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哪些大器晚成的人都有怎样的经历

2022年11月10日 站长资讯 暂无评论

希望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千真万确。

年轻时,在工厂的售后服务部门工作。总去一厂调试,遇见了万师傅。

万师傅这人比较特,也就是所谓的不合群。每次去售后服务,搭把手之后,就到旁边看书去了。

时间长了,就知道了。万师傅当年高考时,父亲重病,影响了考试成绩。最后只得念了,工厂技校,毕业后进来工厂。

万师傅一心想当律师,这哪跟哪啊,工厂工人和律师差十万八千里。每次午休,大家聊天,都会被嘲笑,久而久之,就远离大家,不合群,自己看书。

后来他参加了成人高考,念了法律专业。两边都不能耽误,一边上班,一边学习。工友们,都会照顾他,因为人家真考上了。这就是人心纯朴。

下岗潮到来,大家都是人心惶惶。可万师傅提出来了,主动辞职。

这让大家都挺意外,可万师傅轻描淡写地说,这工厂不适合我。

多年努力后,万师傅成为了律师。

在我们这,还挺有名的!

工友们有事,万师傅不是万律师,都是尽心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网友二:

一个没有学历、没有背景、情商可疑的企业基层职员,在被所有人都幸灾乐祸地认定“他这辈子就这样了”,却没想到在他48岁那年时来运转,神奇地从普通干事到企业中层副职再一路逆袭做到集团中层,实现了车子、票子、房子的三阳开泰。

“高俅”是我以前的一个同事的外号,姓高,20岁从技校一毕业就分配到公司,在办公室、车间、保卫科、销售各个岗位都呆过,但每一个部门能呆长,也不知是能力还是人品有问题,总之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说他阴阳怪气的,没人愿意搭理他。最后领导看他打得一手好乒乓球,就把他安排在工会了。这也是他“高俅”外号的由来,只是谁也没想到最后他竟也如高俅一般靠球发迹。

说实在的,他的乒乓球打得确实好,在集团系统内颇有名气,集团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乒乓球比赛,他总是毫无悬念地拿到男子是单打冠军,这方面倒是能给企业争光。但企业到底不是体育队,中心工作还是生产经营,所以他那点特长平时也不显山露水,相反,他讨人嫌的事倒是一箩筐。

从外表上,他1米8的个儿,按理应该显得气宇昂轩,无奈他那一双眼,看人总是偷偷地从下往上看,而且眼神还躲闪不定,看起来还挺猥琐的。

比外形更讨厌的是他还自我感觉良好,一般人他还瞧不上。公司曾经一段时间组织跳交谊舞,他提前花钱在外面学了,然后再和公司其他女工跳舞的时候就神气得不可一世。特别是转圈的时候,要是碰上一个跳得不好的,他就原地不动,抬起一只手不停地让女同志转,一点君子风度都没有。

那时刚兴起电脑办公,对一些年龄大的人来说,一些WORD、EXCELL的基本用法都不是很熟悉,有时一个WORD文档的对齐格式都不知如何操作,于是就请教他。如果你看着他弄,那他肯定是怎么鼓捣都鼓捣不明白,而你一旦转身,人家会突然告诉你,“好了!”,再问他是怎么弄好的,人家一脸茫然:“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弄好的”。这样的伎俩玩多了,大家也琢磨出来了,原来人家认为这是他的本事,绝不轻易外传。等后来大家都会了,才觉得这么简单的问题,他都要留一手,实在是小人之心。

高俅办公室里还有一个工会干事,坐在他对面,是一个非常讲究细节的女的,最不容容忍的是高俅在办公室里的两个恶习。一个是肆无忌惮地放屁,毫不收敛,丝毫不在乎对面是个女士。还有一个是中午吃饭时,为了省钱不上食堂,人家中午就从家里带根黄瓜或两个西红柿,自制凉拌黄瓜和西红柿蛋汤。办公室没有刀和砧板,他的凉拌黄瓜就是用牙一口口咬成块吐到饭盆里,然后加点盐搅拌而成。西红柿蛋汤则是咬一口吐盆里再咬一口吐盆里,最后撒上盐再倒上开水而成。整个过程看得那个女干事直要吐。但人家自己浑然不觉。

就这么一个极不招人待见的高俅,却始终有一颗想进步的心,只要上级单位有领导来调研或座谈,他肯定会喧宾夺主,积极热情地介绍工会工作,特别是说到球类运动,他更是眉飞色舞。把我们那个工会主席气得要命。工会主席扬言:“他就蹦跶得再欢,有我在,他没戏!”

没想到就这个被工会主席断言这辈子就扣定的高俅在近天命之年居然迎来了职场生涯的重大转机。

2008年奥运会召开前夕,为了维稳,集团高层领导分摊到各企业值班半个月,而分到我们企业的是集团工会主席,这个工会主席酷爱打乒乓球,为了投其所好,公司总经理就给高俅派了这个临时任务,让他每晚下班后陪集团工会主席在我们的职工之家打乒乓球,算2个小时的加班费。

就这半个月,对集团工会主席来说,是欣逢对手痛快淋漓的半个月;是被无微不至照顾和恭维的半个月;是伯乐相马发现人才的半个月;

对高俅来说,使出全身解数极尽表现的半个月;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的半个月;是上天垂怜给他希望和光明的半个月。

半个月倏忽而过,集团工会主席临走前特意找我们总经理谈了一次,极其肯定高俅的球技,说想不到我们单位还藏龙卧虎有这样的专业人才,怎么不重用呢?我们总经理只好用“年龄大、学历低”来搪塞,但集团工会主席只说了一句:“用人嘛,就应不拘一格!”

一个月后,高俅就被提拔为工会副主席,为我们单位的中层副职,工资翻番。

这下高俅可是扬眉吐气了,也不在办公室自制凉拌黄瓜和西红柿蛋汤了,改为天天上食堂吃饭,而且没事就往公司高层饭桌前凑。基于这是集团工会主席钦点的人,公司领导对他面子上也还算客气。

我们的工会主席虽然配了这个副职,但还是对他不以为然,心想你这个副职也就是天花板了,反正也逃不了我的手掌心。

但人算不如天算,不久赶上我们集团三年一次的大型运动会,在忙得不可开交的筹备过程中,集团工会主席突然想起了那个球技高、有热情、会办事的高俅,于是决定把他借调过去帮忙。

这一借调,高俅还就在集团扎下根了,半年后,由借而调,这一下让众人都傻了眼,谁都知道,集团地位高、福利好,就他们的普通职员收入比我们企业中层还要高,集团的办事员来企业,我们的高层都要放下身段去作陪。

更让人拍案惊奇的是,集团领导每次来我们企业调研,都一致公认高俅的工作能力和热情,说他打了鸡血一样,不仅天天琢磨着如何把工会的文体活动丰富起来,而且每天下班后都主动留下来陪教大家打羽毛球。

真是时来天地同发力,在大家的一致称赞中,高俅众望所归被提拔为集团工会主席助理,当年还评上了集团级优秀员工,还正赶上那一年集团房地产业务想打出品牌,对优秀员工有优惠购买的鼓励政策。这一年,52岁的高俅终于大器晚成,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对仍然在基层企业挣扎、奋斗的我们来说,高俅的大器晚成确实值得深思,我总结了几点:

一、凡事都有可能,对一些不起眼或不受人待见的人千万不能轻易断言,你瞧不起的人很可能将来就需要你来仰视。

二、一技之长不可忽视。有时看起来与工作关系不大,但那往往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环境改变人、环境造就人。橘生南为橘,生北则为枳。有的人换了环境,性情气质也会大变。

你们认为呢?你们身边有这类大器晚成的人吗?

网友三:

看不透规律,就逃不出宿命!

我是江湖大虾,带你穿越迷雾,看透本质!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一个人从平凡到优秀,一定是经历了辛勤的付出;一个人从优秀到卓越,一定经历了地狱般的历练;一个人从卓越到独一无二,一定经历过浴火重生;

所以,就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三点分析:

1,没有突然的开挂,所有的突然一定都是经历了很久的蛰伏;

这个世界,绝对没有突然开挂一说,我们所有看到的突然爆红爆火,一定都是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黑暗期;刘德华成为男一号之前,做了好多年的龙套,李佳琦出名前,曾一直在直播间为0的状态坚持了好久,阿里巴巴的今天,也是马云两次创业失败积累的经验,各种机缘和因素共同组合催生的产物;

2,人们更倾向于直接看到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和匹配要素;

就像现在,我们随机采访一些人,问大家的目标;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想成为马云,想成为郭台铭等,问题是马云会英语,会谈判,会演讲,有大格局和雄才伟略,有公司几次濒临倒闭依旧能给团队加油打气的定力,我们有什么?

我们往往只想要马云的财富,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成就和开挂都只是外显的一部分,更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海面以下,一定是他的认知,境界,行动,潜意识等,决定了他的行为,进而造就了别人的现在;

3,与其只看别人开挂,不如研究别人是如何绝地反击,穿越人生黑暗完成蜕变的;
每个人都有黑暗期,都有人生的至暗时刻,只是每个人的能量和承受力不同,有的人穿越了,有的人倒下了;就像有的人欠债几十万就要跳楼,有的欠债几亿依然东山再起;每个人生低谷,有的人完成了凤凰涅槃,有的人选择认命;

那些开挂的人,一定是承受了人生至暗时刻的痛苦,那种拿自己开刀雕刻自己的狠劲,那种无人依靠只能自我强大的酸楚与无奈,那种纠结迷茫理想与现实差距的焦灼…

【总结】这个世界,没有突然开挂和爆红爆火一说,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站在聚光灯下的人,都有过漫长的黑夜,并且更残酷的是有很多人经历了同样黑暗,也未必最终站在台前,因为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每个因素缺一不可;

但无论怎样,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你要做的,就是踏实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羡慕别人没有用,学习并成为最终超越,才有用!

网友四:

说到大器晚成可能不是,但是可能算是突然开挂吧。

这个人就是我。

一,走向低谷。

刚毕业怀揣梦想和希望。那一年和初恋重逢,在海边牵手,许愿未来。然后义无反顾的从秦皇岛来到北京。

谁想是噩梦的开始。初恋分手,而我在北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四年没有工作,没有正式工作。而初恋那边,我使尽全力却无法挽回,还不知道究竟为什么。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身边的朋友从信任到后来的劝我放弃,不止放弃她,也放弃北京的梦。

然而因为对她许愿,我从没放弃北京梦,直到四年后,我知道了她为什么突然那么无情,迫于无奈,然后我放弃了她,然而,随后就有了第一份互联网工作。

二,辉煌开始。

从那天开始,我做什么都很顺利,月薪从两千飙升到三万。

家乡劝我放弃北京梦的同学朋友,月薪也就三千块钱。在他们眼里,我自然是辉煌的,辉煌的他们都不敢猜我一年能有多少收入。

当然,我知道,这点薪水在北京来说其实并不高,于是我接着努力。

创业。

我并不是大器晚成,只是小有一点成就,别管是无奈坚持,还是主动坚持。至少我现在可以过的稍微舒服一些。

加油吧,各位朋友。

网友五:

我们村就有这么一位堪称大器晚成的人,现在手上现金和固定资产,估计就有几个亿。

回顾他的前半生一直是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惊奇。先是初中毕业后去做了十来年的泥瓦工,苦了一些生活费,同时也受了不少的罪。

但是说实话泥瓦工这玩意实在是太脏太累,一般不能吃苦的人还真不能做这一行。

后来的一些年,农村刚开始装自来水。那时自来水厂一般都是由七,八个村合起来,再选一个合适的地方打一口深井,然后用管道再送往各村。

我们的这位泥瓦匠经熟人介绍就到这个新建的自来水厂做水管员,专门负责到各家各户去收水费,当时水厂共有连他两位水管员。

就这样波澜不惊的过了十年时间,后来水厂改制,改为个人承包,他们两个人竞标承包水厂,结果他本人败北,灰心丧气打倒回老家。

在家里休息放松了几个月,就想找一些别的工作做做,期间也进过几家工厂,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上几天就不上了,也没苦到什么大钱。

可生活还在继续,家里的老老少少,人情往来,每天都是要花钱的,总不能就这样半死不活的混着,拿什么来养家糊口。

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重操旧业,干起了泥瓦匠,而这时的他已经是45岁了,名副其实的人到中年,一般的人到了这个年龄,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定型了,没什么意外的话,估计会平凡到老。

而我们这位偏偏没有按照常人的路线走,这次重拾瓦匠手艺,就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这位贵人看他勤劳实干头脑灵活,为人处事又极为的豪爽。

就给了他一些小工程让他学着做做,结果他第一个工程就赚了上百万。有了这次的成功,他的胆子更大了,信心更足了。

后来又从银行贷款了许多钱,接连承包了几个大工程,连续打了几个翻身的漂亮仗。结果是越做越大,手下的人越来越多,08年又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08年以后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的十几年,我们的这位借着房地产发展的东风,自然是赚得是盆满钵满,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事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前两年看到房地产行业要饱和了,又投资几千万做了房地产以往的其他行业,真正做到各个行业齐头并进,全面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位估计身价有数个亿了,真是一位妥妥的人生赢家。

网友六:

我的一个表舅,10多岁的时候就在家种田放羊,30多岁才结婚,有一儿两女,家里只有3间土房子,是整个村里最贫穷的家庭了。

可是,在他50岁的时候,带着一家老小出去打工,有了积蓄后就开了一家超市,如今,一年能赚50多万,成为了村子里的富豪。

由于家里很穷,表舅只读完了初中,在家里亲戚的安排下,他跟着隔壁村的一个泥瓦匠学艺,当起了学徒工。

过了不到半年,在给别人盖房子的时候,他不小心从二楼摔了下来,一条腿受伤太重,留下了残疾,走路时就有点一瘸一拐的。

之后,他就回家种田、放羊,偶尔打一些零工。

由于他的个子只有1米5,加上家境不好,腿上又有残疾,所以,到了20多岁的时候,村里和他同龄的人几乎都结婚了,可也没有人给他介绍相亲对象,他的心里也挺着急的。

他的父母在家里种了一些蔬菜,隔三差五的就去镇上的集市卖蔬菜,一年也攒不了几千元。由于身体不好,还经常需要花钱治病,家里的负担就更重了。

表舅很孝顺,只要手里有点余钱了,他就会给父母买一些东西,尽量让父母过得好一点。只不过,他的收入不高,除去家里的各种开销之外,一年到头也存不下多少钱,有时候遇到了一些急事,就得找亲戚借钱才行。

在他30多岁的时候,父母找了一个媒婆帮忙,安排了几次相亲,他才得以结婚。

过了几年后,有了一儿两女,开支是越来越大了,一家人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苦。

后来,他的父亲得病去世了,母亲的年纪也大了,身体越来越虚弱,没法下地做农活。一个六口之家就全指望他们夫妻俩去赚钱养家了。

过了几年后,他的儿女需要上学了,每到了开学的时候,他就得找邻居和亲戚借钱。

尽管家里养了几十只羊,然而,他一家人一年到头也舍不得吃一顿羊肉。

有一年,由于连续几天的大暴雨,他家的土房子就倒塌了,一个亲戚建了新房子,就把3间土房子送给了他家。

此后,他一家人就住在3间土房子里,日子过得很苦。

有几个村民也跟他提过,介绍他去外地打工,可是他却不同意,说家里有老有小,他放心不下。

在他50岁的时候,一儿两女都初中毕业了,家里的房子越来越破旧,经常漏雨滴水,根本没法长久住下去了。

于是,他就决定带着一家老小去外地打工。

起初的时候,他们去了一家纺织厂上班,工作了一年多后,手里终于有了一些积蓄。

他就在工业区旁边开了一家小超市,卖一些水果零食,生意也算挺好的。之后,他还在店门前摆摊卖早餐,在一家人的辛勤经营之下,赚到的钱就更多了。

仅仅过了2年的时间,他就把周边的几个门面都租下来了,扩大了超市的规模,成为了工业区里最大的超市,一年能赚50多万。

此后,家里的亲戚遇到困难了,或者是做生意缺钱了,只要向他开口借钱,他都会提供帮助。

总结

事实上,村子里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一个曾经穷得连几千元都拿不出来的人,到了50岁的年纪,拖家带口的出去打工、创业,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一跃成为了年赚50多万的小老板。

由此可见,他也算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了。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