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一年的收入都存不到四五万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让人想起毕业到如今了。
13年刚毕业的时候,攒钱买了个电动车,过得很节约,一个月两千六百块,除了吃饭大概能剩下2000左右,心里默默想着一年能错两万左右,感觉也挺好,因为上大学根本存不下这么多。
后来换了工作,工资终于到三千一左右了,家里支持买了车,存钱的速度就慢下来了。
直到2019年左右,这时候存钱速度才有点提升,一方面工资有五六千,另一方面有了一开始的资金积累,开始买点基金之类的,那时候理财一个月也能有个几百块,相对于工资组成而言也算不少了。
再到如今一个月存五六万基本上不是什么目标了,一方面收入提高了,另一方面其他的收入也开始增长。
所以说如果只是工资收入一项,一年想要存五六万还是挺难的,国家统计月入五千就算高收入了,所以相信还是有大部分人月入不足三千,哪怕在杭州上海这样的地方也是有低收入的打工人吧。
有存款就是底气,是生病敢去看医生,是偶尔嘴馋了能想吃什么买什么。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退路。
网友二:
小县城的普通工资,一年才五六万,如何能存4 5万呢!
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一个月就五六万,存四万不是太小意思了嘛!
我们一家月收入一万多,一家三口支出4 5千都不够!我们本来觉得小县城物价便宜,一个月花费可以保持在3000以内,但是记账以后才发现根本不可能,一个月油钱,话费,物业就要1000,小孩辅导资料,课后辅导,杂志报刊,牛奶钱都是必须交的,一个月200多,衣服化妆品鞋子(不是每月都买)平均到每个月也要500,人情往来200-600,吃饭水果1000肯定不够!
所以小城市以一个家庭为单位都很难存到一年5万!
网友三:
这个在普通人当中真的很普遍了,不是啥新鲜事!
同样的工资,以前啥压力都没有的时候,每年照样存不下钱,有没谈对象,也没买啥值钱的东西,还正就是没了!
现在每年还3万多块钱的房贷,也没存下钱,但是最起码有个实体的东西在哪摆着呢!
网友四:
相当一部分人都存不到吧。
一年存五万,相当于月存4200元左右,起码的工资要挣到6500吧。按这样算下来每月的花销2300元,这个不算高吧。
从信用卡、网贷盛行开始,总感觉理性消费就是一句空话,很多人都是在提前消费。
如果没有成家的,生活费、房租、话费、交际费等这些一个月2300元的话就算是很节俭的生活水平了。
如果是成了家的,说实话,我觉得每月开销只有2300元根本就不够。
看看现在招聘平台的薪资水平就能知道了。大多只靠工资的普通打工人薪资能到6500元的也就很不错了。
不过现在好多人都有自己的副业,所以收入有多方面来源。排除高知人才,就一般打工人来讲,想多存款就要多想办法搞创收或者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达到提高薪酬水平的目的,再不然就是自己创业。
网友五:
从实习到两年前工作7年,一分钱没存到,实习时候工资1500,月光族,转正后2000,也是月光,没有理财观念。
后来最高工资拿到5000,孩子也有了,又是每个月一分不剩,老公虽然也给,但自己上班时候几乎没问过老公要过一分钱。
生二胎辞职在家专职带娃,经济来源全靠老公,老公业绩好的时候一个月一万多,不好的时候八九千,房贷每个月3600,我娘家房子租出去每年房租收一万,就这也是啥也没剩。当然老公自己私房钱我不知道有多少,也从来不管,给够自由,反正我手里是存不了钱。
带两个娃平时开销感觉都是给娃花的,都没舍得给自己花,一个月多的时候花四五千,少的时候三千左右,就这老公还嫌花得多,之前工资还全部上交,后来嫌我花钱大手大脚,就每个月不固定给零花钱,花完了再给,每次被问还剩多少钱时候心里特不是滋味。
自己的收入就那点房租,也都补贴家用,伸手要钱的日子很痛苦。等到孩子都上学了再去找工作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因为也没有哪份工作上下班时间能和孩子上下学时间一致。
本想着做自媒体,至今也没头绪,一个人带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