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个月收入三四万是什么感觉?

2023年04月08日 站长资讯 暂无评论

我们单位挣钱太容易了,有个副厂长兼职车间主任,一个月月入10万以上,你说他得是什么感觉呢?

我们这里副厂长的工资,每个月大概是23000到26000之间,后来新成立一个车间,车间主任人选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开始外聘了一个车间主任,但是因为酒驾还有作风问题,进了监狱。

后来又物色了一个车间主任,但是因为太年轻,压不住阵脚,三个月后自己辞职了,就只剩下一个副主任。这个副主任又因为性格太懦弱,撑不起行市来,所以厂里没办法才让一个副厂长兼职。

单位高层内部的事情咱知道的也少,反正决策层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决策的都很快,这个副厂长就是抓管理,抓考核的,给自己制定方案肯定很宽松,月底一算工资,嚯,80000多!

这80000多加上他原来的副厂长工资20000多,这不就月入十万了!

很多人觉得不合理,感觉一个人分身乏术,只能做一份工作,根本不可能做到两个工作都能兼顾、都能做好。但是下边的人再怎么议论又能怎样,你改变不了决策层的决定呀!

这事你觉得合理吗?

网友二:

目标深圳,我对象一个月工资3万,有时候业绩不好时,2万多的时候也有,我工资也就六七千吧。两个人加起来也就3.67万吧

他工资3万,但是累成狗,全年几乎无休,除了过春节时才能好好放个假,休息一下。

说说消费,车子保险6000多,小区停车位300,加油400,偶尔还要保养。在深圳龙岗租房一个月1500,吃饭生活用品差不多2500.我化妆品买衣服差不多1500。房贷5500(惠州房子),深圳买不起,这样下来,一个月要1万多一些,小孩暂时还没有。按道理说,这样算下来能存点钱吧,但是目前也没有。因为结婚要花钱,都是靠我们自己,父母一分不出。目前在努力攒钱,希望能过的宽裕一点。他很累,也不敢乱动换工作。

所以人就是这样的,挣得少也照样过呢,挣得多也照样过呢,若在小城市幸福指数会更高一些吧。

网友三:

朋友老陈今年42岁在深圳一家500多人的民营企业当副总经理,每个月到手工资3.8万元。每次跟他聊天,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太累了,要不是孩子还小、父母还健在,我早就不想打工了。

一个月收入三四万元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但朋友老陈几年前就有这个收入。在我看来他过得一点也不开心,幸福感基本上没有。

工作压力太大

每次跟老陈聊天或者在一起吃饭,他总是给人一种无精打采的样子。

我问过老陈几次:”上班工作很累吗?“

老陈每次都是看着我苦笑道:“兄弟,你一天睡几个小时?”

我一般都会对老陈说:“我们这个年纪一天至少要保持8-9个小时的睡眠吧。”

老陈总是对我投来羡慕的眼神:“兄弟,你真幸福,我一天能睡6个小时就算不错了。”

老陈跟我们说,在工厂上班工资越高压力就越大。别看他一个月拿着将近4万元的月薪,几乎就是拿命在换钱。一天24小时手机开机,随时随地等待着老板的指令。有时候老板半夜一两点钟想起什么事情都会打电话给他。

我们普通人一天接不了几个电话,有几次老陈拿着他的手机通话记录给我们看,随便哪一个工作日都有50-70多个手机通话记录,而且大部分都是工厂同事打给他的,让他做决策和拍板的。

家庭压力太大

人怕出名,猪怕壮。老陈这几年在工厂当了副总经理的事情被他父母亲一宣扬。七大姑八大姨找老陈介绍工作的人几乎就没有断过,不是这个亲戚的儿子、女儿大学刚毕业找不到工作,就是那个亲戚的父母亲要来他们工厂做保洁......当然,老陈也不是一一拒绝,遇到有能力的亲戚,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亲戚他也会帮一下忙,毕竟工厂确实要人做事的。

即便是这样,老陈这几年还是得罪了不少亲戚。有的亲戚就会问老陈父母:“为什么你儿子招了这个亲戚,不录用那个亲戚,是不是对我们有意见。”

老陈父母有时候就去找老陈理论。老陈只能跟他父母说:“工作岗位是能者居之,没有能力的人招进来会害了他本人、也害了我老陈、同时会害了老板的。”

经济压力太大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老陈这几年工资高了,42岁居然还在深圳租房住。3个孩子在老家上学,父母和老婆都在老家生活。

老陈自己每一个月租房、吃饭、开车.....日常开支每个月要8000元左右,3个孩子在老家上私立学校每人每个月至少1500元,每个月给老婆5000元生活费,给父母亲3000元生活费,还有车贷和房贷差不多每月10000元左右。这么一划分,每个月也剩不少多少钱。

由于老陈父母亲的宣扬,农村老家的乡亲和干部隔三岔五就找老陈父母捐钱修路、捐钱修鱼塘、捐钱修祠堂......老陈的父母亲又没有退休工资,他们没有经济来源,摊上这种事老陈父母都会向老陈开口要钱。

虽说老陈一个月有3.8W的工资,但他基本上也是月光族一个。

总结:

像老陈这种月入三四万元的人能有什么感觉?几乎毫无幸福感和优越感可言。工作、家庭、经济三座大山压在他身上喘不过气来。而且他还不能停下脚步,不能随便辞职不干。因为他是他们一家人的依靠和经济支柱。

网友四:

周围的朋友收入普遍在30W到200W之间,大部分人在50-100W之间。

如果非要用简单的语言回答--累不是重点,忙也不是重点,最主要的特点是学习能力强,脑子要不停地变化,不断地更新知识。

这是一个很强的感受,就是要不断地面对新知识,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让自己不断地提升自我,自我成长。

很多人一直强调月收入达到多少之后,就会有多忙,就会有多累,就会有多拼命工作。那么我想问,快递小哥是不是也非常拼命,是不是也非常累,是不是也非常努力。

这里没有贬低任何人的意思,只是想说因为物以稀为贵,缺少的品质或者技能才可以获取高工资,获得高回报。

如果是够拼,够忙,够累就可以拿到高工资,我想大部分国人其实都可以拿到这个工资了(随着国家的整体发展进步,我想10年的时间也就是2030年左右就会有很多人达到月入3万左右。)

一、博士类的工作状态

因为种种原因,周围有很多朋友都是博士,搞科研的(理工科的),有很多人每天加班到晚上9点或者10点左右,每周单休。

年收入在30W左右,有些高一点,有些低一点,但大概范围就是这么多。

这些博士就是靠着纯粹的知识获取工资,别的事情他们很少管。只能你有能力做出科研成果,现在的待遇还是非常好的。能做事,做成事的人,到哪里都不会差的。

我问他们的感受,他们基本的回答都是挺好,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相对来说),受到干涉较小。

二、普通大学生类工作状态

对于博士来说,特别是理工科的博士,毕业于名牌大学,找一个不错的企业,一般都能拿到30W。但对于普通大学生(主要指本科和专科毕业工作的人)来说,想拿到每月3万元,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一些行业除外(如互联网的程序员,金融从业人员)。

前一段认识一个华为的朋友,他在国外工作,年收入是过100万的收入,光是每年交的税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额度。这位朋友说虽然工作挺辛苦,但想想自己拿着这么高的工资,肯定是要把自己全部的能力贡献出来,华为确实是一个非常棒的光是,能让普通人变得不普通。希望以后越来越多这样的公司,这样大家的收入才能水涨船高。

地球宣传师傅周围的人大部分都是这个收入水平,感觉就是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有一定的经验水平,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学习能力特别强,给说一件不知道或者未经历过的事情或工作,第一反应不是说我不知道,没干过,而是通过学习,自我学习,可以在短时间内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并能把事情做好。这样做完这件事之后,你的履历上就增加了一项新技能,就会有猎头往你这里多看几眼。

三、普通人的工作状态

第三类人称之为自主创业或者做销售类的,这些人一般都是高中以下学历。做销售的就不在描述,想必大家都比较清楚。这里说一下自主创业的,怎么达到月入3万左右。

就以地球宣传师傅周围的人来说,这种人往往是开一家店铺(有开饭店的,开网店销售活性炭的)。通过自己的经营,让店铺的生意比较好,这样可以达到月入3万以上,但有一个特点是比较辛苦。同时开的店铺想要持久的经营下去,也要经常新的创意,让人有新鲜感,持续的消费能力。

网友五:

没什么感觉。当我看到37000多的工资条时,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句实话还没有在灵犬中了200元京东卡开心。至少在灵犬中了个奖后开心了好几天,甚至一直吹牛到今天。

然而那个月收入3.7万多元是我工作到目前收入最高的一个月,里面夹着1万多的奖金。而这个工资是在国外工作期间的月工资。

即使一个月收入这些钱,可还不是吃的单位的粗茶淡饭。抽着最便宜的卷烟。每天按时按点上班,累的如同一只左摇右摆的哈士奇一样。

3.7万里面包括着太多心酸。妻儿父母的分离,对家的思念,所有的一切都与我无缘。何况一出去就是一年才能回来。

这一年的光阴如同一个很长的梦境。就这样在生命里悄无声息地溜走了。最后换来的仅仅是这一串数字而已。

所以说句实话真的开心不起来。也毫无什么美好的感觉可言。

然而其实我早在2013年月工资就达到1.5万了。可实际那时候是非常开心的。可以买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吃喝玩玩也基本不愁。直到后来背负着房贷。

所有的一切,真的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对金钱的贪婪。或许别说一个月两三万。哪怕一个月10万,或许都不一定能够令自己开心满足。

也就是说上班用自己血汗所换来的工资,已经不能对我产生任何感受。

反而通过其它的方式比如中个奖什么的更令人觉得刺激激动了。哪怕10元20元的也挺开心。

总而言之,债务与繁忙没日没夜的工作,已经让我没有了许多属于自己的生活。原本以为自己是不凡的,会走不凡的路线,有个不凡的人生。

到后来走着走着,就走成了世俗的样子。

网友六:

我一月挣到过三、四万甚至更多,我实实在在体验过这种感觉。

实不相瞒前几年我能挣点钱儿,别说一月挣3、4w,8、9、10w都挣到过,钱来的快,所以干劲大。

从没钱到有钱,人的思想认识会有变化的,月收入几千跟月收入几万的人,单纯消费观就不一样,其他更不用讲了。

收入少花钱会算计着花,收入几万或更多就不一样了,水涨船高,买的东西,吃的东西都会考虑到更好品质。

其实一个月收入3、4万在大城市真不算什么,可能在刚开始挣到这么多钱是个跨越,会极开心很激动,一段时间后也没什么了。

因为在你挣到这些钱的同时,你的圈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你会发现身边比你能力强挣钱多的人有的是,会不由自主产生出失落感,会觉得这点钱不算什么。

你会想着一个月挣10万、20万或更多,实现后又会想着更多,你会一个劲想着超过圈子里所有人,超过了,圈里的人也随之又变了。我不知那些大公司的创始人当初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呢。

人是有嫉妒心的,人是不知足的,社会的进步与这两者是分不开的。

但不管怎样,挣钱多确实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幸福感,我们可以用钱住大房子,可以买我们喜欢吃的喝的玩的,也可以给我们最最爱的家人更多安全感等。

月收入达到三、四万最起码有这几种个人感觉(非一线城市)

淡定从容。不会万一遇到突发事情因缺钱手忙脚乱。2016年我的父亲母亲在同年双双住院治疗,如果当时我手上没钱,真不知后果又会怎样。

家庭会更加幸福美满(喜欢找小三的另当别论)。有了钱最起码夫妻吵架的频率少了。贫贱夫妻百事哀。挣钱少的家庭琐事更多往往争吵不断,大都是钱的因素惹出来的。我老婆自打跟我后,我从没让她上一天班,她专职带孩子,每月几千块生活费到月我就打给她,她自己安排花,房贷从不用她不操心。两房上人我们也孝敬好好的,有时我想,如果能再多挣钱,对上人再好点就好了。

更加自信,更有进取心。能月挣3、4万或以上,不管是在一线或二三线城市都算不错了,可以间接证明这个人不傻不笨不呆,会增强自信,从而产生出更多的进取心。有时我在想,我一个小学3年级的泥蹆子也能在大上海混到饭吃,上天真是太眷顾我了,嘿嘿。

物质生活水涨船高,健康意识随之增强。我在2018年3月1日戒的香烟,3年多没抽一支烟。以前抽烟一天2包,一月2000多。没钱时怎会买几十块一包的香烟呢,想都不敢想。买衣服鞋包全家到青浦奥特莱斯买,猪肉只吃一号土猪肉,吃的儿子嘴都变叼了其它肉不吃,油只吃花生油橄榄油,相信少吃油吃好油。几年了我很少买饮料喝,也很少在外面吃饭,除非同事聚会。现在的我生活简单,一瓶酒喝三天,无其他不良嗜好。

总结:

努力挣钱,钱多真好!!!

网友七:

一个月三四万没挣过,我和媳妇开了两年的超市,效益还不错,第二年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到两万左右吧。开店的时候也没感觉,因为钱都压在货里了,直到兑出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小超市挺给力的。

我和媳妇在四线城市的居民区开的超市,第二年的销售额日均5000元左右,利润最多也就百分之十六七吧!一天的净收入大概在800左右,一个月24000元,再加上一个月1500元左右的陈列费,再加上这个月烟贩子收烟1500左右,总收入27000左右。一年下来基本在30万出头吧!房租120平6万一年,电费是个大头,两个冷藏三个冷冻柜,并且商业用电比民用电更贵,我记得好像是8毛多一度,一年的电费将近1万块!总之净胜最多2万块!

但超市真的很辛苦,每天早上夏天四点多,冬天五点多,雷打不动的去批发市场进蔬菜水果,晚上11点关门!每天的工作时间至少十四五个小时。所以我们这个是辛苦钱,来的并不容易,绝对舍不得乱花的。

开店期间我媳妇发高烧,晚上关门后去急诊输液,早上正常营业,蔬菜水果哪个不新鲜吃哪个!平时比较忙,吃的最多的就是涮火锅,又快又方便,倒是不心疼钱,羊肉片管够的吃。

时间上没有自由,除了吃没有别的消费的。后来因为太辛苦,想回老家发展就把店兑出去了。兑店的时候手里只赞下13万的现金,因为压的烟太多了,怕不好兑所以把烟平价处理了,大概有20万的烟款。只留一小部分,超市所有货物加在一起也就15万元的货,因为生意好不愁兑,所以加了10万转让费,超市兑了25万。再加上1.2万处理的面包车,最后手里总计60万吧!

两个人两年的时间,除去开店时的10万本金,大概挣了50万,除去转让费10万,其实也就挣了40万,两个人忙活,一天六七个小时真的不算多。但还是很知足,自己也是投一次见到这么多少钱!

兑店后和媳妇回到老家发展,想从事点轻松的行业。无车无房,买了棚改的廉价房,买了个车跑滴滴,现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容易,钱不好挣。想在老家再开一个超市都没有这么便宜的租金,此时才有点后悔兑店了。

这几年再也没挣过那么多,媳妇专门照顾孩子,我就挣点生活费,孩子大点不排除继续开超市,租金贵也得开,比上班强就行。

我们这个月入两万是真的非常寒酸,如果有车有房,有着稳定的工作月入两万那才算真正月入两万。我们这几年没咋挣钱均勾下来真的没多少!

网友八:

这个得看城市,看这个地方的消费水平,尤其是房价,才好评说。

我一个月没这么多,但是我经理有,说给你听。

我们在除了北上广深以外的一线城市,这里的房价这几年畸形得很,普通地段的均价在5万-6万,学区房、市中心等好地段的房子均价在7万-8万。一个月月入三四万,目前在普通地段都买不起一平方米的房子。

但我们这个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平是8000左右/月。在这里,如果你没买房,你会很辛苦,除非家里帮着你付首付,你自己供房贷。

我在外企上班,我的经理,在我们公司算一个普通的高管。一个月到手三万,绩效好的话,可以拿到四万,平均工资就是在三万到四万之间。

既然做到经理,正常来说是有一定年纪的,她34岁,本科毕业12年,一毕业就在这个公司。

在这个城市房价大约还是2-3万的时候,她家里帮忙付首付,在普通地段1万左右的地方,买了房子。家里付首付,她供房贷,月供大约3000+,基本用公积金就还完了。

她还有一个代步车,大约20万出头,贷款2年,也在去年还完了。

现在除了基本生活费,没有大项支出,可以说在这里生活得非常自在了。

她的服饰、生活用品等,买牌子的居多,她相信品牌的保障。不过不一定要大牌,比如衣服,优衣库的,她也买很多,说质量好还便宜。包包呢,她平时拿办公包多,也有几个轻奢,还有一个LV,不过只在晚宴的时候用一下,比较少看见她背。

她家里有一个孩子,念幼儿园,平时比较大的开销在孩子。她给孩子报英语培训班,一报就是3年,一下子付了4万多的钱,没吭声。花在孩子身上的培训费用,她还是舍得的。

然后就是日常开销,她父母跟她同住,帮她带孩子,平时都在家吃饭,周末出去改善一两餐伙食。

平时你会在各个团购群里看到她,她不是图团购便宜,而且很多什么农家菜、纯海鲜的,市面上买不到,她就在团购群里买,基本她都会买一些。大家都说她爱买,但她说,吃能花多少钱,在这点上,她也不节约。一个月整个生活费下来,不到1万。

一个月三四万,对于她来说,还是很充裕的,不过这一切都建立在她已经有了车房而且贷款压力不大的前提下。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