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续近三年了,您所在的企业还好吗?
疫情三年,对我所在的企业影响不大! 我们公司是线路板上市公司,主要客户O、V、小米手机厂,华星、天马等屏厂。由于公司开在河源山区的工业园,比较偏僻,疫情也从未爆发过。这三年全年无淡季,订单充足。现在月薪职员每周还是996的在干,员工就是2班倒,可谓机器不停人不停。 已经习惯了在工厂的这种模式,对于我们普通打工人来说,订单充足,准时发工资,这才是最重要的!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公司也是做好了更大的布局,包含市场订单的扩展,海外市场的维护与开发。总之,疫情发生的三年里,我们成长了,公司也在成长,销售额还在不断创新高,利润也同步增长。希望大家都能振作起来,明天会更好!
网友二:
缩编减员。死的死伤的伤,甚至连一些高管都被纷纷射下马。有现实的一个写照,作为私营企业都有一个通病。没有过多的人文情怀,也不会去感性了解你的生活。只会看中一点,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或者说你个人能创造什么价值?这就是资本家。
他不像国企或者一些事业单位,公务员。只要你不犯什么大错,基本上可以在单位上养老。加上这三年疫情的影响,一道所谓“降本增效”的指令。公司裁掉了一半的人,很多人无奈啊,也没办法啊。资本家看重的就是效益,他甚至可以投射到每个员工的身上。我发给你这么多工资,你能给我带来多少收益。这样投资在你身上才不会亏本
投资失败的亏本的,就是裁员的目标。本来计划着今年上市的公司,年前这波疫情一搞。估计又要拖到明年,许多生产线已经停产。往最优化的战略调整,优先保住能带来持续收益的产业和产品。其他新增的或者为了增值赋能的新项目通通取消,倒闭倒不至于。缩编裁员倒是真的,如今企业和员工都在硬抗着。都在扛!扛不住也要扛!据说老板还把自己身家都搭进去了。
不说别的,就看能不能撑过今年了。就算被裁了,明年开春再找工作吧。2022年我活得太累了……
网友三:
将近倒闭,这三年疫情真是在烤打每一个企业。我老婆的企业是做🇺🇸出口生意的,不知为何今年订单下滑很严重,一个星期只上两天班。
而我是做工程安装这一块,干了十几年也没有这样糟糕过。我明白这些都是疫情惹的祸,但怎么办呢,作为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心情真是糟糕透顶了。上有老,下有小,重新找工作都不如意,每天都在愰愰不安中,也许这是上苍考验我们吧!往前走吧,希望疫情早日过去,让我们老百姓重新过上正常的日子,太难了。
网友四:
作为外贸型的印刷包装企业,疫情的影响在今年最大。疫情第一年,第二年,几乎没有影响,车间几乎每天还是要加班4个半钟,而且2021年的营业额是建厂以来最高的。但今年就不行了,前面六个月还正常,跟去年相比,营业额没有什么影响。后面上海封城两个月,订单急转直下,受影响最重的是印刷部,九月开始就将全部的二手和学徒全部放假,一直到十月底才回来上班,平常就只保留十几个机长上班。十月开始,后工车间开始双休,而且晚上不准加班;手工车间周末开始不加班,平常的加班时间减少到三个钟。按照目前的订单状况,应该勉强可以让员工有事做到年底,但明年应该会更差。如果真是那样,那所有车间包括机器车间(自动纸袋机,自动制盒机)应该会减员一般,每条生产线将只保留一般的员工,办公室人员也要进行双休。
网友五:
疫情三年所在企业还好吗?说说我们厂的情况,是一间电子厂主要生产汽车机尾线、游艇用的防水线材。是一间小厂,最多员工时也就上百人。疫情第一年,年初因为很多地方封控,生意比较淡,不过也只是持续了两个月,后来就一直很忙,天天加班赶货,我记得九月份才休息了一天。
第二年也就是去年整年生意都很好,一直在招工,很多货都外发给别的厂加工,去年整年都没有受疫情影响。在我们街道也就是6月份发生了几例。当时没有封控,也就是那个时候第一次全民核酸。去年主要是接种疫苗,从社区到工业区经常督促员工去接种疫苗。整年过得很平稳很忙碌。
到了今年初疫情接连爆发,到了三月份全市停工停产,我们厂也不例外。恢复生产后又忙了一个多月,到五月份突然就惨淡了。首先客户的订单取消了,有些等通知才能生产。六月份的时候把全部临时工都炒了,当时临时工占员工的一半,一下就走几十人。从六月份开始车间就没有加班,周末双休。即使这样老板还发通知接下来的几个月订单严重不足,要轮流放假,如果有员工想请长假的可以随时申请。从九月份开始每个月都封控一次,算起来一个月开工20天不到。现在快到年底了,大概率也不会有什么起色,都在熬,老板难员工也难。
还留在厂里的大都是老员工,都希望厂里能撑下去,能度过难关,我也这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