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现在农村里混在家里也不出去打工的人都是什么心态?

2022年12月08日 站长资讯 暂无评论

我们村有好多个这样的年轻人,直接躺平了。不愿意出去工作了,一个村男光棍差不多一百多个,女光棍可能有几个但都是不愁嫁的那种。狼多肉少的时代,我认识的几个发小直接躺平,不出来工作了,因为他们自己认为他们已经没有结婚的希望,没必要那么拼搏。(当然我也没成家,但我出来工作了)

他们认为身体健康就好,反正这辈子也找不到对象结婚,出去工作还可能会因工作而产生的各种职业病。在家的时候不是去河边钓鱼,就是晚上聚在某个年轻人的家里烧烤,我有时候都有个疑问,他们不出来工作去哪里找钱,后大概了解,都是在镇里打点零工活,比如上门修个洗衣机,清洗一下空调或者热水器赚得点零用钱,有的偶尔开个无牌的拖拉机拉砖头或者泥土,一个月也就干几天活,真是一天打鱼,三天晒网。有时候他们聚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拿个电机去河里电鱼,也有一部分收入。

我每次回家,在村里见到他们,我总感觉融入不了他们的生活,和他们就不是一个圈子的人,距离也慢慢地疏远了。

网友二:

现在的农村人,大多以打工为主,种地为辅。

而现在的打工跟前些年不一样,现在的打工工资相对来说,比过去高了不少,一个人如果没有别的本事,安心打工,其实也是可以挣到钱的。

但同时,我们在每个村都能看到几个从来不外出打工的人,他们整天在村里转悠,看着让人不解。

于是,就有人问了,说现在还有在农村不外出打工的人吗?他们混在家里不外出打工是什么心态?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能代表这些人就是懒,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外出打工跟大多数农村人不一样,这是他们被说闲话的主要原因。

比如大家都打工,你不打工,村里就会有人说闲话,说好吃懒做什么的。

好吃懒做的确也是一部分原因,但还有不少人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我们分别来说一下。

Ⅰ:一部分人是生活没规划

我们村有这么一个男人,他从来没有外出打过工,生活非常拮据,有人说不打工种地吧,他也不种地。那有人会觉得奇怪,他平时靠什么生活呢?

靠抓鱼摸鸟,还有抓知了皮。

平时去河边抓鱼,没钱了去村里小卖铺赊东西,人家都害怕他。

他一年中最大的一笔收入就是卖知了皮,村边树上的所有知了皮几乎都被他给捉走了,到了秋天时,村里有人收,能卖三两百块钱。

这就是他一年之中最多的一笔收入,平时就全靠熬,没钱了硬熬着,但就算是硬熬也不出去打工。不打工不种地,啥也不想干。

这样的人,最终会沦为偷,这个从就有偷的习惯。

这是很自然的事,自己不挣钱,就会想别的来钱方法,只能偷鸡摸狗,让所有人都看不起。

其实,很多人把这类人归为懒是不准确的,他们就是没有个规划,对生活,对家庭,对自己的人生完全没有规划,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知道生活需要什么。

天天就是过一天少一天,不考虑以后,也不考虑将来。

还有一类就是处在迷茫期,迷茫自己该干什么,但有些人迷茫一阵后就会清醒,有些人则是一直迷茫,一直弄不清自己要干什么,干什么都不合适,但又觉得自己有天大的本事。

这类人通常会抱怨,说自己本事大,但需要平台以及需要有人来发现自己。

其实啥也不是,连个自己平时的生活都顾不住的人,谈何本事大?

没有规划和迷茫,是一类人不外出打工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不外出打工的人都这样,这也是我们下面要说的。

Ⅱ:一部分人在农村有挣钱的门路

黑嫂有个朋友,人家从来没有外出打过工,但人家过得并不差。

他主要就是在家里做点小生意,生意真不大,比如卖西瓜、卖西红柿、卖苹果什么的。开着一辆大柴油三轮,什么季节卖什么,自己心里门儿清。

人家挣的钱并不比打工的人少,而且每天还能守着家,从家为什么要出去打工呢?

还有一类人是在农村有自己的事业,比如有人在农村的家里搞代工,黑嫂亲戚中有靠这个发财的。

还有一些人包地种,也有搞养殖的,这些都属于在农村的事业,并不是非得外出打工才能养活自己和全家。

但不管怎么说,人生在世,得有安身立命的根本。有本事就用本事挣钱,没本事就靠出力挣钱。靠本事挣的钱不光荣,靠出力挣钱也不丢人,两者都是一样的,都是付出智慧或劳动得来的,没有贵贱之分。

但怕就怕在一些人完全没有规划,也没有自己的打算,一直就这么混下去。

Ⅲ:所以,我们不能看到有些人一直在农村,并没有外出打工,就贸然说人家是懒,是不行。有时候,不打工可能比打工者挣的钱还要多。

这是个相对的问题,但归根结底,如果自己在农村老家没有事业,也没有别的门路,那打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千万不要鄙视外出打工,但同时在家里自己又没有任何事可干,那样怎么生活呢?

网友三:

现在农村有就句话:能在家里混的才是王者,出门打工,那都是背井离乡的青铜!

现在农村富裕了,不必以前了,很多人在家门口就能混的不错,出不出去打工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

比如,我们村就有几个常年在家混的特例:

一个卖农药,种子,化肥的。他就常年的在家守着门头,那日子过的无比舒坦,我们这这边种果树,只化肥一项。去年我们家就用了30吨碳酸氢铵,而一般5-6家人合起来,用个100多吨没啥问题(其实,我觉得这样太亏了,30吨碳酸氢铵就够一车了,这钱白让人家赚了,我跟我老公说,老秋后我们自己去厂里订!)

整个我们村,一年不知道要用多少化肥,村里10多家卖化肥的,虽然有竞争,但绝对比出门打工强多了。

还有一个常年在四里八乡,收木材的,也是不会出去打工的,他每天都出去收求杀树,忙的不亦乐乎,你让他出门打工,他绝对放不下家里的这股财。

这样的人算一类,在家里有自己的买卖,出门打工还如在家求财,他们是绝对不会出门打工的。

而我老公也是绝对不会出门打工的,我们这在村里承包了150亩地,绝大部分都是桃园,这150亩地,就够我们两个人忙活的。

春耕,夏忙,秋收,都需要雇人,不雇人能把我俩累死,也忙不过来。而且桃子又是特殊水果,没有存储时间,桃子熟了就要抢时间,抢价格。

村里还有5-6个养猪的,听说前两年,养猪发财了。在荒郊野岭的地方盖了猪圈,虽然今年猪肉行业不咋地,养猪也不一定赚钱,但既然猪圈盖起来了,就要在家看着,出门打工也不可能。

这一类人也是不会出门打工的,他们依靠的就是农业,离开了农村就像离开了水的鱼,出门打工得不偿失。

这两类都是村里的“王者”,他们不出门打工我觉得才是正常的,如果连这类人都出门打工了,那振兴新农村就绝对任重而道远了。

我老公在附近城里的工地上放了8台挖掘机,这不是黄桃要罢市了,正好工地上缺人,就让我帮忙给他找几个人。

我在村里找了一圈,除了以上两类人,还有十几个30-40左右的年轻人。

我就去问他们要不要出去赚钱,头天问的时候都说的很好,可第二天要出发的时候,都不来了(这几个都是结婚了的,孩子小,媳妇年轻)。

这把我气的,说好的事又变卦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在家不出门打工是有原因的——怕自己出门以后,家里媳妇跟人家跑了!

真是啼笑皆非,让我猝不及防,措手不及,这是啥理由呢?但回头一想,这是有前车之鉴呐!

村里的老李头,50多岁,是个杠精,常年在外打工,7-8年了,前两年家里媳妇就跟人家跑了,还是我们村的光棍,听说老李头打工赚的30多万,一并给拐跑了,人才两空。

现在农村男多女少,光棍多,光棍不老实。与其出打工,心惊胆战,还不如在家门口,守着老婆孩子,伺候好父母,少赚点,安心。

村里30-50岁,没结婚的光棍也有20-30个,但这些人要么“躺平”了,没有上进心,要么就是是在不想干,自己吃饱全家不饿那样的。

你让他们下死力干活,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他们只会“巧干”,偷奸耍滑可以,反正对生活也没有多大的预期,能有口饭吃就行了。

早上睡到太阳晒屁股,晚上一点不睡觉,不是打牌就是打麻将,偶尔出门干点活,那要么是被父母逼的,要么就是吃不上饭了。

这样的人,也不会出门打工的,让他们出门干活,没有坐在村头晒太阳来的舒服。

当然,咱只拿出不出门打工的这类人来分析一下,其实在农村大部分还是要看出门打工来补贴家用。

农业生产毕竟还不是一个农民的全部,赚到钱才是全部。

网友四:

你说的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有可能会存在,曾经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见过有很多年轻人宁愿在家里待着,闲着,也不愿意到外面去闯荡。

这和当地的习惯是有关系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也很少有在外边赚大钱的先例,所以缺少到外面去挣钱的欲望。

在我们当地,十多年前当地农村人都有外出打工的习惯了,很多农村人全家都在外面打工。

这几年城市工厂、公司倒闭的多,损失也很大,就业机会减少,雇主越来越挑剔了,薪水低,许多人也有教育要求。相比之下,小县城比以前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许多大公司希望避免高租金和高成本的城市,把工厂直接盖在一个方便的农村地区。仍有一些年轻人在农村做生意,计算机可以销售世界各地的农产品,生意越来越紧张。此外,过去还没有几个小县城,现在到处都是,许多就业机会已经产生,有快递业,正在蓬勃发展!农民可以在家赚钱,你为什么要离开家?!

说实话,现在在农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种地农药化肥成本高,收益却少的可怜。所以,很少有人在家种地。不过农村一些不三不四的年轻人只在家混日子,不肯出去打工的人也是有的,无非是两种人:

一种是这些人大都没文化,人也老实,没亲人带着一个人根本不敢去外面打工,只能跟父母粘在一起在家种地。

二种是喜欢赌博不务正业的小混混,这帮人整天沉迷于赌场,是永远不会出去打工的,除非改没人赌,这个不太现实。

没有人会喜欢背井离乡,要不是实在没办法,哪个人愿意丢下自己的孩子只身来到大城市,而且来大城市也不是来享福的,而是来卖力的。但为了挣点钱没办法,都是被生活逼得,不出来做工,一家人可能饭都吃不上。 其实他们外出打工真的真的特别不容易,有时候中午路过工地看到好多农民工就躺在地上直接睡,下面什么都没铺,直接用衣服遮一下太阳光倒头就睡,因为实在太累了!

网友五:

老家邻居老四今年五十出头,年轻时曾外出打工二次,二次都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待上一个月,偷偷的跑了回来,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外出干过活,一直在邻村、邻乡打一些散工,别人问他怎么不外出打工,他便会摇着头的说道:外面的钱不好挣,受气又活受罪,不但挣不到钱家里还贴钱,再也不出去受那种洋罪。

老四口中的洋罪、贴钱,是第二次打工发生的事情,八几年夏天麦收之后,老婆弟弟喊老四一道去北京某工地做瓦工,为了筹够路费,老婆把辛苦饲养几个月的十来只鹅卖掉作为老四去北京的路费,十来只鹅虽然只卖一百多钱,但是在八几年的农村,可以日常开销几个月,拿在手里可是沉甸甸的。

到了北京没有半个月老四以经后悔不该来北京了,听工友说工钱不到年底是不发清的,平时只负少得可怜的生活费,平时的生活老四又难以忍受,每天基本上吃着馒头喝着自来水,工地上又没有食堂,想吃上罗萝卜干和咸菜都很困难。还听说到了年底工钱还会被七扣八扣,有的包工头甚至会跑路。生活上的不适应,再听别人说的那玄乎,老四再也没有心情做下去了,借了回家的路费,二十几天白做空手而归。

老四这次去北京不但没能挣钱回家,花掉了老婆卖鹅的钱,而且还欠人家路费一百多块钱,可把老婆气得不轻,数落是不解恨的,被老婆骂得抱头蹲在墙角一声不吭,差点眼泪流下来。

第一次外出打工是我带出去的,来常州没几天便说这份工作干不了,老是被师傅骂来骂去的,说自己笨脑袋不管用,又说整天象坐牢一样受不了。我也尊重他的选择,干不了也没办法,还好做了十天的工资厂里一分不少的结清给了老四,总归路费是绰绰有余。

这次老四半途回家,老婆虽然没有象第二次从北京回家那样大骂老四,但是从那时起再也没有让老四外出打过工,从二十几岁到今天五十几岁之间老四也在没有踏出家门,忙时种地、闲时在附近打点工。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