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城府很深
《三体》书中写道:一个城府深的人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城府。越是情绪稳定、沉得住气、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越是城府很深,越要警惕。
明穆宗就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表面善解人意,处处给人留余地,内心冷静果断,出手时不留一丝余地。
明穆宗时期,黔国公沐朝弼不守规矩,经常鬼鬼祟祟地往京城派探子,干嘛?打听消息。
明穆宗的“边界感”极强,多心了,老沐,你想造反不成?这人太危险了,我得把他除掉。
明穆宗想除掉老沐,沐家也不好惹呀。世代镇守云南,光家丁就有二万多。如果,贸然捉拿他,搞不好是捅了马蜂窝,还会出大乱子,怎么办?
问题摆出来了,假如是你,你该怎么办?
明穆宗思索着,想出了一个办法。这招确实很高明!什么高招呢?继续看下面。👇
几天后,钦差来到云南宣旨:“封沐昌祚为云南总兵官。”沐昌祚是谁?沐朝弼的儿子。
人对利益、名誉,需求都极其敏感。
沐昌祚也不例外。他对利益、名誉,也是有“需要性”。当时,他兴奋得就睡不着觉,好高兴呀。
沐朝弼呢?他有苦难言。他没了总兵这个职务,自己就是个死老虎,朝廷把它给了自己的儿子,他还没法反对,看着儿子的兴奋样,也张不了嘴。如果反对,儿子也不干呀。反而,父子俩必会反目成仇。
过了两天,朝廷又来人对沐朝弼说:“皇帝请他去喝茶!”当时,府中那么多士卒,没一个人吭声。
用脚指头想想也不难明白,沐昌祚不发话,谁吃饱了撑得为一个下了台的老领导强出头,除非他有病?
于是,沐朝弼被顺利押到京城,被困禁了起来。
接下来,皇帝要收拾,沐朝弼留下的下属,个别不听话。
如果操之过急,上来就一撸到底,他们团结起来造反,打起来,损失就大了?
所以,懂人性的明穆宗知道:在利益面前,没有牢不可破的圈子,包括友情和爱情。如果有,说明利益还不够大。
因此,明穆宗,收拾不听话的下属,也很讲究策略。
先破圈子,再动位子。多狠!
明穆宗的城府深不可测呀!
人永远是最让人看不透的生物。
在这个竞争激烈,尔虞我诈的社会中,人如果像白开水一样,终将害人害己,而自己往往是受伤最深的那一个。
做人需要有城府。城府深,有好有坏,用对了地方,就能保护好自己,也能保护好你想要保护的人。
反之,所谓:慧极必伤。太多的心眼和城府,最终会伤及自身。
网友二:
在我眼里城府深的人基本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人
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遇到一位28岁的小伙子城府竟然如此之深,真令我刮目相看,
刘浩28岁,来我们商店的时候,谁都不会想到他能做司机,
我们商店当时在县城首屈一指,口碑好,来买货的顾客多,我们商店司机不仅仅是开车那么简单,我们是经销电器商店,需要往楼上背冰箱洗衣机等重物,
刘浩是退伍军人,小伙子浓眉大眼,英姿挺拔,他是我们老板的同学严叔的姑爷,
严叔在银行工作,家里独生女叫妍妍,妍妍音乐学院毕业,跟刘浩高中时就恋爱了,本来妍妍可以留在大连工作,为了刘浩,她回到了小县城当了一名音乐老师,
刘浩从来不以他和老板的关系自居,往楼上背冰箱时很卖力,刘浩退伍后一直在银行做押运,
我们大家都不解,押运工作最起码在体力上比我们商店轻松,为什么刘浩选择我们商店工作呢?刘浩说为了我们商店工资高点,他一身力气,来商店也是一种锻炼,
刘浩很有礼貌,平时不送货时并不多话,见到我们比他大的,总是大姐大姐地叫着,非常尊敬,
商店不该司机干的活,他都抢着干,比如来一些小电器,需要我们营业员拿楼上,
安装师傅和另一个司机看到了都会坐那聊天,他总是不声不响地帮忙往楼上小库里拿,
他还时不时地请教我们怎样调电视冰箱,怎样接音箱线,每次去给顾客送货,他都帮忙调试好电器,直到顾客满意再走,
刘浩比我们老板的儿子年龄小,我们老板总是跟严叔夸刘浩比我他儿子强太多了,这姑爷踏实,
我们商店每次出去开订货会,或者学习,我们老板都让刘浩开车跟着,有的厂家老总甚至误以为刘浩是我们老板的儿子,
刘浩也很有眼力劲,每次厂家招待我们老板时,他陪在餐桌旁,帮我们老板夹菜,给大家倒酒,气氛非常融洽,临走时,厂家老板都夸,这小伙子行啊,懂事,嘱咐我们老板下次来,还带着他,
我们商店营业员小魏23岁未婚,自从刘浩来了以后,小魏总是有意无意地找刘浩说话,看到刘浩,就浩哥浩哥地叫着,刘浩总是客客气气地跟她保持着距离,
刘浩每天都步行回家,那天下班,小魏要去街里,喊住刘浩,跟刘浩说,浩哥,这回我跟你顺路,咱俩一起走呗,刘浩看看小魏说,好吧,然后回头问我,姐,你今天不用坐公交吧,我听你说要给你儿子买鞋,咱们一起走呗,
我知道刘浩意思,我们三一路走着,一路聊,小魏脸红红地,不时地偷瞄刘浩,一向不爱说话的刘浩,竟然听他聊了一路,说起了他和妍妍的恋爱史,从高中到当兵,到两年前结婚,他和妍妍7年的恋爱长跑,有着太多的甜蜜和苦涩,最终走到了一起,妍妍为了他放弃了很多,听得我和小魏很感动,不知不觉到了地方,刘浩礼貌地与我俩告别。
小魏从那次以后对刘浩不再抱有幻想,收敛了很多。
刘浩做司机的第三年夏天机会终于来了,我们商店需要跟厂家签空调合同,一次需要付120w,我们包销此名牌空调,然后每台空调有返利,
我们商店现金周转出现了问题,货款压在了一批冰箱厂家了,我们老板急得团团转,再有一天,空调厂家就与别的商店签合同了,
老板借钱无果,嘴起了大泡,空调单子不能放弃,一旦放弃,就等于我们放弃了这个品牌,以后这个品牌就不会归我们卖了,
老板娘问我们,你们谁手里有钱,先倒一下,到时连本带利还你们,我们都是打工一族,谁家会有那么多钱啊,大家都低头默不作声,
这时刘浩说话了,他对我们老板娘说,大娘,你们差多少qian,我们老板焦急地说,差得太多了,80w,他说,你别急我回去跟我战友联系一下,我战友家在市里做生意,明天给你信,我们老板说,刘浩,明天厂家给我最后一天了,如果打不过去q,业务员说跟别人家就签合同了,
第二天,刘浩没来商店,去了商店楼上的老板家聊了一上午,下午我们的空调款就打给厂家业务员了,
刘浩和我们老板从楼上下来时,都笑呵呵的,
过后我们知道,刘浩和我们老板签了协议,结果是,他拿80w,但是卖每台空调除了给营业员百分之十的提成,他需要提成多少,几个月后归还他这80w本金,然后他又承包了小件dvd,音箱和微波炉,
我们老板不但同意了,还觉得挺感激刘浩,老板自己儿子不争气,觉得刘浩为他担起了担子,
这件事以后,我觉得刘浩城府太深了,他在商店有了股份,从一个司机一跃成为了小老板,之前的埋头学习,积极陪着老板跟厂家洽谈,都派上了用场。
在商店三年了,时间不算长,我们这么大年纪,在商店工作了十几年也没想过这些,
当然我们也一下子拿不出80w,最厉害的是,刘浩把部分电器小件承包了下来了,虽然是小件,利润可观呢,借助我们老板的商场和口碑卖货,我们老板还觉得这个决定很正确,感激刘浩帮他承担了一些压力。
题主问,一个人的城府能深到什么程度?
刘浩是我工作这么多年,见过城府最深的年轻人,做任何事都那么的恰到好处,合情合理,从他来到我们商店的那一天,他就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三年的勤学苦干,为他当上小老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救我们老板与危难中,让我们老板感激不尽,城府如此之深,让人佩服!
网友三:
张瑛是云南嫁河北的阿姨,我是在四年前认识她的,当时我刚谈了一个照顾老人的单子,朋友介绍她来找我,她白白胖胖个子很高,关键还很会说,客户一看就相中了。
上户干得也很好,客户挺满意,她回公司也总说客户家多么多么好,活轻松,客户家待人还好,把待岗的姐妹们羡慕坏了。
可还不到一个月她突然让我找人,说她鼻炎犯了,实在坚持不了了,我还劝她这么好的活丢了可惜,她说没办法,她也不想下,姐妹们一听她不干了,都争着抢着去,因为活好啊。
后来上去的阿姨,没几天就给我打电话,说张瑛满嘴假话,老太太晚上闹腾,睡不好觉,她也没什么鼻炎,就是不想干了,还教给客户什么都不要说,不然不好上人。幸亏我换上去的甘肃阿姨比较吃苦,客户也看在眼里,我回访客户时,客户说这个阿姨比张瑛强多了,干稳定了我就给她涨工资。
张瑛下户直接回了河北,她说要回去治鼻炎。可当她看到我发的一个独居自理老太太的单,她又联系我,说鼻炎一回老家就没事了。
她形象不错加上能说会道,面试一试一个准,来面试的是老太太的儿子北大的教授,当时我安排了四个阿姨面试,主推一个山西阿姨,可客户就选中了张瑛。
故技重演,回来休息就说客户家的好,我和我同事悄悄说:快了,说不定哪天就要下了。果不其然,也就干了一个多月,有天早晨给我打电话,说她爸爸病重,她要回云南。
不得不佩服她,她下来的户永远都好上人,她太会画饼了。
我给她上的第三个活,是一个白班活,家务做饭,协助老人带宝宝,奶奶身体不好,她能帮着抱孙子,奶奶就特别高兴,对她特别好,可她回来就抱怨抱孩子太累了。
我和同事偷偷地乐,不用问这次她肯定能干久了,她一直在我面前诉苦,说没办法坚持吧,家里人还行,她也舍不得宝宝,她这一坚持就坚持到我先离开了。
我跳槽到现在的公司,当时望京店新开业,开业那天有好多以前的姐妹来捧场,张瑛头天也联系我了,说她肯定到,已经和店里的姐妹们说好了,可第二天来了16个姐妹,就没看到她的影子。
开业当天晚上,姐妹们在这边拍的照片就被发到了以前公司的群里,店长本来就小心眼,嫉妒心强,一看这么多姐妹来给我捧场,当时就疯了,一个一个发微信打电话,弄得乌烟瘴气。
后来大家都说,这都是张瑛干的好事,这件事后我也就不怎么道理她了。
对于题主的问题:一个人的城府能深到什么程度?
我对“城府”这两字一直不感冒,就觉得和阴险狡诈挂钩,所以一旦发现就敬而远之,再深也就体会不到了。
但这肯定是我的偏见,就像过去的地下党,城府不深怎么潜伏?
所以只保持个人愚见,一辈子不长,没必要和不喜欢的人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