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大器晚成的人多不多
我认为我老公以后就是大器晚成的人,我当时嫁他,他什么都好就是工资低。我们在一起八年啦,一步步达到我的目标,以我看人的眼光,他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不适合当老板,但是适合当辅助。
遇见一个好的平台好的老板,他会越来越好,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缺点,有的人天生不是当老板的料,所以不用太贪心,当一个优秀的员工也不错。
网友二:
我们村有个人,他家生了三个孩子都是女孩儿,是个很老实的人,经常被邻居欺负,平时就干工地,常年不在家,老婆跟网友跑了,后来那男的不要他老婆了,他又去把他老婆接回来了,再后来老婆又跟别人跑了,家里很穷,后来东拼西凑才盖了几间屋子,过年回去听说他发财了,买了房买了车,疫情期间还给村里捐钱,据说是有个老板看他老实,干活踏实,就把手里的活儿承包给他干,现在一年能赚个百八十万,又找了个媳妇儿结婚了,他今年起码四十五岁。
网友三:
有,我爸爸就是。
我爸爸年轻的时候一直在上海打工,一个月就是最基本的农民工收入。
年轻的时候各种苦活累活都干过,在洗澡堂给人帮忙搓澡、在纺织厂染布、在化工厂做苦力……
反正对于一个只读过高中的农民工来说,这个城市没有什么好的工作在等他。
一直到49岁那年,爸爸得了很重的病,在医院要做手术,他们工厂给爸爸2万块钱,就把爸爸辞退了。
我的爸爸做完手术,每天躺在床上休息。那一段时间应该是他最难熬的日子吧。
因为家里妈妈一个人扛起了所有的重担,外出打工赚钱,交房租,给爸爸买食材做饭……
爸爸身体躺在床上,心却不得休息。虽然刚做过手术,身体还很疲累,但是爸爸好强的总要帮妈妈做一些家务。
后来爸爸身体稍微好了一点,他知道他再也不能靠卖力气挣钱了,因为身体不允许。
他不知道从哪里打听来的,报了一个考电工证的班,开始学习,应试。
他说班上学习的也有好多是大专生,一个班50个人,至多考过的人不到20。
爸爸也开始学习基本的电脑操作。他每天都拿着自己抄写的小本子,读读背背,直到考试前的一天晚上,他还在背诵电工知识。
令所有都惊讶的是,爸爸一共两门考试,一门考试几乎是满分,一门考试爸爸因为做题的图中,电脑操作不熟练,还有十几道题,自己不小心给交卷了。
但是爸爸却两门都通过了考试,顺利拿到了高低压电工证。
从此,爸爸开始在上海的各种大楼里面当电工,工资也高了很多。
他一个人可以分别干三份工作,再后来,他发现自己可以包活。
也就是包一个片区,然后招人来做。
他算是一个小片区的经理,只要对上大点好关系,每个月轻松收入几万块。
现在的爸爸马上要退休了,但是他依然热爱上班,也攒够了一生用的钱。
网友四:
大器晚成的老赵,48岁从温州过来投资兴业发家,小学毕业但特爱搞文化,企业内刊每期都有他的奋斗史和警世“名言”,提醒自己富贵来之不易。
虽然老赵没有较好的文化底蕴,但有钱就有底气,所以并不影响他装文化人,经常花钱请文化圈人士搞沙龙什么的。也是这个原因,认识了老赵。
那次沙龙主题是聊当代诗歌创作的地域特征与文化属性,他作为东道主,也不谦虚的说了一大通外行话,还朗诵了自己的大作,搞得大家都忍不住捧腹大笑。
不过他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看到大家笑他就说“我是个大老粗,小学毕业,就想多向大家学点,出去好装一装嘛”。
听他这么一说,就知道此人不简单,你看他是在附庸风雅,他其实是在装疯卖傻。
那次聚会朋友开玩笑对他说“赵总,你要写个高规格的自传,这位仁兄最适合,价格开得越高,你的自传水平保证就越高”。
本来是开玩笑的,没有想到老赵真计上心头了。没有多久,他就打电话给我那朋友,邀请我一起去他公司喝茶。还派他的G500驾驶员来接我们。
气势恢宏的办公室摆满各种玩意,书法、油画整得花花绿绿的,我忍不住调侃说“赵总这一屋藏品要值几个亿了吧”。
他一阵大笑说“都骗人的假货,骗自己好玩,我可舍不得搞真家伙来浪费,我这小学文化也欣赏不了嘛”。
那天他是真心想让我给他写个自传,我朋友走后和他聊了三个小时。
那次聊天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大老粗”。
他说小学读完能写名字算账就没有读书了,十多岁去了亲戚家的棉纺厂当学徒,他们老家那些都是做生意赚钱,不是靠读书改变命运。
一直在家族企业干到了28岁,自己摸索着搞了小作坊,后来搞了大一点的厂,39岁时有了两个像样的厂,手里开始有了钱,然后老套路学会了赌,结果42岁时满身债务,一无所有,离婚,老婆孩子也不管他了。
从此落魄不堪,但他相信自己能从头再来。在一个亲戚的帮助下,远去了美国。在美国具体干什么,他没有说。反正就是在那里呆了6年,回来就有了钱。
对于他的暴富,没有人知道怎么来的。很多人传他在美国中了强力球大奖,他也是呵呵的说对对对。
48岁回来后在温州呆了段时间,把所有债务都处理了,还给了前妻和儿子一大笔钱。
“我不愿意继续在老家创业,虽然很有钱也有面子,但曾经众叛亲离的伤痛还是在的”他说,正好有朋友在我们这边搞地产开发,他认为发展滞后地区搞这个产业正是时候。
于是就一个人带着钱来了,一来就是12年,市场最好的黄金时段他搞了三个楼盘,赚得撑了肚子。前两年不行了,就转型搞起了老本行,棉纺厂。
但他现在很谨慎,没有盲目扩大生产,保持供需平衡能赚多少是多少,所以也还维持得下去。按他说就是“手有余粮,走路不慌”。
翻看了他创办的内部刊物,每期都有他的简史,还有“名言”,都是些大家都懂的大道理,最多的就是劝善,劝赌,做人的内容。
他说,他懂得一个人跌倒时的狼狈和绝望,所以远走他乡到现在,从来不沾染任何形式的牌,也从不借钱给任何人,但他会给真正做企业干事业的朋友去担保,前提是这个人一定没有不良嗜好。
我问他为什么喜欢参与文化类活动,他说那就是弥补自己的遗憾,没读多少书,又喜欢和文化人打交道,平时散步时还听收音机那些评书节目,就当是休闲养老吧。
那次,我也和他直白说,没必要写什么自传,真正会被人记住的是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社会贡献,再有钱也没有必要标榜自己。
他当时有些不高兴,但我还是没有给他弄。以后又很多次在一起,他似乎也很释然,不再提这个事。
再后来,就很少看到他组织参加什么沙龙文化活动,反倒在报纸网络上看到一些他的企业组织各种公益活动,捐资助学助农的报道。
或许,这个小学文化大器晚成的大老板,找到自己新的领域了吧!
网友五:
说说我一朋友的切身经历吧:
这个朋友我和同一年考上的公务员,我考到了县直部门,他考到了一个相对偏僻的乡镇上,从镇上回县城得坐三个小时的班车。当时找了各种关系、想了各种办法想调回县城,用他妈的话说:在这么远的镇上,孩子媳妇都找不到。
可是,费了很大劲,硬是没有调成,只能乖乖在镇上待着。那些年镇办事少,还不是太忙,我这朋友待的实在无聊,就买了一大堆书窝在宿舍看书,打发时间。就这样过了好几年,期间,也有机会回县城,可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错过了。
2011年换届,组织上要求乡镇副职要有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配班子,算来算去,就我这朋友合适,就这样,朋友被提拔为副镇长。期间,我从县直部门调到了市直部门,平时联系也就少了。最近,县区换届,突然间在这个县的县委常委、副县长一栏里看到了我这朋友的名字,经确认,确实是他。2011年当了副镇长,不到两年,又提拔到副书记、又到一个小点镇当镇长,2016年换届时提拔成了县里最年轻的镇党委书记。这几年脱贫攻坚,带领镇里成了省市的先进镇,这次换届,被一步提拔为县委常委、副县长。
其实,体制内,好多时候升迁靠的不仅是能力,更多的是运气,是贵人相助,不敢小瞧任何一个人。
网友六:
我身边确实有这样的人,82年的,现在资产几个亿,小时候家里很穷,读书学习还不好,很有头脑,在学校组织人打架,自己不动手的,最终考上省里的民族大学,艺术系,在学校勤工俭学挣生活费和学费,首先送水,慢慢的开水站,又开餐馆,又开旅社,在毕业之前就自己买辆奇瑞轿车,当时在学校很风光的,分别在我们这里好几所大学都开了旅社,年入几十万,还在学习旁边找农户合作修房子,农户出地,他出钱修,前三年不收租金,后7年按正常租金收取,开旅社的时候就和当地派出所城管都混得很熟悉了,在即将毕业的时候换了辆天籁,那时候已经年入百万了,买了两套房了,毕业出来首先去县里党校做秘书,混关系,后又调到省里党校做秘书,专门安排重要人物上来学习的后勤,又给他关系打好了基础,那时候就买了辆奔驰专门做接待,自己还搞了个酒楼,就是为了接待那些人,每次那些上来玩都打电话给他,都是他在安排,人不露面就行了,就这样,凭着自己的关系,搞了工程来做,第一次什么都不懂,都不知道分包出去自己做,垫资让他有压力,那段时间我看见他都老了很多,房子修好了又没钱了,又接不到钱,就抵了一块地,这下聪明了,自己做开发商,分包出去,搞商品房来卖,就这一下,赚了一个多亿,就这样起来了,现在都是在县城搞地产,棚改项目,赚得盆满钵满,后又买了两套别墅,两层写字楼,还有其他资产我也不知道了,又带动我们老乡一起搞了个大酒楼,现在在我们县算风云人物,经常捐款给县里,真的很佩服他。他很节约,像他这种老板,一点架子都没有,去工地都是睡招待所,从来不说要去大酒店什么的。自己装修房子,还亲自去广东选家具,就怕人坑他,做事很小心。
网友七:
我跟你分享一个身边的故事。在讲述这个故事之前我先写出我写给这位老人的一首诗:半生农夫半生商,半生沧海半浮沉。道尽人间坎坷路,天涯何处不风沙。
这位老人叫庞正益,自己写了一本自传的书,叫《沧海浮沉》,前几年我又一次遇到困境的时候,在深夜里重读了这本文笔不怎么好的书。现在时不时的偶尔打个招呼,他还是鼓励一下我们。
这位老人一生坎坷,早年经商失败后,回到老家又干了20年农民,57岁再出来创业,才最终成功了。
所以,什么叫大器晚成呢,意思是指要雕琢一件很大的器具,当然要花很多时间了。
其实,我觉得,一个男人真正的事业起点是在40岁左右,这个时候该有的他有了,该经历的他经历了。
至于很多人说,有了老婆孩子,上有老下有小,当初的志向什么的都被磨灭了。我倒觉得,只不过是放弃继续雕琢这个比较大的器具而已,很多的人生只不过是虎头蛇尾的半成品。
网友八:
【我的同学就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十年前的学渣,十年后成金融翘楚】我的一个同学,高中时代打架、逃课、撩妹,高三上学期时被学校开除,没办法参加高考;
高考结束后,他找人做了一张假的录取通知书,谎称自己被录取,实际上被社会上招生的骗去读了自考,他父母还以为自己的儿子考上了重点大学;
自考期间,还是打架、逃课、撩妹,毫无疑问又被开除,连自考本科文凭都没有拿到手,从此正式走入社会。从此以后,我们至少有十年时间没有联系。
哪个晓得十年后再见面,他已经在广州买了房子,娶了一个老师做老婆,更牛逼的一点,他已经在一家国有银行信用卡中心当上了主管......当他把他近十年来的经历告诉我之后,我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整体而言,十年时间他的经历如下:
一、闭关修炼,痛思己过,写出自传体小说
自考被开除后,他的人生已经走向了低谷,此时他的心情是最低落的,甚至想过了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理智告诉他,要继续走下去。
为了反思自己失败的人生,他找人借了五千块钱,一个人坐火车去了青海,在那边租了一间民房,隐居了半年。
半年期间,他认真反思自己从初中到自考这一段时间的点滴经历,用文字写下来,详细记录了自己怎样从一个全优学霸堕落为一个叛逆学渣。
想不到一写就不可收拾,写了三十多万字。回过头一读,越看越像小说,聪明的他,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绎、拓展竟然真的把自己的写成了一本四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
他尝试着在起点中文网上发表,想不到真的火了。广西一个出版社打电话给他,说愿意给他出书,并提供了几种签约模式。
当时极度缺钱的他,选择了买断式签约,于是他和出版社签约了三年,把这本书卖了6万元。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当时大概是2010年,6万元也不是小数,在长沙买房的话,再凑一点就可以付个首付了。
二、从事电器销售,做到店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青海隐居半年后,他接到一个发小的电话,介绍他去云南昆明做电器销售。他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去试一试吧,于是便风尘仆仆地赶去了昆明。
到了昆明后,他在一个美的电器专卖店做起了销售。聪明伶俐、久经世故的他竟然极具销售天赋。
在那个专卖店干了大半年,他的销售业绩已经是其他销售员的2-3倍。当其他店员向他请教经验时,他不好意思地说:做销售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通过细节看透顾客的心,顺着顾客的心意来。
至于怎么去看透顾客的心,他说没有讲的很详细,可能是自己平时思考,总结的多吧。
确实,他随身准备了一个小本本,他每天都会认真记录一天销售工作的得失,用一、二、三、1、2、3纲张目举地记录下来。
除了做好日常销售工作,他竟然大胆向老板进言,将门店改造成体验式消费的店铺,引导顾客现场使用各种电饭锅、豆浆机、空调,并借此机会向顾客介绍卖点,果然整个店铺的生意蒸蒸日上。
老板看他如此能干,变提拔他做了店长,月薪保底五千元,还有提成,在当时已经是高工资了。
他在做店长的时候,笔者刚毕业,还在找工作。
三、自学期货、股票,跳槽理财公司,做到团队长
在美的专卖店做销售期间,他并没有向以前那样对自己的生活缺乏规划。
每月拿着这么高的工资,如果是以前的他肯定会成为月光族,但经过在青海半年的隐居反思,此时的他反而尤其珍惜自己的劳动所得。
怎样才能确保自己的钱能生钱?经人引导,他开始接触股票期货。但他什么都不懂,没关系,这并不影响他自学。
于是他在书店买回来一大堆股票、期货方面的书籍,白天上班,晚上窝在出租房里看书。
他淘了一台二手笔记本,下载了期货、股票软件,照着书上的方法玩起了“模拟仓”练手。练手了几个月,感觉自己差不多摸透了基本套路,他投资了两万块钱正式开始炒股票、炒期货。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年底的时候,他竟然奇迹般的将两万块钱玩到了十多万。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他隐隐约约觉得这可能是最适合他的一条出路,于是他开始谋划转行从事股票和期货。
第二年,他经一个读自考的兄弟介绍,从昆明赶到长沙,进了长沙一家理财公司做起了电话销售员。
一开始,他只是通过电话向客户推销股票、期货,慢慢地他开始尝试帮助客户运作股票、期货。
很神奇的是,他具有极度敏锐的市场眼光,他总能准确地知道什么时候该入,什么时候该抛,他名下80%左右的客户都赚的盆满钵满,他自己也在行业内积累很好的口碑。
公司老板发现了他的才能,要他将自己的经验向其他同事宣讲,他将自己投资理财的经验整理成一篇五万字左右的培训材料,在公司上下进行了培训。
培训结束后,公司的业绩较上一个时点足足提高了十个百分点,于是老板提拔他做了团队长。
四、遭遇股灾,再次失业,进入银行电话催收中心,半年做到小组长,两年做到主管
在长沙的理财公司工作两三年后,大概是2015年左右,遭遇了股灾,绝大多数投资理财客户血本无归,成为了韭菜,他工作理财公司不得以关门歇业,他自己也再度沦为无业人员。
他决定去沿海地区碰碰运气,于是卷八卷八去了广州。
在广州晃荡了大半年,有一天他在地铁上看到一家国有银行的信用卡中心招电话催收员,竟然没有学历要求,唯一的要求是抗压能力强,有销售和营销工作经验。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他照着报纸上的地址找了过去。面试他的HR果然没有问过多教育经历方面的问题,当我同学把他写小说、在美的专卖店、在理财公司的工作经历说给HR听的时候,这个招聘人员对他表示了强烈的兴趣。
于是他入职了该银行信用卡中心电话催收员。
说了您别信,奇迹再度发生:
入职三个月,他的信用卡电话催收业绩就是其他职员的五倍左右,连其他工作近十年的资深催收员也比不上他。
我一开始也不信,当他把他们银行业绩通报表格给我看,他的名字时时刻刻都挂在榜首时,不由得你不相信。
他说他依旧把以前当电器推销员、做理财推销员的这种心得体会运用到催收当中,唯一不同的是,做销售找卖点和客户痒点,做信用卡催收就是要找客户的痛点,在一瞬间击破他们的心理防线,使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这样子就能把欠款追回来。
他不仅自己的业绩时刻保持领先,关键是银行以前的许多信用卡不良悬案、呆账,在他的手上都能枯木逢春,奇迹般的被收回。
因此,卡中心上下都叫他“催神”。
他的业绩惊动了银行总行信用卡中心的总经理,总经理亲自在年底的表彰会上给他颁奖,并将他先是提拔到了小组长、继而团队主管.......
五、天赠佳人,收获美满的婚姻
有一天,他接到一个信用卡催收案子,这个客户是个年轻的小妹子,大概欠了一万多块钱左右,已经逾期半年了。其他的同事都没有催回来。
他还是依照以前的思路拨通了她的电话,“催神”出马果然不同一般。没过几招,那个小妹子的心理防线就彻底被击溃了。
原来这个妹子是湖南人,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广州找工作屡屡碰壁。想着还是从事老本行的工作为好,就想尝试报考当地的学校。
这时一些教考中介找到了她,说只要交两万块钱,包培训、包考过、包入职。涉世未深的小妹子用信用卡透支了一万多元,找父母要了几千元把钱交给了教考中介。
可想而知,这笔钱打水漂了,她上当受骗了。更加悲催的是,此时她父亲被查出了肺癌,家里还有个弟弟刚刚考上大学,她根本无力还款。
了解到了实际的情况,想着自己以前的悲惨经历,想着这个湖南同乡在广州举目无亲的样子,我的同学,他心里顿时生出了一股浓浓的同情之感,他约她线下见了一面。
见面时,这个小妹子把自己的毕业证书,把父亲被查出肺癌的诊断证明都给他看了。看着这个小妹子楚楚可怜的样子,他于心不忍决定帮她一把。于是他当场拿出两万元现金给她,帮助她把信用卡还了。
事后,他们依旧保持着联系。不久,双方都暗生情愫。
我同学鼓励她通过正规渠道去报考老师,因为她毕业于名牌师范大学,根本没必要通过中介去找学校。大概考了五六次,这个小妹子终于被一家中学录取了,成了班主任。
后面,他们就结婚了,然后夫妻二人在广州买了个60平左右的小户型。
从此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六、写在后面的话
这就是我同学大器晚成的逆袭经历,整体而言,他之所以能够从垫底学渣一跃成为金融翘楚,得益于如下几个方面:
1、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他在学生时代经历过两次被开除的经历,但他敢于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及时修正人生轨迹。
2、敢于学习接受新事物。他没做过销售,可愿意做销售;他没做过理财,可愿意学习股票和期货......通过学习积累了诸多工作技能和经验,为人生逆袭奠定了基础。
3、敢于创新求变,随机应变。穷则思变。我的同学在人生最低潮的时候,在人生和事业面对转折的时候,总能在绝境中找到另一条出路,这种创新求变、随机应变的精神,是几个人能够具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