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CISCO路由器端口组管理协议RGMP和IGMP的介绍

2015年11月18日 站长资讯 暂无评论

下文给大家讲解一些cisco路由器相关的管理协议,包括BGMP和IGMP。熟悉和了解这些路由协议对组网和处理网络故障会很有帮助的,也是网管必须了解的基础知识。

思科路由器端口组管理协议(RGMP)弥补了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在 Snooping 技术机制上所存在的不足。RGMP 协议作用于组播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通过 RGMP,可以将交换机中转发的组播数据包固定在所需要的路由器中。RGMP 的设计目标是应用于具有多种路由器相连的骨干交换网(Backbone Switched Networks)。

IGMP Snooping技术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该技术只能将组播流量固定在接收机间经过其它交换机直接或间接相连的交换端口,在IGMP Snooping技术下,组播流量不能固定在至少与一台组播路由器相连的端口处,从而引起这些端口的组播流量扩散。IGMP Snooping是机制固有的局限性。基于此,路由器无法报告流量状态,所以交换机只能知道主机请求的组播流量类型,而不知道路由器端口接收的流量类型。

RGMP协议支持将组播流量固定在路由器端口。为高效实现流量固定,要求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都必须支持RGMP。通过RGMP,骨干交换机可以知道每个端口需要的组类型,然后组播路由器将该信息传送给交换机。但是路由器只发送RGMP信息,而忽视了所接收的 GMP信息。当组不再需要接收通信流量时,路由器会发送一个RGMP离开信息(Leave Message)。RGMP协议中网络交换机需要消耗网络端口达到RGMP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操作。此外,RGMP中的交换机不允许将接收到的RGMP信息转发/扩散到其它网络端口。

RGMP的设计目标是与支持分配树Join/Prune的组播路由选择协议相结合使用。其典型协议为PIM-SM。RGMP 协议只规定了IP v4组播路由选择操作,而不包括IP v6。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