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如果一个人长期不工作会变成什么样

2023年05月24日 站长资讯 暂无评论

在我们这个小地方这个90后女孩很有想法,真不愧是在北京上过大学和工作了一段时间,人的思维见识就是不同一般。主要得益于她自身硬件和软件俱佳,与成长教育所处的家庭生活环境的开明民主和谐也有关。

昨天与一个朋友聊天说起女儿的事,她有些惆怅,尤其是受今年疫情深度的影响,更坚定让女儿考公务员或事业编的决心。

这个朋友是开劳保服装厂的,主要面向油田生意不错。她女儿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英语水平了得,2018年7月毕业后原在北京一个学校当老师。

她早就想让女儿回来接班,可是被拒绝了,直到女儿在2020年1月中旬探亲回家后受疫情影响被迫呆在家里。

朋友两口子就开始给女儿做工作了,说什么北京离家远,教师工作压力大,挣的钱交了房租剩不了多少,女孩子还是在父母身边好一些等等......可女儿不这样想,她不想过父辈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这个女孩长相虽不是很漂亮,但是五官耐看、身材苗条、上镜好看,讲一口标准普通话和英语。

于是她在家备考取得了一个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主要面向外国的孩子进行线上教授学习汉语,收入每天在四五百元,这下她更看不上妈妈的那个“破“工厂了。

没想到疫情整了三年,在今年更厉害了,传统的父母又开始叨叨:线上老师好是好,但是老呆在家上班连个男人都看不见,更别说找一个,一晃快三十了,还是考公或事业编靠谱一些,稳稳地铁饭碗,还可以找个老公,当线上老师只做一个兼职吧........

通过这一段时间疫情现实情况和两口子的洗脑,孩子有些松动,说是明年考吧。

所以不能只看表面现象,长期不工作的人,并不代表没有收入,毕竟时代不同了,人的眼光也要与时俱进。

网友二:

我弟媳就是长期不工作的女人,在家呆了10几年,都有点神经质了,现在孩子上高中住宿了,她还在家里窝着。

你们可能会觉得,她家里条件应该不错吧,其实没有,她老公工资也才5000多块钱一个月,这几年因为疫情原因,事情少,收入也不多。

去年,她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那几天的住院费还是跟朋友借的钱。

我们夫妻俩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才回家住几天,每次回去怕给她添麻烦,我走的时候也都会留个千儿八百给她春节补贴用。

今年回去,我还特地买了些本地黄牛肉和海鲜,准备年夜饭的时候可以一起吃。

因为弟媳长期住家里,我回去也就住短短几天,颇有些不习惯,毕竟是人家的厨房。

所以那几天一般都是她做饭,我打一下下手,洗菜切菜什么的,平时早饭吃的简单,不是稀饭就是面线,有时睡得晚,就没吃了,一般就是午饭和晚饭多煮两个菜。

大家表面也都过得去,没想到昨天,弟媳跟我留言说,以后过年都不要聚了,我想了半天,后来才明白过来,她这是不想我们回去呢。

说起来,老公和他弟还没有分家,那个家我们也有一半,只是当时我们说,自己常年在外边工作,家里就给他们住,留两个房间我们过年回去有地方住就行。

我也真是没想到,弟媳会这么说,她还抱怨公公这些年都不出去做事,天天窝在家里,还明里暗里说他懒,煮饭也不开油烟机,不洗锅什么的。

其实结婚这么多年,我在家的时间寥寥无几,听说她在家经常就是玩游戏,也没怎么做家务,有时老公回家还要自己做饭吃,拖地。

我也没想到,原来弟媳有这么多不满意的事。

在我看来,不知道她是不是长期脱离社会,心眼越来越小,还是生活不如意,让她越来越斤斤计较。

我还是觉得,不管有没有钱,人还是应该有点儿事做,有点儿社交,不要自我封闭,不要小鸡肚肠,变成让大家都不喜欢的那种人。

就像她自己说的,亲戚们好像都不太喜欢她。我们当然无法做到令所有人都满意,但如果让所有人都不喜欢,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们说,是不是?

网友三:

一、与社会脱节,所有的信息都来自于手机和网上的新闻

题主说自己是一个全职宝妈,在家带孩子五年了,那么可以想象每天的生活有多忙。

每天在家里围着灶台,精心准备一日三餐,洗衣煮饭,去菜市场买菜,在家收拾卫生,根本没有时间出门和好友交流散心,对于外界事情也只能在忙碌的间隙里刷刷手机,与整体社会脱节。

二、心情抑郁,和老公孩子没有共同话题

因为长期不与外人接触,加上老公工作又忙,自己没有朋友交流,只有手机娱乐,所知的话题也大多是社会新闻,夫妻二人生活没有彼此参与,缺乏情感交流,容易导致心情抑郁,也不容易和家人孩子有共同话题。

三、没有经济独立能力,只有柴米油盐的算计,眼界变得狭隘

由于长期在家没有经济来源,而家庭开支又大,仅靠一个人的工资肯定不足以支撑,这时候宝妈们就容易对柴米油盐,水电燃气,孩子成长花费等等支出心生焦虑,变的斤斤计较,也更容易被网上各种兼职欺骗,眼界变得狭窄。

人还是要争取多走出去看看,才能找到自己,工作就是人走出去的一个平台,视野开阔了,心情才会变好,生活也会更好。

网友四:

遭到闺女抛弃、老公嫌弃的我该怎么度过余生呢?

从怀我家二宝,我就辞职在家成了一个长期不工作的人。比预产期早两周出生的二宝体重2300克,本就重男轻女的婆婆看着瘦小的一团,一只手就把孩子托了起来。

旁边的老公担心地说,妈,你就不能用两个手抱着吗?

婆婆满不在乎地说,这一点点一个手也掉不地下,还用两个手啊

老公默默地把孩子接过来,面无表情地说,妈,你回家吧,这几天你不用来医院了,我一个人就行。

好歹撑到孩子满月,婆婆说,你姐家的二胎儿子没人看,我想去帮她带孩子。

老公说,她不是有公婆吗?

婆婆说,你姐嫌她婆婆干活儿不利索、带孩子不细心想让我去。

从此,我们家就开启了老公只管挣钱养家,我负责两个娃的吃喝拉撒的模式。

各种的作业、家长会、兴趣班、接这个、送那个,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记忆最深的是老大高三那年,脑袋随时切换,一会老大这事儿,一会老二那事儿……

现在孩子们都大了,我也轻松了很多。周末了出去逛逛街、爬爬山,想想就不错。

邀二宝,答复是,我已经跟同学约好去图书馆了,你以后不能老是让我陪你了,上了初中我就可以抛弃你了,你不能找找你的老闺蜜一起玩吗?

我愕然,老闺蜜?十多年待在家里满眼都是锅碗瓢盆、吃喝拉撒、老公孩子,早就跟闺蜜断了联系。还抛弃我?这是青春期的女孩儿要放飞的节奏吗?

目标转向老公,我问,咱今天去爬爬山呗?顺便看看山上的槐花开了吗

老公答,我约了两个同事一起爬山,要有槐花给你带回来吧

我说,我想体验摘槐花的感觉,带上我不就行了

老公答,你爬的太慢,我们还得等着你不好

得!这明明是被嫌弃了呗。

失望、气恼、无奈的我,是该想想自己今后的日子该咋过了,连个陪着逛街爬山的人都找不到,太失败了!

题主问一个长期不工作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我的经历告诉你,一个长期不工作的人被岁月催老了、被没完没了的家务磨得琐碎了,被满脑子的老公孩子的事儿逼的没有自我了、被长时间居家的日子折磨的爱沉默了

我在想,是不是我也该找回我的闺蜜,找回我失去的属于自己的生活日常呢?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啊?

网友五:

身边的真实例子。她的前半生一句话概括:无可奈何—抑郁治疗—重换新生。

她结婚生子后,因双方家庭情况都具体,不能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无人照看小孩,无奈就辞掉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家庭,相夫教子。

短时间内,一家三口和谐幸福美满,很快就一地鸡毛,因少了一个人工作,生活变得拮据,小孩慢慢长大,支出也越来越大,入不敷出。两夫妻也经常因为钱、生活琐事争吵不断,家庭氛围变得压抑窒息。她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差,找不到出口,吼骂孩子,指责丈夫,长此以往,成了一人独自到天明,彻夜难眠,痛哭痛苦。最后到医院检查,重度抑郁症,好在家里没放弃她,自己也坚持,走出来了。

走出来后,她开始决心给自己找一份事,填满那些忧伤的曾经。开始跟着朋友学习了微商、代购等,兼顾照顾孩子,生活一点点有了起色。孩子上学去后奶奶时不时帮忙接送,她便尝试找一份稳定工作,从熟悉的职业入手,一步一步离开舒适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目前过得也还可以。

所以,对于孩子,大胆放手;对于丈夫,适度退出;对于自己,活出自我。自信、自立、自强是对自己亘古的加持。

网友六:

我觉的这得分人的,就拿我说吧,不工作没有收入,就没有安全感,我喜欢钱掌握在自己手里,你们呢?

我怀孕时都在上班,一直到生,不是我多爱钱,是小时候穷怕了,觉得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还有我经常听的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不想过着手心向上的日子,没有尊严,别人想给就给,想打就打,这样会让我憋屈,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工作,最起码不靠任何人我能养活自己,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工作的原因。

还有一个就是我这个人不干活,浑身难受,躺不平,摆不烂那种,我喜欢个别人聊天,我一个人抑郁的,带孩的时候也不在家,都是出去找邻居一起玩,这样孩子开心,我们宝妈也能交流经验,我喜欢群居生活,一个人不上班,在家里受不了,你们是这样的吗。

网友七:

一、越活越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我的生活现在就是围绕着两个孩子转。越转越枯燥,越转越心烦。

二、熬成黄脸婆,孩子睡着之后,我才拖地洗衣服洗头,收拾完就已经很晚了。

三、价值得不到肯定,买菜烧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还要溜娃,而且这些是男人看不到的,总以为在家闲着。

四、重新回归工作难,全职妈妈再出来工作太难了,人问你这这几年空窗期没有工作经验,你有什么优势?这个社会对全职妈妈太不公平了!

五、操心劳累,从娃出生到上学非常难得睡一个整觉!尤其娃一生病,基本就别睡了。娃是我生的,夜是我熬的,奶是我喂的,尿片是我换的,衣服是我洗的,娃是我抱的,哭是我哄的,爱是无尽的,操碎了心。

六、没有成就感,每天整天围着孩子转,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已的空间。

七、渐渐没有了朋友和社交。

八、想工作又怕不能陪伴孩子。

九、家庭主妇的生活太难了,就是有什么心酸委屈都要打碎了往肚子里咽,娘家回不去,婆家不是家,老公的态度时好时坏,说到底女人真的要有经济来源,在婆家说话才有底气,看到睡在一旁的小孩,流下了眼泪。

十、失去了自我,完全变成一个妈。

最后都变了不修边幅的大妈,呜呜呜。

网友八:

我有一个朋友,一毕业,就在家里,没出去工作,同年就嫁人,生了4个小孩,老公家里有点事业,她只管带好小孩就可以,她每天烦的事就是小孩怎么管,没有为钱烦过,我说起外面天天加班,还上夜班,她都一脸懵,完全想不到那种生活。

十几年过去了,小孩也大了,家公老了,直接把公司转让给别人了,她才想到去外面工作,每份工作做不到两个月就辞工了,做销售,说做不到讨人好的笑脸,进厂打工,时间太长,终于终于,她找到一份扫地的工作,每周八小时,有周末,实际每天扫地擦桌子三个小时就可以了,她很满意现在的工作。

网友九:

心里没有远大理想,目标。但是有时候心里有会有无限个愿望,那也只是想想,迈出去一步太难了。继续安于现状。

只想在家里躺着,对一件事情很难坚持我下来,变得无聊无趣。

感觉生活没有意义,也确实是其实生活就是一场戏剧。上班的话仔细想想没有一点自由,所以上班不上班你还是你自己,取决于你的思想思维。放开上班不上班选择的话,其实我们都是在生活。

网友十:

前提是有钱,有钱任性,有钱才能长期不工作生活,如果没钱还不愿意工作,那是病,得治。

先说有钱的人,不工作舒坦极了,精神轻松就会显年轻,因为没有那么多破事烦恼,每天只管吃喝玩乐,做喜欢的事,心情多舒畅,只需调节好生活节律就行。这种人生简直开挂,谁不羡慕呢。

再说没钱的人,普通人不工作怎么积累财富?没钱怎么玩躺平?不去工作意味着不仅影响职业发展,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

不工作就会失去很多机会,各种机会,比如遇到贵人、知己、合作伙伴,人生导师,恋爱对象。不能施展才华,升职加薪,拓展能力,失去学习新技能的机会。

而且,长期不工作势必影响一个人的社交能力,造成挫折感,压力,焦虑等情绪,失去个人价值感,最终可能影响到身心健康。

猫姐不想工作,可是不工作又不行。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