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现实中的小摊贩收入是不是都很高

2023年05月29日 站长资讯 暂无评论

有的小摊贩收入确实很高,但是也不是所有小摊贩收入都高。

如果是在一线城市,位置好的话,小摊贩是很赚钱的,因为人流量非常大,不过现在很多地方不给摆。

之前我爸也摆过摊,附近有社区也有工厂,人流量还算可以,但也不是特别多。

整条街最赚钱的应该是烧烤,烧烤的消费比较高,利润也高,虽然一条街有很多家烧烤店,但味道好的那几家一个月赚几万块是没问题的。

我爸的隔壁是一家卖羊肉串的,羊是从新疆运过来,每天现杀,不仅卖羊肉串还卖新鲜羊肉,夏天他一般能卖大半只羊,主要是卖串,但是冬天一到,他一天就可以卖2只羊,很多人都是直接买肉回去煮。大家可以算一下,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反正比一般上班族要好很多。

大部分摆摊的人都只能赚1万左右一个月,有的是夫妻两个人,所以平均算下来也不是很多。

摆摊赚钱确实很多,但也只是个别的,但是摆摊也很辛苦,摆摊之前要先考虑下能不能吃得了这个苦。如果是卖吃的,味道就很重要。

摆摊还有一点不方便就是受天气影响很大,碰上刮风下雨的情况,很多时候是不能出摊的。还有就是经常会遇到城管不给摆的情况,城管一来,就只能拉着车赶紧跑。

这几年受疫情影响,钱不好挣,摆摊的竞争也非常大,能赚很多钱的都是极少部分,大部分也就是混个温饱。

网友二:

现实中很多人确实看不起小摊贩,认为他们起早贪黑,累得要死,还赚不到几个钱。这样想的人其实就大错特错了。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那些这样想的人,大概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那种吧。

无论在农村集市上,还是县城菜市场,我们总能看到很多小摊贩,有的看起来摊子或许不是很大,有时候感觉他们的生意可能不好,但是我们都不要小瞧了,他们其实还是很赚钱的,最起码养家糊口不是问题。

在疫情的头一年我也去干过,不过我们是下乡。就是买一个小货车,去县城的批发市场拿一些蔬菜水果还有各种小吃,比如饼干麻辣之类的,然后去各个乡镇去叫卖。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脸皮薄,拿了一千多块钱的货,第一天除去加油,吃饭和烟钱,赚了300多,由于是第一次干,很多路线不熟,走了很多冤枉路,加上和乡亲们也不熟,成交量不是很大,一直干到晚上9点左右才回家。第二天早上4点又得起来去拿货,所以回家匆匆对付一口就睡觉了。

第二天拿完货,去早市吃东西的时候便在心里把今天要走的路线盘算好,然后想了想昨天成交量不大的原因,在心里把话术又想了几遍就上路了。

原本以为路线选好了,各种成交话术也觉得没问题了,可是第二天也一直干到晚上8点多才收车,算了一下和第一天差不多,赚了300多。不过时间早了一个小时,也算是一种进步吧,我们一个车队的有的一天能搞个一千多,想想就很羡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他们一样……那些人下手才狠,一块多一斤的白菜能卖到 6--7块钱一斤,大概是因为干旱了两三个月的原因,农村很多地里没出货,也就接受了。

就这样干了半个多月,几乎天天出车,有时候下雨生意会差些,不过基本上每天都会赚个2-300多块钱,也比打工强多了。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大概20天后,那天和往常一样正常出车,拿了大概一千七八的货,那时候大枣刚刚上市,我拿了一百多块钱的枣子,正好有一家人在修房子,来来往往的人特别多。我停车一吆喝,不一会儿就来了几十个人,瞬间就把我那一大袋枣子清空了。两块钱一斤的枣子,我卖到10块钱一斤,单单那一袋枣子我就赚了四百多块钱,加上卖菜的,其他水果小吃的,那一天就赚了八百多块钱,还下了个早班,大概下午4点多就收车了。

不过做这个也累,早上4点就得去批发市场拿货,差不多需要一个小时。然后就是一天到晚开车,腰酸背痛的,如果你觉得能够承受得住,也可以往这方面试试,当然前提是有熟人带,如果没多少钱,本钱的话最多一万五左右就够了,两千块钱左右拿货换零钱(农村用现金的还是比较多的),一万块钱左右用来买车,首付也好,买二手的也行。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因为是本人亲身经历,可能写得不够好,望大家见谅了!

网友三:

这肯定是真的,就拿我一个朋友来说吧,十二年前来这里打工,正好进了我所在的公司,相处几个月后成了朋友。

不过他干了不到一年,嫌工资低就辞职了。辞工后,他把老婆也接了过来。接着两个人就开始做早点生意,没有租房子,就是一辆大的三轮车。

因为这里属于工业开发区,外来打工的特别多,我想他应该就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抓住了商机吧。

做早点生意,每天凌晨二三点就要起床了,什么拌面,做馅等等各种活挺多的。他们夫妻俩主要卖的包子,鸡蛋饼,茶叶蛋,奶茶,豆腐花一类。

因为是三轮车做生意比较方便,刚开始他这里停停,那里摆摆,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摊点,大概是半年后,才比较固定了一个摊位。也有了一批比较固定的顾客。生意确实不错,光包子一个早上能卖出二百个左右。

三年后,他们在镇上买了房子,十年不到,又在市里买了房子。

这不是因为疫情,不能摆摊了,他时不时会说今天损失惨重,少挣多少多少。

从我朋友那里,我相信他摆摊应该一个月收入肯定是超过一万元的。

网友四:

我上高中的时候,经常去路边吃一个阿姨的鸡蛋饼,一个小摊子,阿姨一个人做,她丈夫上班,上班前会来给她帮会儿忙,儿子也是。

这个阿姨跟我家住在一个小区,大概一年后,阿姨的儿子买了一辆奥迪,在我们小区又买了一套房子,等我高中毕业的时候,阿姨自己有自己的店铺了,除了鸡蛋饼,还有别的品种。

阿姨摆摊的那条街,有好几家做鸡蛋饼的,但是像阿姨这样的不多,到现在阿姨家的饼店已经有五家了,儿媳妇也在店里上班了。儿子儿媳一个开奥迪,一个宝马,阿姨自己开特斯拉。

房子,听说后面又买了两套,我妈告诉我,这个阿姨的目标是开满10家分店,后面还会出新品种。我爸妈有时候下了班不想做饭就去离我家最近的那个店,随便吃点再回家。

也没有说很好吃,当时如果明早买早饭吃,我一定会去买阿姨家的鸡蛋饼。

所以说,摆摊真的能赚钱,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赚钱。比如当初跟阿姨一起摆摊的另一个阿姨,现在还是在摆摊,不能说她不挣钱,只是挣不了大钱。

网友五:

小摊贩最大的好处是成本低,没房租,不交税,卖的东西都是本小利大。

有一个邻居没上过班,专干小生意。疫情前,在网上批发一些枕套、沙发垫等家用品。每天放学时间在小学门口铺一花布,摆上东西卖。半小时到四十分钟收摊,城管来时把花布一兜放电动小四轮上。县城几家小学轮着去,一天二三百块钱。别的老娘们进食品厂电子厂,一天十二小时还不到一百五十块钱。

以前卖过水果,也是摆摊,后来市容整顿,让进店卖货就不干了。用小餐车卖过煎饼,卖过凉皮,总之,不干技术含量大的,不干成本大的,不干太累的。每天跟游击队似的,干的随心所欲,还不少挣钱。

网友六:

同行不同利。在每行每业都有做到好的,也有做的一般的,还有做的特别差的。

说身边几个以摆摊为生的人:

我一楼邻居,两口子来自偏远农村,没什么文化,可是老家的一亩三分地现在真养不了一家子。两口子来到城里学别人摆摊。

两个人每天早出晚归,一人一辆大号电动三轮车,现在春季以赶各个庙会为主,没有庙会的时候就赶早市,实在没的去了找个大厂或者人流多城管少的地儿也能摆一天,只要不是刮风下雨天天出摊,确实辛苦。他们卖的东西比较杂:钥匙扣、腰带、电动车挡风被……跟着季节走,看市场上什么快卖什么。

收入嘛!人家没说过我也没问过,疫情前在我们小区买了房,带装修80来万,家里一个孩子目前大二,至少养活这个家没啥大问题,要说多赚钱我倒不认为,要真是像网上传的那样赚钱也不会在我们小区买房。

另一个我妹夫,是个稍微高级一点的摆摊人。

当年妹妹和妹夫结婚的时候我妈就一直不太乐意,因为嫌他没有正式工作,也不好好做生意,整天捣鼓袜子:摆摊卖袜子、转市场进货买袜子、家里堆满了袜子。

结婚后,妹夫逐渐从街头地摊转向网上,开始在淘宝卖袜子,现在的网店已经基本不用出门,打电话让厂家直接送货到自己的小仓库,顾两个店员一个负责淘宝店铺,一个负责打包发货,他只负责打电话联系进货等事宜。赚钱来说在省会城市俩人买了一百多平的房子,买了十大几万的车,不能说多优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最后说一失败的例子,我媳妇和我妹妹。

我们刚结婚不久,带着媳妇和妹妹去一同学家玩,同学搞儿童服装批发的,她俩兴致勃勃的参观了人家的仓库,门市以及各种小衣服的价格。

回来后俩人就开始商量着去我家楼下摆个摊卖衣服,我家楼下是个市场,人流量挺大。跟我同学打过招呼后,拿的最少的货和最低的价格,我帮忙买了架子就在楼下开摆了。

她俩天生的玩闹性格,第一天赚了50块钱,俩人跑北大街吃了顿烤串,回来还挺高兴,说这摆摊还挺容易;第二天因为一顾客砍价砍太狠,俩人不乐意了,还跟人家吵了一架,结果只卖了一件衣服赚10块钱;第三天一女士买了一件40块钱的衣服,没砍价也没细看,拿起衣服给了一百块钱,只说让快找钱,急着走。她俩也是阅历浅,没看出来那一百块是假币,这样第三天赔了一件衣服和60块钱,好嘛,俩人说啥也不去摆摊了。

最后总结:摆摊是可以赚到钱的,能赚多少,就要看摆摊人的本事和运气了,做好了比上个班要强,至少巧干加实干养活一家人问题不大。干到收入无法想象的也是极少数,赚了大钱的都是极有头脑和运气的,每个城市都有几个赚了大钱的企业家是靠摆地摊赚的第一桶金,比如上海滩某大佬也摆摊卖梨起家的不是?

网友七:

几年前我见过一次我们中学班长,自从那一次见面之后,我只要看见他离老远就要跟他打个招呼,而且还是特别热情的愿意跟他打招呼。

非常有趣的是那一次见过他之后,我总能经常见到他,后来我才弄明白,因为我家孩子上学了,我经常要到学校门口去接我儿子,而我这个班长他就长期在学校的门口卖烤面筋炸鸡柳,做肉夹馍之类的东西。

至于愿意跟他打招呼,愿意跟他说话,现在想想是因为我这个人太虚伪,我总喜欢和一些我自认为混得比我差的人说话,只有那时候我觉得我才能说出我心里的所想,我才感觉我能夸夸而谈,因为我面对的那个人,他没有我混的好,所以他会虚心的听,我也可以大胆的说。

我非常喜欢那种跟班长聊天的感觉,我在车上坐着,车就停在马路边上,他的摊位就在马路上,我喜欢我俩说话时,他对我回应的那个神态,嘿嘿的笑着,好像对我非常的尊敬,让我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见面第一句话,我大多会问他今天卖多少钱了,他卖的那些东西我觉得非常不起眼,烤面筋一块钱一个,炸鸡柳两块钱一个,肉夹馍有三块的有五块的,我就非常纳闷,他卖这玩意儿挣钱吗?够生活费吗?

我不但敢想,我也敢问,班长就说“没有什么可干的,就会这点手艺,挣多少是多少呗。”

让我对班长刮目相看,那还是孩子上了高中之后,因为我俩年纪差不多孩子也都是一届的。

孩子上高中之前,我们家里经常会因为房子的事情谈个不休,高中离我家比较远,高中课程比较紧,时间那就更不用说了。

很多有本事有能耐的人都在高中对面或周边买了学区房,学区房的优点是什么呢?从家里到学校不超过三分钟的路程。

而我家离学校就是开车来回怎么的也要20分钟,高中有个晚自习就是下午上学和晚自习之间的那个时间,非常的短暂就40分钟。

我和老婆虽然都有工作,工资也不错,但是到了这个节骨眼,才知道我们曾经认为的不错,就是吃喝不愁,要想买个学区房,那根本就是坐井观天。

孩子上高中之后,晚上放学就要接他,很巧又碰到了我的班长,这次的相遇真的是让我对他刮目相看,还是那个三轮车还是那些东西,只不过多了点别的样式。

正在跟他“寒暄”的时候过来一个孩子,那个孩子跟我们班长说“爸爸钥匙呢,我赶快回家,今天作业多。”

班长给了那个孩子一纸袋吃的还有开门的钥匙说“你妈在夜市呢,你赶快回家写作业吧,我们回去得稍微晚点,这里有吃的。”

我跟班长说“一会儿我拉着孩子一块走吧,这么晚了。”

班长正要说话,那个孩子说“叔叔谢谢你,我家就在对面,爸爸给我在这儿安了个新家”

我问班长“在这安个新家,你是在这买了个楼吗?”

班长苦笑着说“是我媳妇儿张罗的,买完之后我才知道的,前段时间在这全款买房有优惠,于是就买了。”

这时我连说话的心情都没有了,这块的房子是我权衡了老长时间都没张罗起来,没买得起的,我那个时候就是硬买也得贷款,没想到班长还是全款。

我当时就纳闷,做这个小吃这么挣钱吗?班长是不是还干别的呀?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跟我老弟坐一块儿吃饭,我老弟原来在粮库上班工作不错,一个月五六千块钱,还能捞点免费香烟什么的。

可是老弟辞职了,他说在这儿就是个临时的,虽然钱不少,但是没有安全感,没准哪天就下岗了,趁着现在有精力想出来自己单独干点啥。

我说你这是打算好了呗,他说“当然了,我想到夜市去烤串去。”

我说“那玩意儿行吗?”

老弟说“当然行了,我都在夜市蹲了半个多月了,那块成本低,人流量大,小吃这个东西我也研究了,利润可观能达到一半甚至还多。”

这时候我就想到了我班长,于是我就描述了一下子我班长的摊位,他的样子。

我老弟说“那个人啊,我老早就知道了,我就是看着他我才想做这个的,他两口子都是干小吃的,他老婆主要在夜市烤串就是烧烤那一类,你班长,他就是主要跑学校,咱们这个地方有五个学校,他五个学校来回跑。”

然后我就说了前两天跟我们班长相遇的情形,我还挺惭愧的,原来我一直看不起他干这行。

我说”他现在都在高中那块买学区房了,那是咱们这块儿楼房最贵的地方。”

我老弟说“那算啥呀,他前些年就有门市了,就在正大街,虽然咱们这是小县城,正大街的门市你也知道吧,往外出租一年就10多万。”

通过和我老弟聊天,再加上对我班长的了解,我才发现这个小吃的利润那实在是太可观了。

通过老弟,我知道我们班长在几年前他跟他媳妇儿在家数钱的方式就是每天晚上回家把钱倒在两个洗衣盆里,10块20块的就开始那么查,一天晚上能挣两洗衣盆的钱。

烤面筋那个东西别看一块钱一串,但是大家非常爱吃,我们班长每天都得卖将近1000串儿一个的利润就可四毛钱,那自己算去吧。

这个小吃没有房租,这个的好处是不但省了房租钱,而且销售方式非常灵活多样,哪块人多就往哪去,所以每天做多少东西基本都能卖出去。

现在最好挣的钱,就是从学生那里挣钱,我们这块有五个学校,放学的点儿基本不一样,哪个学校都两三千人,小孩都贪吃,只要你做的东西好吃,那都成群结队的在你那排队买着吃,别管利润多大,人家走的就是量。

再说说那个肉夹馍吧,就是5毛钱的一个饼,里头塞几块肉,放两片菜叶子就能卖到三块到5块钱,咱们大人觉得那玩意儿没啥吃的,可小孩还特别的爱吃,还有那一块钱一杯的涮面,一块钱一杯的身边最少能挣五六毛肉夹馍三块钱的恨不得挣,2块5块钱的恨不得正反怪,主要是人量大呀。

咱们觉得他不挣啥钱是咱们不了解,你要找个饭店的老板他都会说,别看他摊儿小,一天不比他挣的少,其实比他们挣的多多了。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