岁的老农民,一生专门靠捕获野生鱼类为生。
今年,野生鱼类的价格不怎么看好,黄鳝在30元/斤,泥鳅15元/斤,小龙虾10元左右一斤,有人劝他不下水上漂,去打工,他总是笑着说:逢俏莫赶,逢滞莫丢,弄一点总比不弄强。
雨季充沛的季节,是野生鱼类活动的旺盛期,每次出行,下水上漂带地龙,鱼市行情好时每天都是500——600元,行情不好时也有200多元的收入。
这位老农民一生,一边种着自己的责任田,一边下水上漂,但他从来没有出去打过工,日子过得还不错,别人有的车子和房子,他家也早就有了,全村人都很羡慕。
其三,就是在家种点口粮田、旱庄稼和蔬菜,儿女媳妇儿都在外打工,种粮食有饭吃,种菜有菜吃,旱庄稼如花生、大豆、芝麻、油菜有油吃,一年下来,可以为家里节省不小的开支。
庄稼种得好,就有剩余,可以卖些钱,买回家里必须的日用品,在就是卖点鱼肉改善生活,其他平常根本不花什么钱,子女们赚的钱都是纯利润。
50岁的农村人,偶尔还可以就近打下零工,种田和打工两不误,50岁打工的大有人在,我身边有一位65岁的老农民,还在打工。除非是有特别的原因或者是女性,不能打工还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人到了50岁,应该还是老当益壮的年龄,并不是什么不能打工,如果生活所逼,可由不得你多大年纪。种田也好,打工也罢,没有一件事情是那么轻松就能向前走的,勤劳比什么都好。
网友四:
国家明确规定男性退休年纪是六十,女性五十五,五十岁的农民不打工基本是天方夜谭。笔者一直在农村从事老物件收购工作,看到的是农民五十岁都在外打工,很难能看到五十待在家里吃闲饭。农民到了五十正是压力很大的时候,不外出打工就没有经济来源,生活上会遇到无数问题。
正常情况下五十农民必须面对三个问题:一是孩子结婚需要支付巨额彩礼,不算房买,结婚起码要预备二十万;二是家里老人养老需要准备大量的钱,不说满足老人所有需求,但看病就医钱肯定要准备充足;三是自己养老的钱要开始准备,五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给家里老人养老的时候要考虑自己养老问题。如果农民到五十,就想卸甲归田,以上说到的问题就没办法解决,家庭会面临土崩瓦解。
当然,如果说五十的时候,厌倦了在外打工得生活想回农村发展绝对没有问题。五十岁回到农村创业是绝佳时机,拥有无限潜力和发展空间。
在笔者身边就有个五十岁回村创业的人,几年时间承包了几百亩土地种植红富士,营收高达几百万。常从他嘴里说:五十岁开始创业的他赚了一辈子没能赚到的钱,创业不分早晚,只分对一件事情是否有热忱。五十岁有经验、有阅历、有人脉,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机,不要让年龄限制想象力。
根据笔者这些年在农村走南闯北的经验,分享三个稳赚不赔的创业项目,适合五十岁想回家创业发展的人来做。
一是老物件收购,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不要小看老物件收购这个行当,笔者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十几年时间,赚到的钱远不是普通人能想到的。很简单的例子,正规拍卖行业能拍出上千万价格的黄花梨老物件,在农村能以几万块钱左右收到。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老物件收购看的是眼力和学习能力,刚开始不能买大件,需要一点点做大,要学会积少成多,不要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只要肯在这行下功夫,一年赚个十几二十万不成问题,就怕没人带路走偏。
五十岁从事老物件收购一方面是有一定物质基础,初期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另一方面心性会相对稳当,不像毛头小子一样不稳定。除此以外,年纪越大,社会阅历越丰富,被欺骗的概率会相对低一点。
老物件收购行业不要老表面平静如水,实际上下面波涛汹涌,不小心就会翻船。刚进入这个行业,师傅就和我说:老物件收购是离江湖最近的地方,要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不能同流合污。
二是生猪养殖业,稳妥行业,盈利可观
猪肉是我国最重要的肉类消费品,不管到什么时候,猪肉消费量在国内肉制品中都占很大比例。以去年和今年猪肉市场为例,猪肉价格大涨,消费者都叫嚣着说不吃猪肉,却很难真正做到。
生猪养殖行业是常青树,什么时候都能实现盈利。相信去年从事生猪养殖的人,估计现在每天做梦都能笑醒。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猪肉价格十五元一斤养殖户就能大赚,何况现在的将近三十一斤。虽然网上现在有人不看好猪肉价格,但实际是猪肉价格依然高位运行,短期内不会大幅度下降。
五十岁的农民从事生猪养殖产业有以下三个优势:一是基本了解养猪技术,不用花时间学习养猪技术,能节约时间成本;二是在当地拥有一定的人脉资源,不愁生猪卖不出去;三是拥有基本启动资金,不用担心有欠款。不过现阶段不是最佳的养猪时间,要等猪价下降的时候去抄底才划算,利润才能最大,低买高卖是赚钱的不二法门。
三是传统种植业是根本,要搭上互联网快车
种植业能赚钱估计没人愿意相信,实际却是种植业只要能合理管理,就能赚大钱,有很大利润空间。农民五十岁学习能力会变弱,从事传统种植业会相对有优势,不会走的太艰难。
传统养殖业要搭上互联网快车才能盈利,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提升农产品品质,注重用户体验,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向终端利润下手;二是不断开拓销售渠道,建立线上线下一体的销售护城河;三是抓住互联网风口,利用好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内容平台,做好内容电商。单纯做传统种植业很难赚钱,但只要能借到互联网东风,钱就会自然刮到口袋里,改变思维很重要。
根据笔者了解,种植业的盈利周期会很长,尤其是水果种植,期间会经历很漫长的等待。只要水果能成熟上市,发财致富就很容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的创业和发展年龄不是界限,只要有颗敢于奋斗的心,敢于创业的勇气,什么时候都不会晚。以上说到的三个项目,各位要结合自己情况去选择,不要盲目投入到某个产业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结合笔者的经历笔者最后分享三点普适性选择创业项目的方法论:一是看自己,看自己有无优点,结合优点和兴趣创业;二是看别人,结合最火热的创业项目来做;三是看地区,结合当地的特色去做,具体地区有不同的项目。在农村五十岁不算大,但如果想过平稳日子,就继续打工,打工不会大富,却能保证家人衣食无忧,创业毕竟是有风险的。
网友五:
五十岁即是年过半百,用农村老人的话来说:土埋大半截年纪的人了。这要在过去,我姥娘她们那时候,五十岁往上的人就是农村老人了,老太太该挽着发髻、穿着大襟袄坐街头啦,五十多岁的老爷子得叼着旱烟袋,背着手弓着腰溜大街了。
但那是过去,过去农民们的寿命多在六、七十岁,而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多的是,于是五十岁到六十岁没有资格说自己是老人,最多算中年人,现在农村里,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走出山村,剩下的是四、五、六十岁的农民就算是年轻些的人了,这部分农民如今是打工队伍中的主力军,四十岁以上到六十岁。
五十多岁的农民,只要别计较工作性质,还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比如工地当小工,年轻人不愿意当小工,都是四五十岁的农民在干这个活,活比较累,但它不是技术活,只要能吃苦就可以了。
而如今的矿山井下工人,多数是45岁~55岁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工,他们能吃苦能耐劳,干活比二三十岁年轻人靠谱,比较沉稳,等55岁以后,农民们会觉得体力逐渐不如以前,而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岁数太大容易出问题,因此就不能从事井下工作和建筑行业了,55岁以后一直到65岁,这部分农民虽然不能打工了,但他们的体力还行,闲在家里实在是闷得难受 。于是还可以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比如村里的环卫工人都是老人们再做,又比如防火护林,虽然一个月工资不多,千千八百,但好歹是能挣几个钱,也可以在老家种果园,果园种好了要比打工挣的钱还多,甚至在果园里养猪,养鸡喂鸭,弄好了都是钱 。
五十多岁以后,就不要惦记出去打工了,可以做点小买卖,比如种地菜,然后每天出去卖点菜,一天也能收入好几十,甚至够百元,自由自在,不比去工地受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