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有多难,只有经历的人才知道
十个创业九个死,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任何事物都是由"需求"~"满足"~"兴旺"~"过剩"~"衰落"几个时期组成的,那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又会十个创业九个死呢?我从以下几点来分析一下:
1.从自然规律来说,普通人创业都是在某个行业在"需求"到"满足"的过程中当,他是未看到商机的。但行业转折到"兴旺"的时候他心动了,然后就去观察,当观察一段时间后他觉得有利可图了,但这时行业已经步入"过剩"期了。那你说当他进入"过剩"时期的行业,将要迎接他的就是"衰落"的时期。
2.从个人来看,很多人其实在进入一个行业前就是对自己个人忍耐能力的评估不足,其实创业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他在开始的时候往往是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很多创业者他们起早摸黑,不分节假日地埋头苦干。这就造就了很多人坚持不下去的原因!
3.再从个人能力来看,其实每个行业都是有它的潜在盈利模式的,但很多人其实他并没有对行业的深入了解而匆匆上马。根本不知道行业的水有多深!
所以我们在创业的时候一定要认清自己能力,并对所在行业的深入调研与了解。
网友二:
1,90年代曾经是创业非常好的时机
浙江小农村,当时家家户户都开小厂,
创业的氛围热火朝天,
短短十来年时间,
浙江有百万小老板创业成功,
20年前,中西部大部分家庭的财富少于10万的时候,
浙江很多家庭的财富超过了50万,
大部分都是创业成功的,
浙江这边的县域经济,每个县有几种产品
全县围绕这些产品的上中下游有几万家小工厂,
把产品做精做细,保证品质的时候,
还保证了低价。
那时候创业的成功率极高
因为小工厂就是村里的土地盖的,不用付房租,
劳动力主要来自中西部省份,工资很低
浙江小老板利用这两大优势,
没日没夜的干,当时很多工人一个月才几百,
而大部分小老板一个月能赚一万以上,
小老板的利润是20个员工的工资。
2,到2011年后,浙江的房地产泡沫破裂
温州当时房价全国第一,
浙江其他几个城市的房价也在全国前15名
都出现了房价大跌的情况,
很多小老板炒房亏了钱,
企业经营环境也开始大变化
很多80后,90后创业的失败率大增
和70后,60后创业的高成功率,形成鲜明对比。
大量80后,90后,在面对创业高失败率的情况下,纷纷选择了去大公司上班,
上班每个月能拿稳定的工资。
而60后,70后,出现了大量企业的淘汰,
很多企业规模太小,在经营中很难获利
员工工资大增,大量村里厂房被拆,或者要交高额租金,都严重侵蚀了小老板们的利润,
很多小老板不得不停工转行。
3,所以创业还是要看大环境,
成功率低的时候还是老老实实上班。
网友三:
那只是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创业是怎么一回事,看别人做了赚钱,而盲目跟风的结果。至于说10个创业9个死,我倒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以我个人的创业经历告诉大家,创业究竟是怎么回事。不喜勿喷,我完全是把我自己的经历讲给大家听,希望能给现在打算创业的朋友们一些警示,避免以后同类的事情发生。
我想自己做点小买卖,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记得还是上学的时候,就想卖汽水赚钱,当时汽水1毛5分钱,喝水5分,退瓶1毛,当时就觉得这个生意可以做,为了这事,还曾经到家附近的批发部问过,奈何没有本钱作罢。
上初中时,放暑假,卖过玉米,毛豆,爸爸在市场上批发回来玉米,然后拿回家煮熟,然后我拿到市场去卖,大概卖了半个月左右吧,因为一个女孩在厕所,被男人扒墙头看,吓到了妈妈,觉得太不安全,所以不让我去了,那时做梦都在床上卖玉米,还大喊,很搞笑。
毕业了,一开始打算开服装店,妈妈买了码边机,裁剪的案台都买完了,房子都找好了,我老公不知道和我们的那个男同事讲了什么,男同事决定不开了。
和老公结婚之后,孩子出生,当时结婚欠了一屁股债,为了还钱,我们在外面租房住,那时疯狂的想开食杂店,我们院子里有一个打玉米的房子,根本就没有窗户,我却疯狂的想开,没开成。1999年,我们的在长春火车站的房子,原本租出去两年半,给别人开饭店,可是那个朝鲜人和房产的打起来了,不让他们租了,没办法我们只好搬回来自己住。那时候,我们自己住一间,孩子小,外面走廊很长,是那种筒子房,自己接盖出来的,自己就想做点什么,于是打算开服装店,那时候自己一分钱都没有,连刻字的钱都没有,用别人发给我的广告纸,自己剪的字,一笔一划的粘了四个字,服装加工,字还没贴完,就来生意了。
因为我承诺,一分钱不要,免费做,当时附近有三家服装店,但她们的房子都是租的,而我的房子不花房钱,所以我的店开起来,当时导致三家服装店都关门了。我收活的原则有三个:1什么活都接,不挑活。不管给不给钱,都认真仔细的做好,一丝不苟,包括孩子的摇篮车上的拉锁,还有给皮夹克上里子,给做面包的缝面嘴,反正只要是服装活,我几乎是照单全收。
2我接收干洗水洗活,也是几乎全收,给皮夹克打油上色,但这个活却不是我自己做,我只是对缝,我找了一家大型的干洗店,把活通通给她,本来我看水洗裤子很赚钱,收一条给4块钱,自己洗了一条,老公不让,说这些人什么病都有,不让我自己洗,所以我只对缝。皮夹克假如我收四十,那么给干洗店老板娘30,我赚10块,基本上这么多,皮夹克很赚钱,打油上色。
3我虽然开的是服装店,但是做服装不需要很大的地方,只需要放一台缝纫机,一台码边机,一个熨台就行了,所以我把机器放在屋里,外面老公买了板条,自己钉的货架子,卖水果。
因为免费给人做衣服一分钱都不要,这样持续了一个月,后来卖水果,人家不好意思,就象征性买点水果,我其实也蛮能折腾的,在报纸上看到当时国家有政策,扶持开店,有小额贷款,我去了学习班,贷款没办下来,认识了一个女孩子,她恰巧是卖白酒和饮料的,我领她到我店里,她说姐,你能帮我代卖吗?卖出去再给钱,我当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其实蛮有意思的,我当时没钱,她就敢把货给我,想想我们两个人都挺二,做事不计后果。
大概给了我2000左右的酒和饮料,一个春节,我全都卖完了,我的食杂店也真正的出具雏形,那时候完全是瞎卖,一箱百事可乐大概是36一箱吧,我卖5、60块,因为当时的火车站,非常乱,很多人都是买来走亲戚,所以很少讲价,事后我卖完,又进了很多东西。老公说,既然卖酒,卖烟也行,于是又上了不少烟,然后工商说让我们办营业执照,我自己去办的,卫生防疫站都是我自己跑的,别人用了700多块钱,我自己用了200块就搞定了。
从这时起,食杂店走向正轨,我老公也真是天才,货基本上都是他进的,一个字“全”,什么货都有,肉,菜,单单咸菜就8种,方便面都卖疯了,康师傅方便面的厂家,因为我们销量好,免费给我们做牌子,对面的食杂店都开了十几年了。生意却和我们差很多,周围的食杂店生意都不好,就是因为货不全,基本上到我们家,没有空手的,很少有买不到的东西,肉,菜,香肠,面包,我自己做五香干豆腐卷,自己熏的,味道很不错,熟花生米也有5种左右,干豆腐一天能卖30斤,大豆腐一天卖三板,熟食,我还在面包厂进了很多面包,香蕉船,卢果,开口笑,蛋糕,我进的少,卖的快,每天几乎都去取货,能保证每天都是新鲜的。夏天我们又进了很多西瓜,是洮南西瓜,个大,我们进的时候,一块钱一个,一个差不多有将近十多斤,回来按斤称,我们是半夜三更起来去包车,一大车查个数,西瓜保存时间长,基本上能放一个星期。
加上做衣服的收入,原本我们一分钱都没有,后来孩子上自费学校,小学花了6500,初中花了6000,都是来源于此,到了2004年,火车站拆迁,我的食杂店结束。
后来我又租了一个棚子50块钱,卖烧烤,又卖了一夏天,卖烤地瓜,卖糖葫芦,卖洗衣粉,卖羊汤,蒸饺,馄饨,包子。我租房子最贵的一次是200块钱,夏天卖冷面,冬天卖羊汤蒸饺,后来和老公生气,不开了,我的生意生涯结束。
我之所以仔细的讲述我的创业经历,是想告诉大家,什么叫创业,有钱不叫创业,叫投资,正因为你什么都没有,才会置之死地而后生,而现在的很多人投资,一下子拿出一大笔钱,房租花掉很大一部分,雇人干,房租水电,开门就是费用,你不赔谁赔,无论做任何事情要讲究成本,对吗?
现在都说生意难做,是因为很多人根本就不擅长自己做的事情,就投下很多钱,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有规划,觉得可行接地气才行。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固然没错,但一定要计算成本,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利益,用脑袋赚钱,才是切实可行的,而不是一拍脑门,一拍大腿就决定做了,就像很多加盟小吃,明显就是个无底洞,就是个坑,为什么很多人创业失败,是因为你不了解你自己,真正擅长做什么,要有它的特殊性,别人做的,你也做,那你就要有不同于别人的优势,比如说我,别人都是租房子,而我不需要交一分钱房租,这也就是我能做,别人做了关门的事,因为成本费用。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启示,也不枉我说了这么多,谢谢大家捧场!
网友四:
近两年,一直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说法。外部的政策环境是很宽松,国家是很鼓励创业,身边也确实有很多朋友加入了创业大军中,跃跃欲试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但是结果却很悲剧,“十个创业九个死”的说法我觉得还少了点,比例可能更高。
前几年,美国的团购模式刚刚进入中国后,中国的团购市场在众多资金的冲击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得到飞速发展。但由于没有成熟的模式,很多公司甚至没有成熟的团队和充分的准备,千团大战在一年后便一地鸡毛。除了王兴的美团网真正活下来外,大众点评网引入腾讯战略投资、糯米加入百度阵营活了下来外,几无幸存。又经过两年的发展,三国演义也转变成了现在大众和美团的二人转。
从千团大战到一地鸡毛,这真是中国创业者的真实写照。
我觉得创业选项目之前,至少要想清楚几个问题:
1、是否有成熟的商业模式?
这是这个项目成功的根本,如果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或还要靠进入市场去摸索,那市场的竞争速度以及变化速率,真的能符合项目计划书所写情况吗?所以,在选项目时,底线是一定要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以暂时不盈利,但只有有了模式,才有可能在烧钱中,抢到更多的未来先机。
2、是否在未来有巨大的市场?
这一条应该是项目商业模式的引申内容了,但一定是最重要的题中之义。任何一个项目的成功,都来自于市场需求的旺盛。只有占据市场,才能抢占更多资源和注意力,才有可能走到行业头部的位置,“坐享其成”。
3、是否有合适的团队?
得人才者得天下的竞争格局从未改变,以后也将进一步加强。创业之前,一定要搭建合适的团队,项目可以多变,但一定把CXO的几个岗位人员物色好,这是未来公司壮大的基础。
4、是否有足够的资金?
资金流(尤指现金流)是维持项目的基础,如果一个项目资金需要特别大,而你又暂时没找到合适的投资方,那就谨慎行动,资金链断流引起的公司破产是最可惜的。
网友五:
创业本身就是高风险的事情。从创业成功的比例看,基本上就是九死一生!那么死掉项目的创业者去干什么了呢?出去少部分工作外,剩下的多数还是去创业了。
初次创业的人,失败率最高。因为创业需要的资金、市场、技术、信息等往往都紧缺,或者有部分,但短板太突出,造成整个项目的死亡。
另外,创业风险非常多。就像现在的疫情期间,实体店会有很多关门和经营困难的。而境外疫情的爆发又造成外贸的大幅下滑,给很多外贸企业以及为外贸配套的企业带来倒闭或经营困难的局面。
当然,分析创业者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创业者自身。
我这边有30多个创业项目,两年下来已经有一个注销了公司,多个没有经营的情况。我自己之前注册的一家公司,也在两年后注销。
很多的创业项目根本就不是什么好项目,创业负责人也不是创业的人。这样下来不早死,损失会更大。
但是,创业尽管风险大,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人去干呢?
因为这些人不甘寂寞,想改变现状,想做点事情......
祝你早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