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最会省钱的女人是什么样的

2023年01月30日 站长资讯 暂无评论

有个朋友,46岁,月入一万,自己的生活费月500元,是我认识的蕞节约的人。

她离异,儿子上大学,家里就她一个人生活,她的消费是这样的:

1.早餐吃食堂,一个馒头5角,一个鸡蛋1.2元 ,不喝稀饭,下白开水。

2.午餐食堂:一荤一素12元。

在食堂吃饭是单位把钱充到员工卡中,所以这两项都不需要额外掏钱。

3.家距离单位不远,走路上下班,不花交通费。

4.年轻的时候买了很多衣服,也穿不烂,现在没有买衣服的欲望,服装基本上也不花钱。需要添置内衣用品时,去自己买过的店铺,找原款,直接下单,省时省力。

5.包包只买一个,背坏了再买新的。

6.每个季节拿两双舒适方便走路的鞋轮换穿,穿烂再买。

7.不化妆,护肤品也很少用,她没有心思打扮自己。

8.不烫发不染发,扎个短辫子,头发长了找朋友修剪。

9.不瞎逛街,需要生活用品先去超市买,买完就走,有超市充值卡,是单位的福利,一年可以省几百。

10.双11屯上一年的纸品,平时不花钱。

11.出门自带水杯,不在外面买水喝。

12.工作日的晚餐一荤一素,很简单。周末在家吃三顿,基本上一个月就控制在500元以内。

友友们还见过哪些节约妙招?

网友二:

1、用完的洗发水和沐浴露的空瓶不会立即扔掉,灌点水晃几下,还可以再用一个星期左右。

2,从不去理发店做头发,剪头发也不会,等到头发特别长,就卖给收购商,即剪了头发又有一笔收入。

3、女人都会馋嘴,但吃零食喝饮料都买相对比较便宜的,去小卖部买五毛几块的零食,从不去奶茶店买十几块钱一杯的奶茶,自认为超市三块钱一瓶的奶茶和一块钱一包的速溶奶茶不比奶茶店里的奶茶差多少。

4、头绳发夹只要不变形不损坏,可以用个四五年甚至更久,内衣内裤也一样。

5、买衣服也是买最便宜的,以前没有网购在地摊上买,有了网购在网上买,夏季衣服不超过一百,冬季衣服不超过五百。

6、洗卫生间从来不用洗涤剂,用洗过衣服的水再洗一遍卫生间,照样洗得干净,又省钱又省水。

7、每次吃剩的肉汤,剩饭不会倒掉,混在一起煮熟再加点青菜又能对付一顿。

8、喜欢戴首饰,但是耳环项链戒指都是买的仿真品,又省钱又不失体面,除了自己知道,别人不会发现,更何况弄丢了也不打紧。

9、不买任何化妆品和保养品,冬天来了就擦点雪花膏。

10、刚刚生了小孩不会考虑买很多新衣服,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的给几件就能对付一下,小孩子长得快,买再多衣服也是浪费。

11、从不下馆子,最多在街边买点特色小吃就很了不起了。

12、买水果从不买贵的,只买当季盛产的,有促销价的那种,临了还让老板赠送几个。

13、家里缺什么需要添置的,首先会去逛拼夕夕,因为没有哪里的东西比那里的更便宜了。

14、不旅游,不逛街,不打牌,不聚餐,认认真真做好一个家庭主妇勤俭持家,节约有道,这样的女人,男人们会喜欢吗?

网友三:

我们单位一个正高三级研究员,去年退休了,没退休时工资1万多。多年前买了几亩地,盖了自己住的二层楼,还盖了20多间平房( 租金不详),全都对外出租。听说要拆迁了。如果拆迁的话,会有上千万的补偿。

上班的时候,从来没有见她穿过新的衣服。有一次她撩起了裤腿儿。说你看我的秋裤还是我上大学的时候买的。真是的,因为只有那个时候才有青轮秋裤。现在根本没有这个东西了。她连个手机都没有,出门就带5块钱。她说我整天在家待着,不出门儿,有固定电话,不需要手机。

就这有一次她出门儿。骑个破自行车,结果不巧,车子坏在了半路上。打个电话吧,没有手机。看见了交警,让交警给家里打电话来救急。因为身上带的5块钱不够修车子的。

她这么节俭,把她这个传统传给了她的儿子。她大儿子上博士的时候,结婚了,找的是高中同学,而他丈母娘实在看不下去了,给她儿子买的羽绒服。结果结婚不到一年就离婚了。我想跟她家这种过分节俭肯定有关系。

我第一次见她穿新衣服是在他二儿子结婚的时候( 他大儿子结婚的时候,他连个新衣服都没买)。

我们单位只要说起了她,就说谁谁谁活这一辈子,不知道是图个什么,光知道挣钱,不知道花钱,成了我们的典型。一说谁节省就说再节省也不如谁谁谁节省。

这是我见过的最节省的,不是之一。

网友四:

同事邱姐工龄30多年,每月工资7、8千,老公是一所学校的高中老师,工资和邱姐差不多,有个儿子在北京读研究生。

就是这样一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竟然因为营养不良而晕倒在上班途中。

邱姐1.5米左右的个头,常年扎着一个小马尾,就是用手一拢扎到脖子那个地方的那一种发型。

一张一看就营养不良的脸,常年蜡黄蜡黄的,没有一天红润有光泽过。衣服十几年没有买过一件,一年四季都是那几件衣服来回倒替着穿。

邱姐每天坐班车来上班,一天一块钱,中午不回家,从来不在单位食堂要菜吃,都是自己在办公室煮菜。

每天都是清水煮菜,最后放一滴油,从来不先放油炒炒,说是这样没有油烟对身体好,有时煮几个地瓜吃,就这样解决了每天的午餐,十几年如一日。

她儿子考上大学的那一年,她们高中同学聚会,她还想穿着多少年之前的衣服去参加聚会。

我们都劝她,邱姐你都多少年不买衣服了,正好借这个机会买上几件衣服,做做头发,你也该倒彻倒彻自己了。

邱姐当然不会买好几件衣服的,只买了一件枣红色的半大风衣,头发还是没有舍得弄一弄,就这样去参加了同学聚会,这是这十几年来买的唯一一件衣服。

前年的一天早上,邱姐从家里出来去赶班车,还没有上车,突然摔倒在车跟前,磕破了鼻子和嘴巴,原来是因为低血糖引起的。

第二天我们都去看了她,第一次去她家,见识到了邱姐家到底是有多节约。

一进门给人的感觉就是回到了八十年代,住楼房的谁家不装修一下,哪怕简单收拾一下也行。

邱姐家的这套房子应该住了二十多年了,墙竟然都没有刷一刷,就是交房时的样子,一套破旧的木制沙发一看就是没有换过一次,厨房的地上堆满了地瓜、萝卜。

家里阴沉沉的,没有一点光亮的感觉,人待在家里都没有一点精气神。

从那以后,我们都说邱姐以后你要吃得好一点了,最起码牛奶要喝上,鸡蛋要吃上肉也要吃,不吃肉哪有营养、哪有劲啊!

用邱姐自己的话说,她和她老公一年吃不了二两肉,她老公和她一样节省,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邱姐听我们的话,喝了十几天的牛奶,又不喝了,说是喝不上那个味来。

我另一个同事王姐,和邱姐一样大,都是68年的,明年就退休了。她们俩个头差不多,工资也都一个样。

不同的是王姐保养得好,皮肤也好,天天红光满面的,体重100斤左右。邱姐脸色蜡黄,看着就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体重刚刚90斤。

虽说是邱姐一个儿子,要给儿子攒钱,买房买车娶媳妇,但是也不至于把自己苛待成这个样子吧?

而且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子优秀,以后自有发展前途,能帮孩子的可以帮一把,但是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自己受罪,儿女还要分心照顾。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自己健康,衣食无忧,子女有需要,还可以帮一帮。

所以,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一些,毕竟,靠谁也不如靠自己呢!

网友五:

上个月我到一个朋友家去玩。这个朋友仍然住在30多年前修建的步梯楼房里,那是他所在单位的职工住宅。我们这里冬季时需要取暖,但由于地处南方没有集中供热,因此大多数人家在冬季时都是采用烧煤取暖的方式。所以在那些老旧小区里,现在很多人家都还有当年配套修建用来储煤的煤棚,我这个朋友家也有一个这样的煤棚。

现在当然没有人再烧煤取暖了。但那些煤棚依然存在。大多数人家用来堆放杂物,但是在我朋友家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煤棚里,我发现居然住着一个40多岁的女人。凭直觉,我感觉到她应该不是朋友的亲属。对于现在还有人住在煤棚里这个罕见的情况,我有点好奇,于是便向朋友打听住在他家煤棚里的是什么人。朋友回答说:“那是个从乡下来市里打零工的女人,她租不起贵的住房,于是找到我家,把我家的煤棚租了下来,每个月收取她50元钱的租金,包括水电费在内。”

一个月只花50元的租房费用,而且还包括水电费在内。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居然如此节约。于是在一个周末的晚上,我买了点礼物,在朋友的陪同下,到煤棚里与该女子交谈了两三个小时,从她那里,我知道了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中年妇女生活的不易。她姓刘,为了叙述方便,就称她为刘姐吧。

刘姐家住在离城区20多公里的乡下。几年前她的丈夫因病去世,为给丈夫治病欠下一笔外债。她的家中有一儿一女及年迈的公婆。儿子上高中,女儿上初中。公婆虽然年迈但仍然坚持劳动。家里不缺吃的,不过由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因此在用钱方面就非常紧张,尤其是两个读书的孩子的花费,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刘姐也考虑过外出打工,但是由于放心不下家中的孩子和老人,因此她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如果呆在家中种地,又挣不了什么钱。再三考虑之后,刘姐只好放下庄稼,到城里寻求工作机会,这样离家较近,随时可以回家。

因为刘姐没有文化,加上年龄也偏大,所以她在城里并不好找工作,就连去普通餐馆当服务员,即使工资很低也没有人用她。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姐迫不得已,只好跟随其他那些与她条件差不多的进城务工人员一样,在城里做起了临时工。

每天一大早,刘姐早早起来,赶到市里的劳务人员集散地,等着需要用工的人前来挑选。他们通常做的都是日结工,并且大多数是重体力劳动。好在刘姐的身体尚可,力量也还不算很差,因此可以得到相对较多的工作机会。她与那些男工干同样的活,但工资待遇却不一样,同样干一天要比他们少几十块钱,就算是这样,刘姐也很欣慰,毕竟是以男劳力为主的体力劳动,许多人是不会雇用女工的。

刘姐的工资视劳动强度的大小而不同。一般来说最低也有180元一天,最高的可以达到260元一天。这样的话,如果每个月能干20天的活,那么她的收入就在3600元~5000元之间。这个收入水平在我们本地来说,真的不算少,比那些服务员什么的高出很多,当然非常辛苦,也非常累,尤其对一个中年女人来说,更是不容易。

不过,为了家中两个读书的孩子,还有两个年事已高的老人,哪怕一个月能挣几千元,刘姐根本不敢敞开手脚消费,她仔细计算着每一分钱的开支,将节约进行到了极致!

刘姐每天早上的早餐主要就是两样。要么是馒头加开水,要么就是头天晚上剩下的米饭加水煮一下,再加点自已做的泡菜。中餐的话如果是在工地上干活,她通常会花5元钱买一份送到工地上的简餐。晚餐回到煤棚自己做,白米饭加上一个最便宜的蔬菜,有时水煮,有时放点菜油炒一下。她每个月的生活费用不会超过350元。米是超市最便宜的散装米,菜是农贸市场最便宜的蔬菜,甚至很多时候直接就是在市场里面捡人家丢弃的菜帮菜叶什么的。

至于肉的话,平时是不吃的,如果连续几天从事重体力劳动,她会买上半斤左右肥猪肉来补充一下体力。其他的肉食是不会买的。

刘姐从来不坐公交出行,因为两块钱一次的公交,对她来说还是贵了。所以她到什么地方都是步行。她出去干活的时候会有老板用车接送。有时候干活的地方较远,也会有好心的工友搭她回来。偶尔回一趟乡下老家,她也不会来去都坐车,20多公里路程,她通常是从城里走着回去,来的时候因为要背点菜什么的,她才舍得花十多元钱坐车回来。

由于刘姐干的都是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因此她在穿着上面是不讲究的,没那个心情,也没那个条件。她已经好几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了。有时候她在街上的垃圾箱中,看到有人丢弃的衣服时,她就会去翻找,如果有自己中意的,就会拿回来,洗干净之后直接穿。她穿的衣服就是这么解决的。鞋子就更简单,有的时候从垃圾箱中扒出来之后,洗都不用洗,直接套上脚就穿,因为工地上根本穿不了干净鞋。

刘姐有一个手机,当然不是智能机。手机话费对刘姐来说是一笔较大的支出,但是又不能不用。没有手机的话,工友们不好联系到她,老板有活也找不到她来干,与家中儿女联系也不方便。因此不得不用。每个月,刘姐会将话费尽量控制到最少,即使如此,她每个月花在手机上的费用通常也会超过30元,这对刘姐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虽然很心疼,但却很无奈。

刘姐的业余时间没有任何娱乐。除了手机之外,她没有任何电子产品。因为平时干活很累,大多数时候天黑之后她就会上床休息。如果当天没有活干,那么晚饭后她就会到街上去逛一下,偶尔到超市里去蹭电视看;或者到广场上去看别人跳广场舞,这样即可以听音乐同时也可以欣赏舞蹈,一举两得。

刘姐自己做饭时的燃料,是她从外面捡拾回来的干柴。一百多块钱一瓶的液化气对她来说显然是很奢侈的,并且还要另外购买几百块钱一台的燃气灶。因此她做饭时,就是在煤棚里用几块砖头搭成的简易灶上进行。所有的干柴,要么是她在干活的工地上背回来,要么是她到城外的山上捡拾回来。每次出去捡柴,来回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很辛苦。冬天的时候,如果柴火烧完了又来不及出去捡拾,她就到外面买馒头维持。

刘姐的儿子上高中需要住校,女儿上初中走读。两个孩子一个月至少需要800元的开支,这些费用一分也不能省。刘姐知道,省了会让孩子有自卑心理,所以她宁愿苦自己,也不会苦孩子。当然,她的孩子们也知道母亲挣钱不易,所以也很节约。到假期时孩子们也会在家附近找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干,多少挣点钱贴补一下家用。

没有活干的时候,刘姐也不会闲着。这个时候她就会到外面捡废品。对刘姐来说,捡废品也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除了她的身上穿的衣服和脚上的鞋子都是捡来的以外,她还捡到过别人丢弃的手机、温瓶、陈旧的大米、过了保质期不久的糕点等等。有次还捡到过一条金项链,卖了一千多块钱。虽然捡拾废品收入不高,不过总比闲着啥事不干强。

每个月刘姐只需要交50元的租金,水电随她用。但刘姐仍然非常节约。除了一颗60W的灯泡和给手机充电以外,刘姐再不会用电。在用水方面,刘姐也是够用就行。她每天的洗漱用水、做饭洗菜用水以及洗衣用水等,都是按最低限度来使用,她绝不会多用一滴。因为她觉得,房东对自己这么好,更不能浪费这样对不起人家。最主要的是,节约意识已经深入她的骨髓,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东西,她都不会乱用。

了解到刘姐的情况后,我和朋友不禁感慨万千!朋友在此之前并不知道刘姐的生活情况。考虑到刘姐主要是烧柴做饭,不仅做饭时烟熏火燎不说,而且还可能影响健康,并且冬天的时候外出捡柴很不方便。于是我决定给刘姐买一个电磁炉,并且希望朋友不要另外加收她的电费。朋友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当我把电磁炉给她送去时,刘姐知道这东西是要用电的,她说什么也不敢收下,因为她舍不得花电费。直到朋友亲自出面对她说,让她只管使用,绝不收她一分钱电费的时候,刘姐才满怀感激地把电磁炉收下。朋友本来还想免掉她的房租,但是刘姐说什么也不答应。

就这样,这个每月有几千元收入的中年女人,每天都过着精打细算的生活,恨不得一分钱当成两半花。每年除掉全家所有的开支后,她还能存得下三万元左右。这些钱是为她的两个孩子上大学准备的,是她后半生的希望所在。

后记: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刘姐不是节约,而是吝啬,因为她每个月有几千元的收入,而却舍得不用。有这种看法,其实也不奇怪。人与人的遭遇不同,所以互相之间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也是很正常的。作为一个中年女人,刘姐也不愿意把自己活成这样,她也知道要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她也想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目前对她来说,暂时还做不到。

我给她送电磁炉去的时候,刘姐对我说,她的儿子再有一年就要高考了,成绩很好,一定能考上大学。她再辛苦几年,儿子大学毕业出来工作后她就可以回家去了,那个时候如果女儿要上大学的话,儿子就可以帮得上忙。真心祝愿刘姐美梦成真!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