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哪些大器晚成的普通人
借回答这个提问来夸夸我的同事J大哥吧,因为公司管理体制变化,J大哥从一个操作人员经过考核转变成为设备现场管理者。不要小看设备现在管理者这个角色,他可是一台“套”设备的全职保姆……
J大哥接手设备现场管理者这个工作已经是五十多岁的年纪了,这个工作不仅要求管理者有丰富的操作经验,而且要求管理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J大哥原先是一个操作人员,虽然他熟悉设备操作,可是他对设备的各项性能和检修工作不熟悉,更要命的是他对电脑可以说完全是一个门外汉。设备管理者需要每天把自己管辖的设备运行参数输入电脑,还要在电脑上输入设备的给油情况和制定设备停检修计划……
我们的J大哥自从调入设备管理者岗位以后,他平时虚心向懂电脑的人请教,认真观看别人每天是怎么来输入数据的。业余时间他还自己花钱参加电脑应用培训班,他每天早早的把工作完成后,坐在电脑边一点一点把需要输入的数据整理好慢慢的输入进去。通过他自己不懈的努力,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完全掌握了电脑的操作能力…….
更加可贵的是,他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设备存在的缺陷,通过公司的自主管理平台,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措施,并且把新的想法进一步转化成创新专利,通过了国家专利局的批准。J大哥信奉笨鸟先飞的法则,无论是平时的设备检修方案,还是新设备投入运行的准备工作,他都会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他管理的设备从来没有因为管理不到位而影响正常运行,虽然他年纪不轻,可是他的工作业绩绝对不会输给年轻人的…….
网友二:
有,我身边就有一个,2010年的时候,我们公司分厂来了一批新人,他也在里面,工资当时4000左右,工作一直平平淡淡,我后来跳槽了。直到有一天我在医院遇到他,才知道他也跳槽了,并转身成了一位律师。
2020年的时候,我老婆因为上班途中骑车被车撞了,后被抢救去医院治 疗。我在去医院看望我老婆的时候,正好有一个人在我老婆边上,不知道在说着什么。
我走近了解了一下情况,才知道他是一位律师,但我并没有看清他的脸,因为那时都带着口罩,并说可以全程接手我们的交通事故的案子,当时我也并不懂,正打算拒绝时,他似乎认出我来,并要求我摘下口罩。
我摘下口罩后,他问我是不是李XX,我一愣,疑惑着:“是的,你是谁?”正想着我似乎没有做律师的朋友啊,他怎么会认识我?
他摘下口罩后说:“我是王XX啊,我们一起在XX公司工作过。”
听到他说出自己的名字时,我努力回想这个人,名字非常熟悉,但是他的脸我是完全没印象。但我却记得他这个名字当时是做什么工作的。靠着这点我问他:“你是不是做过设备点检测的?”
他回答说:“是的。”并说了一堆以前熟悉的同事的名字。
我惊奇地问他:“你怎么摇身一变成律师了?真牛啊!”
他说:“说来话长,以后再说吧。眼下先看看你老婆这事怎么说吧?”
我也觉得应该先把老婆的事处理好,客套了两句。我说:“既然你现在是律师,那我老婆是的事就交给你接手吧,我相信你。”
后来,我老婆的事,全部是他帮我处理的,我只需要装备一些资料。
等到我老婆出院后,我还特地去感谢他。
期间了解到,他原本是想在公司好好干的,但是公司里的一些事,实在太黑暗了。而且想要晋升赚大钱的机率非常渺茫。一辈子只能拿个死工资。本来就一直在做着考律师的准备,前几年才拿到证书,就离职了。
做了几年律师后,收入不知比以前翻了多少倍,并在房价1万五六的时候和她老婆一起买了一套120平 米的房子,两辆40万的车。
我确实蛮佩服他的,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我们还聊到以前离职的同事。他说:“我这还不算什么,有个做自动化的现在已经是某某公司的老总了,当初他可是基本和人没什么交流的。”
我除了震 惊,也说不出什么,本来还觉得自己混的也不算差,和他们这一比还真是差远了。
网友三:
如果可以选择、没有人希望自己大器晚成。
千百年以来大器晚成者区指可数,如历史上的姜太公虽然是大器晚成,但年龄一直是个迷。
现代人们把任总、褚总说成大器晚成也是不对的,任总退伍时已是团级领导,工作时已经是大集团经理了,否则在九几年时,那来200万让别人骗走?在那时任总已经属于成功人士了。
褚总在种褚橙之前,已经把红塔集团做到了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品牌了。
姜子牙六十多岁才结婚,娶个六十多岁的黄花闺女,到了那个年纪那还有床第之欢乐?
一个孤家寡人默默无闻五、六十年,毫无作为,不知要受多少人的白眼与轻视,那种辛酸痛苦是常人所不到体会和忍受的,即使是到了六、七十岁再怎么风光,娶个十八岁的美娇娘,自己也会整天提心吊胆不放心吧?
到了70多岁生了儿子,也很难养大吧?
大器晚成的人都是被环境所逼没办法的人,这种激历人心的故事含有太多的心酸与凄凉。
还是奉劝现在的年轻人早点成家,才是上策。早点成家、早点结婚生子,虽然自己一辈子可能没出息,还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的身上。
大器晚成者他们都是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孤独与寂寞,不是普通人所能承受的。
网友四:
这个男人四十多岁突然间变得有钱,而他却这样对待他的女人。
男人说,他不会跟放弃小三也不会跟女人离婚,只想维持现在的生活状态,一周两天回家陪老婆孩子,其它时间他自己安排。女人奔溃大哭,但最后还是同意了。
那年男人带着女人和5个孩子跟随亲戚来深圳学做生意。当时真的很穷,一家7口租住在一房一厅的农民房里,家里没有任何一件像样的家具,几个纸皮箱就是一家人的衣柜,纸皮箱里塞满东西就可以当电视柜,几张纸皮平铺在地上就是一张床。家里唯一的家具是一张用于吃饭的折叠桌和几把塑料椅子。
平时工作时间男人都住宿舍里,孩子和女人一起睡出租屋房间,周末男人回家,5个孩子就在客厅打地铺,房间成为男人和女人久别胜新婚的温存场所。
当时的男人一个月拿两千多的工资,除掉生活费和孩子的学费,基本上是不够用的。女人能省则省,一边照顾5个孩子,一边起早贪黑打散工赚钱。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和营养不良,女人四十多岁的年龄却有六十多岁的身体。
这样穷困潦倒的日子过了好多年,直到老大上高中那一年,男人学会了亲戚的所有技术,还转移了一部分的客户源,自己开起了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了公司老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两三年时间,开了三家分公司,又在深圳买了四套房,还在老家建起了一栋小洋房。
日子越过越好了,男人也越来越忙了。每次出差就是十天半个月。女人很心疼男人,也感激他给她带来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或许是男人有钱就变坏!有一天,女人无意间听到了男人的秘密,原来这么多年他一直家外有家。
外地有着男人的另一个家,这是男人经常出差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的地方。小三是分公司的一名员工,也是男人硬生生把她从一个小职员提拔起来的财务。
听到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女人奔溃痛哭,男人一看事情败露,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了当的说了,小三他要,家庭他也要。最后女人还是无奈的答应了。
在这场名存实亡的婚姻里,或者男人和女人早就没有了爱情,有的只是亲情。女人考虑的更多的是家庭和孩子还有面子。另一个是女人目不识丁,如果真的跟男人离婚,或许可以拿到一大笔钱,但是她失去的会更多。而男人就可以明正言顺的另娶,到时候就就有别人跟自己的孩子抢家产。
你觉得女人这样做对吗?
网友五:
我这同学也不能说是大器晚成吧,不过也是在年纪比较大的时候,突然在学习上开挂了。
我们那个时候初中复读是很普遍的现象(年纪大也是一个普遍现象),比较夸张的是,我大哥的初中同学,最后成了我的同班同学。我的同学我已经高中了,他们有的又返回小学6年级重新回炉的(6年级也是后来才有的),反正怪象丛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些学生办不到的。
我有个同学,其实和我同学时,他已经在初中复读了好多年,年纪比我大很多。那个时候他头脑不灵光,每次考试容易紧张,而且每次考试用的钢笔(我们那个时候用钢笔比较多)漏水把试卷搞的惨不忍睹,所以考了好多次中考都没能考一个好学校:县一中。
等我高考的时候,他那年还在参加中考,不过那是他最后一届中考了,最后终于如愿考进县一中,那年他大概有23、24了吧。
不过他进了高中之后,好像在学习上开挂了一样,据说第一年期末考试成绩各科都已经挺不错的了,到了高二他参加了奥林匹克竞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后被保送进南京大学,虽然不比清北复交,但是也是非常不错的大学。进入大学之后,也是一路高歌猛进,最后本科毕业又保送到上海交大,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
现在不知道他具体什么情况,应该都还好吧,毕竟有这个学历在这,觉得应该不会太差吧。
这个同学情况有点类似题主所说的,刚开始他在初中学习平平,考了很多年都没有考进一个好的高中,之后年纪比较大的时候,终于如愿。等进入高中之后,在学习上一路开挂,一路高歌猛进了~
网友六:
我们村就有一个大器晚成的人,论辈分我应该叫他一声叔,他有个外号叫“老呆”,村里人说他从小不爱说话,就给他起了这个外号。
老呆在四十二岁以前,日子过的很坎坷,活成了村里的笑话,很多人都看不起老呆。
老呆年轻的时候家里穷,再加上他本人有点儿内向,不爱说话,挣钱也少,所以一直没有娶上媳妇。
2001年春天,老呆三十一岁的时候,终于娶到了一个媳妇儿。他媳妇是隔壁村的,和老呆同岁,嫁过来的时候带着一个八岁的男孩。
老呆结婚后媳妇几乎天天和他吵架,那年冬天的时候,老呆和媳妇去赶集,他媳妇在服装店看上一件棉衣裳,让老呆给她买,老呆嫌贵,没有买。他媳妇瞬间火了:“老呆,你为啥不给我买?这都冬天了,都快过年了,给我买件儿棉衣裳咋了?今天必须给我买!”
老呆小声说:“这件衣裳价格有点儿高,咱还是省着点儿花吧,到别的店再看看。”
“不去别的店,就在这里买。”她媳妇态度很强硬,“天天说省钱,钱是省出来的?你咋不想办法多挣点钱?人家在建筑工地上干大工,干技术活,你干小工,一天比别人少挣多少,自己不能挣钱还找别的理由。”
当时店老板看着他们两口子,老呆感觉脸火辣辣的,一句话也不说,快步走出了服装店。他媳妇儿追了上去,说:“你要不买就离婚。”
老呆不理她,自己回家了,他媳妇从学校接了孩子,直接回娘家了,过年也没有回来找老呆。第二年春天,两个人离婚了。
村里人都说老呆没钱嘴又笨,连个媳妇都拢不住。
老呆离婚以后去学厨师了,学成以后拿出所有积蓄在镇上开了个小饭馆,开了有两年,生意也不是太好,见挣不到什么钱,老呆关门不干了。但是这期间老呆慢慢变的爱说话了,不那么木讷了。
之后老呆又养过猪,种过梨树,都没挣到啥钱。村里人又说老呆是穷折腾,干啥啥不成,没有发财的命。
2007年秋天,老呆扛着一个化肥袋子去南方了,化肥袋里面装的是棉被。之后这几年,老呆都没有回过家,但村里面却依旧会有人提起他,当然,几乎都是把他当笑料。
2012年春天,一辆崭新的轿车停在了村口,村口的一帮老大爷议论起来了,说这是谁的车,这车肯定不便宜。
这时,老呆走下了车,穿着一身西装,副驾驶上还下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那女人打扮的很时髦。村里人都惊呆了,说这老呆难道在外面发达了?
老呆走了过来,给村口的人挨个递烟。
“老呆,这几年你去哪里了?你在外面发财了?”一个老头儿问。
“你还在这儿叫人家外号,人家有名字。”另一个人说那个老头。
老呆笑了笑,说:“叫啥都行,随意。”说完就拉着那个女人回自己家了。
老呆一回到家不久,就把房子掀了,盖了一栋三层小楼,非常漂亮,那是我们村第一栋三层的楼房。
村里人都很纳闷老呆这几年干啥了,为啥变的有钱了,还有了媳妇。问老呆,老呆也不说。
后来还是老呆他大伯跟村里人说了老呆的事情。老呆2007年是去上海了,他开始在一家小饭馆当厨师,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厨艺大有长进。后来被一个大饭店的老板挖走了,工资开的很高。
2010年的时候,老呆攒了一笔钱,自己开了一家菜馆,因为炒的菜好吃,生意很红火,之后又开了几家分店,光存款就有好几百万。期间有个女的经常到老呆店里吃饭,老呆相中人家了,得知人家是单身,一直跟人家套近乎,找话题聊,慢慢就在一起了。
2012年以前,老呆是村里的笑话;2012年以后,老呆成了村里的传奇。
老呆年过四十才成事了,真可谓是大器晚成。
网友七:
哥们认命吧!大器晚成的,除了像社会流动性差导致的出不了头的,或者像改革开放前缺少个人营商环境导致埋没了的那些商业人才,剩下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大器晚成型的都是性格极端行事偏激的,比如向汉武帝建议推恩令的自称倒行暴施的主父偃,不是周围人认为他平平无奇,而是周围的人都怕他出头。指望今天还平平无奇,明天就一朝顿悟,脱胎换骨,那岂不是痴人说梦!
比如人们一说大器晚成喜欢拿左宗棠说事,左宗棠是考不上进士,但周围人都知道左非凡物,而不是什么平平无奇,只不过是说他行的人不够行。一旦风云际会,马上就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了。
至于姜子牙那更别说了,几千年就这一位不说,后世的记录也不是很可信。按后世的记录推算光年纪就活到一百三十多了,光这个岁数要是真的,再参考那个时代的生活条件这已经足以史书留名了。你可以参考一下,好好保养身体,到了七八十岁指不定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把大力呢!
最后再说一句,看史书和人物传记得明白一点,作者嘴里的平平无奇,是因为选的那个参照物往往是一尊更牛更狠的大神,而不是你想的参照物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这些路人。
网友八:
我同村的一个人,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已经三十多岁了还没有结婚。后来还是找了一个离过婚的女人。
以前村里的人都知道他脑子不太好使,就是有点傻傻愣愣的。而且没上过一天的学。
不过他干活特别踏实不偷懒。到工地干活老板都比较喜欢他。
他也没有其他的技能,就只能在工地干活,一干就是十几年。
就在前几年听说他现在发财了,工地的老板让他找人干活,就是带人干跑得快的意思。除了自己干活,每天他可以多拿人头钱。
听说现在每年能挣五十万左右吧。他既不会开车也不会记账,他哥哥是位大专生,现在也跟着他干活,并且帮他开车拉工人和记账。
现在村里人再谈到他都不说他愣了,说他是大智若愚……
人有钱了,可能什么都是好的,什么都是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