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能节约到什么程度?
我老婆,每天吃过饭的碗比狗舔的都干净。
每天吃完饭,她会把我和孩子汤碗里剩余的汤汁喝完,有一粒米都要舔干净。剩余的一点菜汁也不舍得倒掉,倒点开水涮涮就喝了。
结婚十几年了,天天如此。
有时候我实在忍无可忍,一把把碗夺过来,吼她,你干嘛啊!上辈子饿死鬼托生的吗?咱们家缺这点吃的吗?
人家也不反驳,翻个白眼看看我,打着饱嗝,摸摸喝的圆鼓鼓的肚皮,一扭一歪的走开了。
气死个人,你说你能咋的?
也有她吃不完的时候。吃不完的剩菜她会装到饭盒里,第二天中午拿到公司下面条当面条菜吃。
按她的说法,不但钱省下了,中午的伙食貌似吃得还挺不错。
刚和我结婚的时候多苗条一个人,现在的肚皮天天就跟怀孕6个月似的。
不但嘴上吃的要节省,屁股上也要省。
每天上个厕所擦屁股她也要管。按她的要求是擦屁屁一次只能用两格纸。实话实说,用两格纸擦屁股真的很勉强。
一次孩子用多了点,她抓住孩子教育了半天。孩子有点委屈,妈,不够用啊!难道要我用手擦吗?
夏天洗澡,脚底下要放个盆。你要问放盆干嘛?接水啊!接满了冲厕所用。有时候我一人洗澡正洗得爽,她会突然开门探进来个脑袋,吓我一跳。
她就是监督一下看看你接水了没有。
关于节约用水这方面,最近她好像又有了新的心得体会。
家里的水管时间长了,有点老化。接头处有点渗水,我正准备找个管工修一修。
管工找来了,这货却不让修了。管工有点不乐意,她硬是把人家轰走了。
我说你干嘛啊?水管天天漏水你不修了?人家说,不修了。下面盆接着,一天正好接一盆,多好。水表还不转。
我说你这人素质有问题啊,这不是薅社会主义羊毛吗?她瞪了我一眼,薅羊毛有我这样薅的?你见过薅羊毛一天只薅一盆水的吗?
服了。为了滴一盆水,大晚上的听着卫生间清脆的滴答滴答声,再加上老婆的呼噜声,此起彼伏的。多美妙的交响乐,搞得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再说说晚上做饭这事。
你说我晚上炒菜做饭,你要是不帮忙,哪凉快就哪待着呗!饭我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你管我呢!哪不行。她就拿个手机在一边晃悠。你知道她想干什么吗?
我这人有点洁癖。买回来的白菜、包菜什么的,都要把外面的一层菜叶剥掉不要。最外一层菜叶子来回搬运蹭得很脏,还有坏的地方。
我这边在炉子上炒着菜,那边这个坑货就偷偷把我扔掉的菜叶子捡起来,洗洗,然后趁我一个不注意就扔到炒菜锅里。
我当时气得就想给她屁股上来一脚!不是成心捣乱吗?正做饭呢别恶心我,你给我滚一边去啊!
她也是怕我踢她,扔完就跑。说我就是浪费,败家子。“好好的叶子为什么要扔掉,咋就不能吃啊?天天大手大脚的,你个大败家子儿...”
啊~!老子要疯了。
这老娘们在家扣扣搜搜也就算了。可出门咱能不能注意点形象?大姐你脸皮厚,我脸皮薄啊。
她表弟结婚,去她小姨家坐桌吃席。
她小姨家为了图个热闹喜庆,在农村自己家办的酒席。
马上要开席了。我坐到桌前,等菜上桌。老婆火急火燎的跑过来,塞给我一个大塑料袋。拉着我就走。
我说这是哪儿去啊?她也不理我,直接把我拽到大厨做饭那里。一看她小姨也在。这是要干什么啊?我老婆说,小姨,这盆肉片我们装走了啊!她小姨笑了笑说,装吧。
我愣住了。老婆踢了我一脚,愣啥啊!袋子撑开啊!
那几个厨师眼睛齐刷刷的看着我,我当时就感觉自己脸火辣辣的疼。
她小姨在场,我也不好发作,强颜欢笑着,低着头撑开了袋子,老婆把一盆肉片都倒了进去。尴尬的我脚指头都团到一起了。
倒完掂着袋子就想赶紧走,老婆又一把拽住我。我脸都绿了:你还要怎样啊姑奶奶?我老婆说,咱小姨说让咱再拿一个大肘子...
来这吃个席容易吗我?众目睽睽之下,还没开席呢,我先拎个大肘子。
好不容易吃完饭,赶紧大兜小兜的掂着上了车。好嘛这家伙,来时还没走时拿的多。
在车里我忍不住了。我说你能不能好歹等到人家办完事再拿?人家还没开席你让我一个大老爷们拿个袋子,装完菜再整个大肘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你让我情何以堪啊!你让我这老脸往哪搁?
老婆笑的前仰后合乐不可支,没事啊,他们准备得多啊!你看我还拿了一袋瓜子和糖,回家和孩子慢慢吃。“我...真...你这货脸皮简直比城墙还厚。”
哎我这张老脸算是丢你小姨家了。
晚上把那个大肘子热了热,香喷喷的端上桌。看着大肘子我自言自语说了句,可惜啊。老婆说,可惜啥啊?“肘子是不错,可惜没酒。”我说。
老婆说,有啊,临走时我不但拿了两瓶酒,我还给你带了几包烟。
我无语了,想啥来啥。这老婆。我说她,你这连吃带拿的,让你小姨怎么看你?我老婆说,咋了?她是我小姨,又没拿别人的。再说了,往家多拿点菜,我们家不是还能省点吗?
家里省点肯定是省点。不过那盆肉片我家一下足足吃了两个多月。最后好像有点变质不新鲜了,吃完上吐下泻了好几天。
弄得我现在看见肉片都想吐。
结束语
女人节俭是美德。虽然我老婆有些节约的做法我不敢苟同。但是现在孩子在我老婆的影响下,每顿饭都吃的很干净,起码不浪费粮食。我老婆在家节约是节约,抠是抠门了点,不过她在外和朋友同事相处还可以,知道钱该花的还是要花。
有时候想想,遇到一个女人节约总归是好事,知道精打细算会过日子。总比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强吧?朋友们你们说呢?
网友二:
前同事,八五后节约典范。
五年前和她结缘成为同事,那时候行业在风口上,钱好赚,魔都消费风气也盛。我的美女同事们奢侈品护肤品旅游,百花争艳,一个个精致到不得了。
唯独她-小红,不声不响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二千块钱为上限维持着有滋有味的生活。
市中心繁华地段房子,步行五分钟到公司,房租五百,后面涨到七百。这房子地段优势明显,但居住体验感很差。
老弄堂里的老房子,粗略估计房龄有一百年,局促残破,房主早就不住一心等拆迁,随便开个价租出去换点酒钱。十平方米左右的面积,放了张一沾屁股就吱吱呀呀作响的木头床上下铺,小红上铺,下铺是她表妹,幸好有伴儿,这黑咕隆咚的房间要是一个人住还真有点瘆人。
厨房、厕所都是和邻居共用的。洗头洗脸要趁没人时见缝插针、速战速决,冲澡不存在的,房间里毛巾沾湿擦擦算了。
所以啊,经常见红姐头发油油的,也许是没有抢占到阵地耽误洗头了吧。如果持续油几天,超出红姐忍耐极限,她就带上洗发水,在公司洗手间清洁她的长发了。
红姐吃的也很省,她家距离上海不远,两周回一次家,带来大量荤菜和水果,她再烧个素菜蒸个米饭就行了,一个月下来撑死不到一千块。
红姐基本不买衣服,换季衣服都是妈妈买的,没有应酬,其他开销接近零。
她在用公司做的是基层后线岗位,收入相普通,税后到手9000到10000,存钱却比很多月入二三万的同事还厉害。
干了两三年,红姐带着积蓄回老家嫁人了,又过了一年,听说和婆家经济观念不和,离婚了。婚房款小红家出的大头,所以一百多万的房子判给了小红。
后来又找了个合心意的,朋友圈晒了子波幸福,再后来就全是关于工作的了。
她人很现实,明白感情只是生活的装饰品。唯有工作才是最要紧的。
好久不曾联系了,在同事当中,她算一个另类吧,但也过得不错,祝福她得偿所愿,越来越有钱。
网友三:
这题我会。
我见过最节俭的人,陈姨算一个。
陈姨出生于1948年,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家境贫寒,但是陈姨从来聪明,读书努力,所以虽然是女孩子,她也读了初中。那个年代,读书要自己带粮食,陈姨家只有地瓜给她带,她一天只有3块地瓜,要是有一块烂了,她就只能饿一顿了。她穿的衣服是补丁再补丁。但她还是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一名乡村小学老师,每个月工资38元钱,要上交她妈妈15元。由于从小贫穷,她非常节俭。
刚工作时为了买一辆自行车,她经常没有吃晚饭。后来她结婚了,老公很穷,在外省工作。有次她去探亲,知道了在外省一斤鸡蛋跟她老家一斤鸡蛋差2毛钱,那是1976年,她为了挣点钱,挑着一担鸡蛋去坐火车,到了自己本地的火车站开始卖,那次她赚了10元钱。
后来她生了孩子。大娃1岁多的时候,她又怀了二娃,那时候她在盖房子,你没有看错,老公在外省,她没有公婆,她带着个1岁多的孩子,肚子里还有个孩子,她每天煮稀饭,米粒捞给大孩子吃,自己就喝点米汤,钱省下来盖房子,甚至,盖房子的沙是她自己挑的。
这种艰苦的日子过了几年。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了,老公工作也调动回来了。她为了补贴家用,利用空闲时间打毛衣。打毛衣是计件的,她本来就睡眠不好,为了打毛衣有时候一天睡不到5个小时。她是个老师,她住在学校宿舍,水电都不要钱,她还在学校的旁边开荒种菜,地里长什么青菜她和孩子就吃什么青菜,日常她倒是舍得买些肉,毕竟孩子在长身体。她还养鸡,她喜欢养母鸡,因为母鸡会下蛋,可以给孩子补身体。
她的头发也是可以换钱的。她有一头很茂密的黑发,每到长发及腰,她就一剪刀剪了,一把头发能卖10元钱。然后她就扎着很丑的短发,毫不在意不好看。
她从30岁开始,就几乎不买新衣服,总是穿的很朴素,学校里有一些老师是城里的,有人赞赏她勤劳朴素,也有人嘲讽她农村人不懂得打扮。
她一门心思扑在两个孩子身上,两个孩子都是女孩,在那个年代,她没少听闲话,也曾想再生一个,但是老公比较胆小,两人都是体制内,怕被抓去结扎,老公不同意,也就不了了之。她虽生于农村,但是从来不会用农村骂女人的那些话来骂两个孩子。她一心供两个孩子读书,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一个当老师一个当医生。
苦尽甘来,孩子们都工作了,不再找她拿钱了,但她已经改不了节约的习惯了。
她退休后回到农村,依然开荒种地,胡萝卜、白萝卜、小白菜、芥菜,葫芦,苦瓜,西红柿,南瓜,她都种过,她种的菜自己都吃不完,还拿去送给她当农民的弟弟家吃。回到农村后,她盖房子自己挑沙子,盖了3层楼,终于扬眉吐气。但是她仍然在新房子里养鸡养鸭,养大了鸡鸭自己家吃。
退休了,住在新房子里,她还是那么节约,她的女儿会给她买很多新衣服新鞋子,但她舍不得穿,日常在家里还经常穿破衣服。女儿给她买的新鞋子,她穿了10年也舍不得扔,鞋跟斜了她就去补鞋店补个垫子。
后来她生病了,得了癌症,骨髓瘤,她很乐观,又活了10年,最后在2016年病亡了。去世时她女儿去整理她的衣服鞋子,才发现她一双好的鞋子都没有。
她盖的房子,后来拆迁了,有720平。补偿了6套房子,两个女儿从此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写这篇问答时,我是边流泪边写的。这是一个我们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但是她太亏欠自己了。
其实她是别人的陈姨,不是我的陈姨,她是我的妈妈。今天是我的生日,谨以此篇文章献给生我养我的母亲。妈妈离开我已经6年了。我常常想起她艰苦奋斗的一生,告诫自己要懂得爱自己。妈妈如果爱自己一些,也许就不会得病,她今年在世的话也才虚岁75岁,但是她却永远地离开我。徒留遗恨。
网友四:
1 一个西红柿,一个鸡蛋,煮一碗汤,吃一天。一日就两餐,中晚
2 一个月水用两三方,电用一两度
3 五六个月用一罐煤气
4 一个月生活费三四百
5 一年四季洗冷水头,冷水澡
6 用最便宜的洗发水,香皂
7 不用护肤品,冬天最多用一瓶几块钱的雪花膏
8 不做发型,剪头发自己剪,买几块的染发水自己搞定
9 买十几块钱的衣服,裤子,内衣,内裤。还买一送一的那种
10 买10块五双的袜子
11 买几块钱一双的鞋子
12 从来不戴金银首饰,哪怕是几块钱的
13 几年都不逛街。除了买菜,买菜也是一个星期一次
14 住几十块的矮瓦房。天上下暴雨,屋顶下大雨
15 一床席子,被子用十几年
16 家里没有电器。唯一,一个风扇就是几片叶子的那种款式,还基本上不用
网友五:
说起节约,非我妈莫属。
在丰衣足食的今天,我妈硬是舍不得花钱,晚上用着功率只有5瓦的灯泡,全村都装上自来水,我妈非要用地下水(在未接通自来水前,家家户户打了水井吃地下水),原因是地下水不花钱,怎么用都行。煤气灶是个摆设,非得烧柴火灶做饭,柴火不花钱,在我们农村到处都是柴火,拿回来日晒风干就能烧。
大夏天的,高温高热,空调舍不得开,那么大个空调,成了摆设,还说姥姥辈,自己小时候都没见过这玩意,不也一样安然度夏。特地装了冷暖型空调,冬天也没派上用场,提个烘炉(那种陶土烧制的烤火工具)到处遛达,还说想去哪到哪,比空调方便。
自己种个小菜园,基本不买菜,偶尔来个客人买点鱼肉。每次我回家多买些鱼肉类把冰箱装满,妈妈唠叨个没完,傻孩子,买这么多咋吃得完,这得多浪费钱啊…自己养的鸡舍不得吃,全留给我们兄妹回家吃,下的蛋除了我们拿的,剩下的全卖给左邻右舍,因为现在农村很多人不爱养鸡鸭,鸡鸭一多,搞得院子脏脏的。
我们拿回家的鱼肉当天吃点,剩下的全塞进冷冻室,还说等来客人了直接拿出来做菜,事实上现在农村亲戚串门的少了,年轻的在外打工,年老的走不动,就算走得动也吃不了多少,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在乎吃了。
衣服新的压箱底,说等走亲戚再穿,旧的洗得发白还在穿,鞋底都磨平了,我怕老妈摔跤全给扔垃圾桶,等我走了,老妈又捡回去穿,说她不听,又没坏,能穿就穿吧,我走路小心点没事…
直到现在,老妈能省就省,能不花钱就有的东西就自己动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从那个穷苦年代走过来的,缺吃少穿的日子能过,生活好了也不能浪费”真的,处处节约,不舍得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