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持家的女人在生活中都是怎么节约的
我的节约可以说是个奇葩,不讲究吃穿,实际上儿女平时把吃的穿的都给我准备得很周到。
在吃上面我嘴很懒,有零食不愿张嘴,差不多东西都是老公吃了,爱吃零食的人一般都是女的,可我家就是爷们爱吃。
穿衣上面,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的旧衣服我都穿,实际上衣柜里挂的都是女儿给买的新衣服,我嫌他们的衣服扔了可惜,我都拿来干活穿,今天跟老公出去买菜还穿儿子的裤子,老公说难看,男不男女不女的,我不以为然,谁注意谁呢?自己觉得好就好。
穿得不能再穿的衣服我会撕了擦地,我家都是木地板,我喜欢蹲着用布一点点地擦。
我因为远嫁,每次回娘家家里姊妹会凑钱给我买几百块钱一件的好衣服,实际上我很少穿,回到自己家就挂着,也许是一种乡愁,有时就是看看,有的衣服10年了还是新的,一个女人不爱美吗?
说真的没有爱美的想法,就是觉得过日子何必那么麻烦?简简单单习惯了,真不想把自己弄得那么累。
六十年代的人也许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对现在的生活状态特别满意,觉得随便怎么生活都比以前好到天花板了。
有的人总是在担心我们这代农村人老了怎么养老?
实际上我这种人就没有必要替我担心,在外打了几十年工,还是个抠抠搜搜的娘们,不给自己留点家底?那可能是个傻子。
我家装修房子也是极简风,墙面全部大白,不吊顶,整个地面都是木地板,简单几样家具,喜欢用花花草草点缀空间。
我把钱都花在刀刃上,儿女的学业尽量投资,他们从小学到初中都是读的私立学校,所以他们今天能有出息,与我这个傻妈是分不开的。
我教育小孩从来都不是说教,而是用写信的方法来让孩子们看到我的文字魅力,让他们从小爱上学习,我儿子上大学的时候还带着我给他写的信,我心里明白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很给力。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我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过日子总是要细水长流,作为一家之主,必须要靠谱,那么儿女必定也会靠谱。
网友二:
节水篇:
1.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单位去上厕所!
2.家里的水龙头永远是滴滴答答的,这样可以保持水表不转!
3.家门口永远放着一个大的洗脸盆,用来接天上的雨水,这些雨水可以用来拖地冲厕所!
4.老婆嘱咐家里人小便后不要立即冲水,等家里人都用完了,积攒多了以后一起冲!
5.洗衣服总是到河边去洗!
6.每天都拿几个开水瓶到单位,把热水灌好后再带回家!
7.从来不在家里洗澡、洗头,都在单位解决!
8.饭后的碗筷永远丢在洗菜盆里,等积攒多了一次性洗!
9.洗脸和洗脚的水不会倒掉,储存起来用来冲厕所,拖地,抹家具!
节电篇:
1.家中所用能充电的设备,比如手机、充电宝,电动车、老公的剃须刀全部到单位充电!
2.家里只要不来客,电视永远不开!
3.一年四季不开冰箱,家里人吃饭都到单位去蹭饭!
4.从来不用电热水器烧水,而是用柴火炉烧水!
5.夏天温度再高也不开电扇或空调,采取人工降温!
6.白天不开灯,晚上开灯定时定量,限定每天的用电量!
7.家里做饭不用电饭锅,而用柴火灶!
购物节约篇:
1.从来不买新鲜蔬菜和水果,都买隔夜的菜或低价水果,吃的时候将坏的地方去除营养,一样可以吃!
2.去超市购物,永远自带购物袋!一个购物袋三毛,光购物袋一个月就可以省下30元!
3.买猪肉不买纯瘦肉,总是买那种肥瘦相间的肉,回去后拿肥肉来练油,这样可以省油!
4.家里买油、买米、买面,从来都是批发买,不会单件买!
5.每天收集各个超市的打折券,等到超市哪个商品打折再去排队购买!
6.家里的常用药品都是等着药房打折促销再去买!
交通篇:
1.在电动车没有充电的情况下,走路去上班!
2.从来不开车,车放在家里一年也开不到一次!
其他篇:
1.减少和朋友或亲戚的聚会,能不去就不去!
2.去别人家总是空手去,不会买任何礼物!
3.每月花钱支出记账,并进行定额开销核算!
4.不买化妆品,每天提前到单位,用女同事的化妆品!
5.家里从来不买牙刷或牙膏,毛巾,浴巾;这些东西都可以通过在出差的时候从宾馆里拿回来!
6.只要出去吃饭,就将饭桌上的剩菜剩饭全部打包带回来!
7.减少理发次数,半年剪一次头发!
8.剔牙用小木棍,不用牙签或牙线!
9.洗头洗澡不用沐浴露,洗发水;而用洗衣粉或臭肥皂!
10.只要借钱就会找别人要利息,亲戚也不例外!
11.从来不过度消费,不会办理车贷,房贷或房贷!
12.经常买一些廉价蔬菜回到家后腌制来食用,如泡菜,泡萝卜,梅干菜等!
13.自己开荒种地,想吃什么就种什么;或者在阳台上种菜!
14.上厕所后从来不用卫生纸,而用水简单洗洗就可以了!
15.只要衣服能穿,就不会买新的;缝缝补补又三年!
网友三:
邻居张阿姨的节约程度你都想不到,她有楼房不住租出去,自己去租民房住。剪头从来不去理发店,就自己在家用剪刀剪。洗脸用香皂,从来不买护肤品,为了省一块钱,公交车都不坐就走……
张阿姨是我家邻居,她家在我们小区有两套房子,但是她只住了一年,后来就把两套房子都租了出去,然后出去租了间民房住。
张阿姨家以前是民房,有四间房外加一个小院子。后来这里动迁了,她家分了两套楼房,一套一楼一套四楼。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立删
房子分完后张阿姨把两套房子都装修上了,因为我们小区是步梯楼,张阿姨不想爬楼梯,她自己就住在一楼那个房子,把四楼那套租了出去。
张阿姨住进来后,发现住楼房太费钱。以前她住民房的时候都有水井,用水都不花钱。现在住楼了,用水还得花钱。
张阿姨就省着用水,她把洗菜水,洗衣服水都留下冲厕所。她家每个月才用两吨水,五块多钱,但是张阿姨还是觉得浪费。
小区里有物业每年都要收物业费,一年物业费得三百多块钱,张阿姨也嫌钱多。
还有以前住民房的时候,张阿姨家院子里能种菜,一年吃菜都不花钱。后来住楼了没地方种菜了,吃菜都得买,张阿姨又不舍得了。
她吃菜都是什么菜便宜买什么菜,等到秋天的时候就买一袋土豆,买点大白菜,然后腌一缸酸菜,一冬天就吃这些很少买菜。
张阿姨只在楼里住了一年,她觉得哪都要花钱太浪费钱了,于是她就想着把房子租出去,出去租房子住。
楼房一年能租七八千块钱,然后她再去租间民房,租民房便宜一年也就两千多块钱,这样一年下来还能多赚五六千块钱。
而且民房还有水井不用花水费,也不用物业费,院子里还能种些菜,吃菜也不花钱,这样算下来一年也能省不少钱。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立删
我们小区不远有个村子,那里就有民房出租,后来张阿姨就去租了套民房,把自己家的楼房租了出去。
张阿姨的节约还不止这些,她从来不买护肤品,洗脸就用香皂洗。她剪头也不去理发店剪,都是自己在家剪。
衣服鞋什么的也是,都多少年都不买一件,只要能穿她就不买将就穿。
为了省一块钱车费,张阿姨去市场从来不坐车,她就走着去。
听张阿姨的老邻居们说,张阿姨年轻时就这么节俭。她家孩子小时候,她就给孩子买两套衣服换洗穿,多一件都不给买。
带孩子去市场,孩子要是糖火勺,五毛钱一个。张阿姨不舍得钱,愣是没给孩子买,孩子哭一路回家了,从那以后她就不带孩子去市场了。
为了省油,张阿姨做菜都是早晨做一大盆子,然后一天三顿饭就热着吃。孩子都不爱吃,她也不管,不吃就饿着。
她家两个孩子个子都不高,他们经常说是小时候张阿姨不给他们做好吃的,他们营养没跟上,所以个子才没长起来。
张阿姨是特别能算计,让她花一毛钱她都得心疼半天那种。要是没钱这样做我还能理解,关键是张阿姨家条件还挺好的。
张阿姨老公是开大货车的,一年不少挣。张阿姨也不闲着,她还打工挣钱,家里就两个孩子,根本不缺钱花。
但是张阿姨就是这么节俭,从年轻的时候一直到老了都这样,谁劝她都没用。
前几年张阿姨儿子要娶媳妇,她儿子读了大学,然后就留在了青岛那边,没有回来。
张阿姨在青岛给儿子买房子,她是全款买的,花了七十多万,连装修买家电家具,花了九十多万。
儿子结婚的时候,她给媳妇彩礼十三万,再打点儿子结婚买东西也花了好几万。
张阿姨给儿子买房,再娶媳妇花了一百多万,但是张阿姨没跟别人借一分钱,都是她自己攒的。
这时候所有人都佩服张阿姨,包括我在内,谁都没想到她一下子能拿出这么多钱。
一百多万,对于大老板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百万可以说是天文数字了,相信没有几家能拿得出来。
张阿姨说:“这就是我平时算计节约攒下来的,本来咱就是小老百姓,你再不算计点花哪能攒下钱。不攒点钱等用到钱是怎么办,还得跟人家借,借完不还得还呀!”
我跟很佩服张阿姨会算计,能攒钱。但是我想,应该没几个人能做到像她那样节约的吧!
大家遇到过这样的人么?
网友四:
我爸妈就是农民工,两个人年收入加起来10万元左右。可他们买了三套房,供养了一个研究生,还借给小舅舅26万开厂。这些钱都是他们从牙缝中节省出来的。‘‘
爸爸在我出生不久就出去打工了,那个时候出去打工很可怜。他们坐的火车哪里有位置啊!都是人挤人。
去到陌生的城市要是找工作不顺利的话。就要在马路边上睡觉了,还好广东那边气候干燥晚上在马路边睡觉也不会冷。
后来弟弟出生了,家里负担更重了妈妈也跟着爸爸出去打工了。
爸爸为了省钱就和老乡合伙租了一间房,中间用装米蛇皮袋封起来隔成两间各取带着自己的老婆居住。
妈妈为了省钱,总是傍晚去超市买菜。从来不买衣服穿,一年四季都是穿工服。
也很少给我们买衣服,记得我小时候为了照一个好看的照片,奶奶到邻居家借衣服给我和弟弟穿。我和弟弟站在油菜花的田埂上穿上借来的衣服照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相片,应该也是弟弟人生中的第一次照片。
爸爸、妈妈为了节省车费有时候会连着好几年都不回家过年。
后来我读初二的那年自己和弟弟坐着车去爸爸、妈妈打工的城市过年。可是不巧那年我刚成年,月事刚来。
我告诉妈妈我来月事了,妈妈给我拿来了一个卫生巾并告诉我在卫生巾上垫上一层卫生纸。
这样子就不用老换卫生巾了,卫生纸可比卫生巾要便宜很多的。
我和弟弟在镇上念中学,弟弟读初一我读初。妈妈让我和弟弟两个人可以买一份饭菜。两个人分着吃。哎,可能是太节省了十五岁以后我的个子就不长了。
到了2007年的时候看见房价不断上涨,弟弟刚好要来县城念中学,我也已经辍学去外面打工了。
父母决定在县城买房,于是拿出了17万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
弟弟2009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爸爸、妈妈这回没有舍不得车费,而是两个人都去送弟弟去上海。
爸爸看见房价涨得很快,这个时候看见他同事都在西安买房,爸爸也想买,于是付了一大半的房款,剩下的两年还清了。
弟弟毕业后在武汉上班。想在武汉定居于是爸爸、妈妈拿出了六十五万为弟弟付了首付。
后来小舅舅想开厂把主意打到了爸爸妈妈头上。大舅以前买房也找妈妈借过钱,不过那是几万块钱而已。
小舅舅还说可以给爸爸、妈妈分红,结果小舅舅又买房又买车就是没钱给爸爸妈妈分红。
再后来由于疫情的影响,舅舅的厂倒闭了爸爸妈妈的三十万也没了。
牺牲陪儿女的时间去挣钱,为了省钱让自己女儿很早就她辍学打工,然后把挣的钱拿去给弟弟挥霍。这是节省吗?
网友五:
我是八零后,感觉我们的上一辈大都是很节俭的。
比如我妈来我家,剩菜不给倒,第二天专拣着剩菜先吃。为此我还和她生气过。
比如我婆婆,几乎没买过垃圾袋,都是买菜买东西的塑料袋再利用,有的脏了洗洗再用。
他们节俭是因为他们经历过苦的年代,只要能用的东西就不会扔。我公公年轻时当兵的大铝盆(质量超好)现放在我家给宝宝们洗澡用,至少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了,我觉得很有意义。
比如他们这个年纪的人依然保留着把旧的毛线衣毛线裤拆了重新织的手艺,我婆婆就利用旧毛线给我们每人织了一副手套。
他们省吃俭用,就是想把更好的留给孩子和后代。生活中他们只对自己节俭,对他人和孩子都很大方。
婆婆离我家不远,每周过来时都会带一些青菜心,外面老一点的菜叶子他们吃,菜心带来给孩子吃。
可怜天下父母心!感恩!
网友六:
说到节约,我有个婶子在这方面堪称极致。她家有三套房子,算上结婚后的孩子住的。但每套房子的(儿子住的还好点儿)的东西基本都满满的,包括地下室。在她眼里,扔东西就是犯罪,总说万一能用到呢。
衣柜里的衣服也满满的,结婚时候的衣服还留着呢,已经结婚五十多年了,你说能不满嘛!没贵衣服,基本上都是几十多了一两百的。去年咬牙买了一个貂儿,还是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乱花钱的儿媳妇,一生气买的。买回来后心疼肝疼,没怎么穿过,说没机会穿,其实是舍不得穿。儿子儿媳妇买衣服的价钱从来不敢跟她说实话,怕被骂。
有次被儿子说家里乱的时候,痛下决心打包了两大包衣服,准备卖给楼下收旧衣服的,可人家一说论斤卖,两大包衣服也卖不了几块钱又反悔不卖了。至今那两大包衣服还堆在家里不知道干啥用。
其他方面,吃的喝的用的更是如此。她家堪称古董的东西挺多,不知道算不算是好事。家里最多的东西就是塑料袋,随手就能拿到,凡是有缝的地方都有塑料袋的身影,从来没花钱买过垃圾袋。
可是我也终于知道为啥她家能有几套房子,而我没有。
网友七:
我嫂子是个非常节约的人,她比我大六岁,已经退休五六年了,她退休后在一家便利店打工,继续挣钱,退休工资加上打工挣的钱,按理说手头应该很宽裕了,但是她平时很少花钱。
我嫂子和大哥以前都在饮食公司上班,所以他们的一日三餐都在单位解决,他们的孩子在奶奶家吃饭。我嫂子很少买菜做饭,只有周末休息的时候才会自己做饭。她家的米面油都是单位逢年过节发的福利,平时也不怎么做饭,所以很少买米面油。还有单位劳保福利会发洗洁精,洗衣液,肥皂,什么毛巾洗发水等等日用品,他们俩个人就要发双份,这些生活必需品也不怎么花钱买。
我嫂子的头发一直扎个小马尾,她很少去理发店理发,更别说烫头发染发了,她头发长了自己照着镜子抓着马尾拿剪刀就剪了。我哥的头发有点谢顶,他们自己在网上买了电动理发器,我嫂子自己在家给我哥直接理成光头,所以他们的理发钱也都节省下来了。
我嫂子很少买衣服,她的衣服一部分是她妹给她的,一部分是她儿子之前穿过的衣服,她的背包也是她妹给她的,她不买包包,背包里随身带个布兜兜。
她的手机是她儿子淘汰下来的旧手机,手机没有铃声,给她发微信打电话都没反应,只有她要用手机的时候看到有电话会给你回过来,手机屏幕也都摔花了,就这也不舍得换部新手机,她一直说还能用,到用不了的时候再说!
她平时能走路绝不坐车,基本上都是坐公交车出行,很少打出租车。她自己虽然很节省,但是对她的老公和孩子还可以,该买的衣服,鞋子都会买的。
我嫂子这几年退休了也没闲着,她在一家便利店打工,这家便利店管中午饭,而且便利店中午没有卖完的米饭,馒头老板都让她拿回家,还有快过期的酸奶,牛奶也会给她一些,所以她很高兴在这打工,既能挣钱还能省钱!
我的嫂子是个会过日子的好媳妇,她每天都精打细算过日子,她的口头禅是“省下的都是赚到的”从不乱花一笔钱,更不会心血来潮消费,我觉得谁要想赚她的钱实在是太难了,她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她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工作好几年了,去年过年的时候给她换了部新手机,我嫂子高兴的逢人就夸她儿子懂事孝顺。我曾经问过我嫂子,她说孩子还没有成家,花钱的日子还后面,趁着自己还能干动就多挣点钱,能省就省一些,到时能给儿子帮忙,如果哪天身体干不动了就回家休息了。
我嫂子的节约和退而不休的打工挣钱正是现在中国中年父母的现状,物价越来越高,孩子的生活压力那么大,父母不帮谁帮。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己省吃俭用不求回报的付出一生就是为了自己孩子!
网友八:
节约就是过苦日子?如果你还这样认为,那就太OUT了。我们早已过了物质贫瘠的年代,今天的聪明女人,可不是只能从嘴里省钱,只能过苦哈哈的日子了。
如果问我们公司里谁蕞会过日子?大家众口一词的答案一定会是李姐。
李姐是公司的老员工,在公司工作快二十年了,现在已经做到了中层。如果单看李姐的衣着打扮,你一定无法将“节约”两字与她联系起来。她给人的感觉总是大方得体,神采奕奕,整个人都充满着自信。
入秋后,李姐穿上了风衣,而这件衣服是她十五年前买的。她买衣服有两个原则,首先衣服的质量要好,价钱可以稍微贵一点,但决不能是地摊货,洗一水就变形出褶子那种不能买。
其次,李姐的衣服都选基本款,特别赶潮流的东西她基本不碰。越流行的东西越容易过时,只有经典款式才会经久不衰。
李姐的“好衣服”挺多的,这些衣服穿了几年也没有变样;衣服款式简洁大方,什么时候穿都不过时。
如果有一件衣服售价50元,但只能穿一年;同时有另外一件衣服售价200元,但能穿五六年,你会选择便宜的还是贵的?
两者比较下来,其实买贵的更划算。
李姐二十年来一直坚持锻炼身体。
前面说了李姐还在穿十五年前的衣服,除了衣服的品质与款式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李姐的身材没有太大变化,所以她还能穿多年前的衣服。
好的身材就是天生的衣服架子,拥有好身材的人穿什么衣服都好看。
十元的T恤如果套在超模身上,那也能显现出大品牌的效果。拥有好的身体,比买太多太贵的服饰更重要。
李姐喜欢“动”,她不喜欢坚持单一枯燥的运动,而是会体会各种运动的快乐。
比如周末李姐会和爱人孩子一起去打球,也会一起去游泳,天气好时还会骑上几十公里的自行车,也会去爬爬山或者在公园里跑跑步。
其实这些运动并不需要花什么钱,但带来的益处却很多。李姐的身材一直保持得很好,匀称健美。
长年的体育锻炼,也增强了李姐的体质,她很少生病,整个人看起来很年轻。李姐也因此省了很多医药费和美容费。
购物方面,相对于“品牌”,李姐更愿意选择“品质”。她不会特意选大品牌的东西,只要产品质量好,什么牌子无所谓。
李姐很注意饮食,她几乎不点外卖,认为外卖食品添加了太多调料,口味太重了。
每天中午李姐都自己带饭,有时是米饭配炒菜;有时就是冲碗麦片,吃个鸡蛋,然后再配些水果和干果。这样的搭配营养很丰富,同时又大大减少了油糖盐的摄入,而少盐少油,是降低体重的主要因素。
花费不高,但吃得健康,省钱的同时还能吃出好身材,何乐而不为呢?
李姐这样的生活方式怎么样?你认同她是个节约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