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会省钱的女人是怎么样的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身边一个姐家里还过得去,但她及她的家人都很节约。
她一家大小很少买衣服,即使买也是买些便宜的衣服。家里买菜都是把集市的菜价了解了一遍,货比三家了才下手买。
早上她每天去公司食堂消费两元,一碗稀饭两个馒头,(稀饭免费)吃完还打包一碗做中午饭。晚饭再买满满的两份饭菜回家做一家人的晚饭,每天晚上掐着点去,饭堂会把吃不完的食物扔掉 。所以大多数时候她带回的晚餐都够一家人。
姐也是个能人,在公司是经理,收入不菲。还考了几个含金量很高的证书在挂靠,被多家机构聘请兼职做技术顾问。她还兼职跑滴滴顺风车。
姐做人低调。她周围的同事,邻居甚至同学都瞧不起她,常常讥讽她家节约生活质量差都是没能力挣不到钱造成的。
我常常笑她是八方来财,只进不出。
网友二:
表姐是重点大学毕业的,工作第一年税后月收入就有一万了。但她每月就只花500元,不到五年,她就靠自己在广州全款买了一套房。
表姐2010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广州找工作。她在白云区的城中村租了一个楼梯楼的单间,一个月租金230元,这一住就是10年。
表姐衣着非常朴素,她的睡衣是高中的校服,运动服就是大学的校服,其他时候就穿公司发的工作装。她说穿工衣太幸福了,每天都不需要想今天要穿什么衣服。
表姐的出租屋离公司有三公里远,坐公交有五六个站,骑单车要十几分钟。表姐不舍得买自行车,又觉得等公交浪费时间,万一塞车还有迟到的风险,所以她选择步行。步行要走三四十分钟,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她都走着去,走着回来。她说走路多好啊,上班的时候一直坐着,每天走路上下班,连运动的事情都完成了。
表姐会在网上买一箱箱的粗粮面包回来当早餐吃,一天一包,绝不会多吃。中午就在公司饭堂吃,是免费的,她基本上中午吃饱了,晚上就不吃了。要是休息,她会去超市买打折的肉菜,回家自己做饭。表姐最擅长的就是做包子和饺子,她觉得有主食有肉有菜,蒸熟就好了,不需要用到过多的油盐,也不需要清洗很多锅碗瓢盆,蒸好了,手拿着吃就好了。所以她只有一个电饭锅,一个饭盒,一双筷子和一个调羹,没有其他多余的餐具。
她的出租屋基本没有电器,就只有一个电饭锅和一个小小的吊扇。平时下班了,表姐基本都会到附近的麦当劳或肯德基坐到十点多才回去,一个是可以蹭空调一个是可以蹭网络还可以省电。回到出租屋基本就是洗澡睡觉了。休息的时候,表姐喜欢去图书馆,带上杯子和几个包子,就可以在图书馆里面待一天了,图书馆可以免费看书,免费喝水,免费充电。所以她每个月出租屋的水电费都不需要50元。
表姐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基本把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了,所以她升职也很快,工资也越来越高,但不管加了多少,她依旧过着这样的生活。在毕业后的第五年,她全款买下了广州白云区中心的一套房子。
买了房子后,她并没有自己住,而是把房子租了出去,每月租金4000元。而自己依旧住在狭小的出租房里面,过着简单又朴素的生活。
表姐虽然在工作上能力很突出,但是她并不喜欢朝九晚五的打工生活。她过着极简生活的目的是为了能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实现财务自由是多少人的梦想,这意味着自己不用工作,收入也能覆盖支出,这样自己就有了自由生活的底气,可以拒绝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很多人终其一生辛苦劳作,为的也就是能在退休后,过上随心所欲的日子。她只不过是想提前实现罢了。
当我们越来越疲于奔命,物质越来越丰富,但属于个人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虽然提前退休会少赚很多钱,但是用这个钱去买自己未曾老去的时光,这个是非常值得的。
毕竟人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网友三:
芳芳是一个非常节俭的女人。她自小出生在农村,家境十分贫寒,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生活。后来嫁给一位同样来自农村家庭的老公周磊,两个人工资不高,眼睛一睁开:房租,水电费,吃穿用度…都需要花钱。
芳芳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平时她的衣服大部分为地摊货,只有一两件特殊场合穿的衣服价格贵点。上下班骑着电动车,到单位后再充电,这样能够节省自家的电费。
到超市购买食物,尽量选择临期的处理商品,比如挂面、食用油、面包、纯牛奶等等。因为丈夫周磊工作更加辛苦,芳芳自己舍不得喝牛奶,省下来全部留给他喝,很多时候即使牛奶过期了,也不舍得倒掉,加热一下让丈夫喝下。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因为节约过度,使得节约造成的恶果,至今让芳芳泪流满面,悔不当初!
周磊从事跨境电商业务员工作,时间不稳定,由于客商遍布世界各地,为了抢占商机,晚上经常熬夜,与客户网上交谈,获得订单。
芳芳的工作是人事专员,早上8点钟上班,下午5:30下班,比较稳定,只是赚取一份固定工资。
芳芳为了给丈夫补充营养,每天入睡前,都为他准备一瓶纯牛奶,放在丈夫的电脑旁边,因为周磊要开夜工,芳芳一个人先睡觉。
久而久之,周磊精神不太好,白天整个人全身乏力,胃口不好,吃饭菜觉得没有味道,而且晚上睡眠质量差。
起初,芳芳以为周磊是劳累过度了,她让丈夫晚上不要再继续熬夜,早点睡觉。她更加贴心地为他热一瓶纯牛奶,但是牛奶已经过期几天了,她舍不得扔掉。
周磊胃部胀痛,他以为自己得了胃病,芳芳去药店买了养胃冲剂,然而吃药后,依然胃部隐隐作痛,食欲越来越差了。
芳芳看到丈夫日渐消瘦,建议他去医院做检查。周磊考虑到经济原因,看病需要花费不少钱,同时抱着侥幸的心理,决定再拖一段时间看看。毕竟自己这么年轻,万一只是小毛病,自己就会好了。
芳芳本着勤俭节约的想法,认同丈夫的决定。她去药店自行购买治疗胃痛的中成药,让他每天吃药,同时不忘给他补充营养,依然一天一瓶纯牛奶,自己却不舍得喝一瓶。
然而,周磊的病状逐渐加重了,无奈之下夫妻俩去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让他们五雷轰顶,几乎快要崩溃了。
周磊的肝部发现肿瘤,已经发展到了中期。周磊无论如何都不相信,自己才30多岁,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怎么可能得肝癌呢?
医生根据他的生活作息规律,饮食习惯,初步判断肝癌的形成可能与经常喝过期牛奶,以及熬夜,作息不规律有关。
芳芳想不到自己因为节约钱,购买的牛奶都是临近保质期,而且为了贪图便宜,一买就是几箱临期牛奶。
自己不舍得喝,老公一个人喝不完,眼睁睁地看着牛奶过期,却舍不得扔掉,便加热一下,给丈夫喝下。
周磊闻了闻,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味,就放心大胆地喝了。结果时间一长,喝出毛病来了。
医生分析:过期牛奶已经变质了,里面滋生大量的细菌,是其中一种细菌叫黄曲霉素,具有超强的毒性和致癌物质,即使高温加热,也不可能消除的。
芳芳眼泪汪汪,她后悔莫及,不应该盲目节约,购买临期食物。牛奶中省下来的钱,与医院里住院治疗费相比,真是九牛一毛。自己的节约用度,直接害了丈夫年轻的身体。
如今,只能放下心中的悔恨,遵从医生的嘱咐,好好配合治疗。
一个女人能节约到什么程度?
作者总结:芳芳是朋友公司里的一名员工,平时工作餐都是自己带着饭菜,不舍得到饭店吃饭。为了能够早日存钱买房,对自己非常苛刻,衣服穿来穿去就是那么几件,不买化妆品,上下班不乘坐滴滴打车,甚至公交车也不去坐。
30岁了还在避孕,因为条件不允许,怕孩子出生花费太多的钱,影响买房子的进程。
可惜天不遂人愿!过分节约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让人始料未及,非常痛心。但愿芳芳与他的老公周磊,能够平安度过人生难关。
节约是中华传统的美德,如果一个女人懂得节约,这无疑是女人的加分项。但是凡事要有一个度,过分地节约会危害到身体。
因此,无论怎么节约也不能省保持身体健康的钱,不要为了节约钱而不在意自己的健康,失去了健康的身体,攒再多的钱也是无用的。
网友四:
我婆婆妈是我见过最节约的女人,公公一个月工资一万多,买件一百多的T桖都会被她追着骂。
她自己基本上不买衣服,都是我们给她买或者穿以前的旧衣服。
护肤品、化妆品都不用,更别说发型了……
她从来不在外面洗头发,30块钱一个她觉得太贵了,她买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只去菜市场买,一百块钱她能买两三件衣服,穿起来看着乱七八糟的。
我们给小孩子买的衣服她不给他穿,都是穿的别人给他的旧衣服。
我自己买衣服她一般不说我,她知道我节约,买的衣服最多两三百一件,老公买衣服从来不告诉她价格,怕她生气。
男人嘛,上了年纪穿衣服要讲究一点,讲究就代表不便宜。
买菜、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哪家便宜哪家贵一点她一清二楚。
在老太太的持家有道下,我家一个月生活费大概在1200块钱左右。
她唯一消费的地方就是菜市场了,在我看来真是节约过头了,生活过得毫无质量可言。
要是我们一家人去哪里玩,要门票的地方她都嫌贵,说在外边等我们不进去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逛街,公公看上了一件衣服,一百多一件的T桖真心不贵,看得出来公公也很喜欢,她死活不准要,趁他们不注意我把钱给付了,被她知道后就不高兴了,非要拿去退,还把公公给骂了一顿。
我老公直说真不知道公爹这一辈子怎么和她过到现在的。
换做他早就受不了。
我和老公个人消费加起来每个月在3000左右,她经常念叨我们不把钱当钱花,说老公买双鞋子都要七八百一双,说我们不知道节约。
老太太一生育有3子1女,在以前的社会是吃过没有钱的苦头的,我们也能够理解她的节约,主要是在菜市场买的衣服我们真的穿不出去。
我一个月工资一万多,算下来我自己只要一千多块钱,真的已经算是很节约的了。
你们觉得这样节俭的生活过得有意思吗?
网友五:
衣服袜子坏了,我会补补再穿,只要不影响到形象。
我在很多方面节约,节约到别人不敢相信,都说你家条件好,没想到你还这么节约,我觉得条件好和节约不矛盾。
不浪费粮食
我家煮饭煮粥都是计量好的,剩下来的很少,从来不倒剩饭剩粥,多少年如一日,不像别人家煮得多,吃不完就倒了。
东西用旧了不换新的
很多用品我会用很多年不淘汰,比如雨伞、茶杯等,用旧了也不换新的,有小的问题不影响使用的,我就修理修理继续用。
破了的衣物补补再穿
现在补衣物的人可能很少了,会补衣物的人也很少,我经常补衣物,比如袜子、拖鞋,坏了的地方,我会补一补继续穿,我的手艺还不错,补过了也看不出来。
我们这一代人,曾经经历过吃不饱、挨过冻、受过穷的日子,是贫穷年代留在我们身上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