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辞职后,有回到原来公司的经历么?
我当初离职的时候,当时招聘我的公司人事总监凌女士甚至都红了眼眶,她一只手搭着我的肩膀,满眼不舍的告诉我:你是我招来的,不管以后走到哪里,都是自家孩子。
当时给我感动得差点落泪,心想职场中有这份情谊真是难得。要不是我有自己的苦衷,还真舍不得离开。可是几个月后,我由于某些原因再次回到原单位工作,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于是我果断再度离职
2015年元旦前后,我应聘郑州某地产开发商的置业顾问。最后一轮面试我的是集团人事总监,一位颇有气质的少妇。当听到我之前有过在北京某房产媒体的实习经历后,她眼前一亮。面试中我们聊了好多,我应该是给她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后来我顺利通过面试,服从开发商安排,到了某售楼部做销售。工作中我勤勤恳恳,业绩也算是名列前茅。而且我这个人为人和善,在售楼部这个勾心斗角的小江湖里,我的人缘相当不错。
期间好几次凌总监来项目视察,都把我单独叫去谈话,对我嘘寒问暖,问我对项目有什么意见建议。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她亲戚呢。让我这个基层的置业顾问真是受宠若惊。
(下图是我当初做置业顾问的时候)
2016年下半年,我跟老婆结婚。我们都希望婚后能住到一起。可不能她迁就我啊,咱大老爷们得发挥风格不是,我就只能忍痛割爱,离开了我工作一年半的售楼部。去公司总部办手续的时候,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当时我正年少,二十四五岁,给我好一阵感动。可是地产这个圈子其实是很小的。没过多久,老婆工作调动,竟然去了我之前工作的售楼部附近上班。我那会也正是求职阶段,硬着头皮,我又回到了原单位。
刚去第一天,明显地感觉很以前不太一样了。其实我在离职后,跟很多原同事还是有很好的来往的。可是我再回到项目跟他们并肩作战,却反而不如之前了。感觉大家在有意疏远我。曾经很赏识我的销售经理,对我完全是另一幅面孔。
特别是凌总监,再去到我们项目的时候,对我完全是视而不见,就是个普通的置业顾问而已。
这工作越干越郁闷。其实我业绩还算可以,毕竟轻车熟路。可是实在工作不开心,无奈再度选择离职。以后打死我也不会再回去了
通过这个经历,可以发现:离职后再回到原单位,其实是不可取的。
1,很多单位讲究忠诚。别说你离职了,但凡是你提出离职的想法,你身边的很多资源人脉都会离开。毕竟对于有异心的人,大家都会有所戒备,走得太近也许会授人以柄。
2,当你离职后,你原有的客户、资源都会被分给其他人,你在原单位的影响力会很快消失。而你再次回来,会是很多人职业前进道路的潜在威胁,自然不受待见。工作中你会感觉处处掣肘。
所以说,如果不是特别好的机会或者有非回去不可的理由,其实是不建议再回原单位的。
网友二:
在我看来,离职了就不要回去了,这是原则问题。
且听我细细道来。
我们之所以离职,就是不想在现公司做下去了,不论个人出于什么原因,想要更高层级的岗位还是加薪也好,同事领导关系不和谐也罢,想换个地方就对了。
如果说,再回去,就有点不合时宜了,似乎把原公司当成自己的备胎了。
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将来,而选择回来,只有一种可能,在外面混不下去,想要回到这里逃避。
1、在公司层面,你可能已经被烙上了不忠诚的标签
企业即使接受你回去,也是有一定客观条件的,我知道的很多大公司有这些规定:只能回来一次,也就是这种情况不能出现第二次,否则永远不能再回来;还有一些规定离职后必须满半年才能回来,回来的职级要比原有职级下降一个级别。
甚至,在后续的储备晋升中,你也不会再被认定为高潜人员,纳入干部培养,容易被边缘化,时间一长,还是有再次离职的冲动。
2、在部门层面,你可能很丢脸,没有面子
一个员工离职,部门一般会聚餐进行欢送,同事们都跟你告别了,也说了很多真心话和祝福语,你再回来,会显得格外尴尬,心理不强大的话,容易抑郁。
之前就有位北京的朋友,本身岗位是做策划类,后来接触了销售,慢慢转向了销售岗位,领导对她也认可,自己也做出了一些成绩。
然后,自我感觉膨胀了,觉得自己一定能做好销售管理,毅然辞职,去另外一家小公司做销售主管,没两个月就坚持不下去了,团队组建很困难,产品也不好卖。
后来,特别想回来公司,但是心里压力非常大,担心这担心那。
这个案例,只想告诉大家,很多人的职业成功是站在公司这个平台上实现了,不要错把平台当成能力,做决策要慎重。
3、企业愿意接受你回来,并不是企业有多博爱,有多么强的社会责任感,单纯的只是因为这个要回来的人,还有被利用的价值。
谁愿意接受真心接受一个曾经背叛过自己的人的。对不起,企业远比员工想象的精明许多。
网友三:
辞职后不回原单位工作的人,大多数是因为那句“好马不吃回头草”,老祖宗的话,不无道理,毕竟能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言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反复验证的。
但是,回不回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决定是一个人成熟的提现。
1、一看你当初离职的原因
如果是你对工作上满意且认真、深得领导欣赏,却因外部因素(比如健康,比如家庭等原因)而离职的,在你处理完毕公司再次邀约你回去的话,有什么不可以呢。
当然,如果你走的时候不痛快,自己各种不满意,坚决不能回。
2、企业的诚意
因为你的技能才干,你的离开让公司举步维艰,公司拿出各种诚意(待遇上和成就感上),没有不可以回的理由。
这个前提你是一定是个人才,具备不可替代的能力,否则你的岗位是谁都可以做的底层,公司随便找个人就可以啦。
3、你的价值观选择
如果你对前公司的文化非常认可,感情价值度高,且公司有发展前景,能给你带来不错的收益,你还会碍于什么呢?
回不回去,真不是单向思维的,综合考虑才是成熟的表现哦。
网友四:
这句话有点极端,首先告诉你一句,哥跳槽后不仅回过原单位,而且是三进三出。
第一次进,做了不足一年,向主管打过招呼走了,那时候不用写辞职。
第二次进,时隔七八年之后,由于身上没了钱,四处无门,刚好原来那家厂又招人。于是硬硬头皮又去了。
待了两年左右,形势不好,厂里五六个月没发工资,于是写了辞职,去了另外一家厂。
隔了两年,哥不如意,犹豫多日,还是回去了那家公司。
半年后,小女出生,实在顾不住,只能外出了。
第三次,不好意思辞职了,以小女出生的名义,请了一个月假,然后不辞而别了。
公司老板管财务的家属打电话让领工资,也不好意思去了,当然也不方便,因为身在外地。
对着公司老板的亲戚领导,我说过不走了,结果还是要走。
走了以后,领导曾经在酒桌上埋怨我的不仗义,同事还算说一句公道话:大头也是没办法,养家糊口不容易。
如今离开家乡将近十年,有没有第四次回去的可能,我也不确定。
网友五:
凡事并没有那么绝对,辞职后不是不可以回到原单位,而是你要考虑好自己是以什么样的身份的姿态回到原来的公司。
老话讲“好马不吃回头草”,告诉我们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人,那么就不要重复走老路,毕竟走老路到不了新的地方。
如果有能力,到哪里都是展现自我的平台。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没有必要回到原来的单位去,因为你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又何必回到原来的地方呢。
但是这里面又有一个特殊的情况会出现,很多人还真是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原因又回到了曾经工作过的公司。
比如我曾经有一位同事工作非常的优秀,因为感觉工作当中遇到了瓶颈,打算到外面去闯闯接触接触新环境,当初离职的时候委婉的拒绝了领导的挽留,因为爱惜人才,所以领导告诉他以后想回来了随时欢迎。
后来我的同事在外面创业了半年,最终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学会了很多曾经自己没有学到的东西,打开了自己的视野和思路。最终又回到了我们的公司上班,领导因为他的回来还特意晚上下班来了一个部门聚餐,当作是为他接风洗尘。而他也没令领导失望,最终带我们部门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所以对于那些优秀的人,即便是他们离职后又回到了原单位上班,也没有人会对他们说三道四,因为人家能力够,才选择了换一种新环境尝试尝试。
而什么样的人最不适合在离职后回到原单位呢?就是那种好高骛远,欲望大于自身能力的人,他们的重返只会换来大家的嘲笑。
网友六:
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待咯,也不是一定不能回,只是一般情况下辞职了回原单位的比较少,原因有下:
1.既然当初从单位辞职,肯定是有原因的,和领导相处不融洽、和同事相处不融洽、所干内容不是自己喜欢的、待遇不满意、上升空间不行等等,基本上就是这几类吧,那现在回去这些能改变吗,一般公司的体制已经形成,这些很难改变。
2.离职后再回去,给人印象是你在外面找不到好工作了,又想回去,那么领导会觉得你能力不够,别人不要你才回来的,这样他也不会重用你,还是不要回去的好。
3.你回去了,其他同事也会用有色眼镜看你,说走了又回来啥的,还会给你使绊子等等。
当然,我身边也有原来离职了又回来的,那是别人去了好的单位后又回来的,相当于镀金了再回来的,那情况又不同了,反而升职加薪,受领导重用。如果你是领导邀请你再回来的,那还是可以再回去的,回去了一般都会受到重用。
网友七:
虽然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但是要看辞职的具体原因,如果跟原单位领导或者是同事发生了不愉快的事辞职的,那再回去肯定不舒服的,如果是一些别的原因,跟领导关系也好的,回去继续干的人也有的,而且干得都还不错的。
我身边有个例子:
一个朋友的老公,在一家公司干了3年,管理3000个员工,职位是车间主任,每天加班到9点多才下班,因为是从部门经理升到车间主任的,内部提拔,工资涨幅很小。这期间刚结婚,老婆生孩子,他压力大,觉得工资太低了,外面一家公司开双倍工资挖他,说明情况后离职了,直接领导知道这回事。
半年后,原公司招不到合适的人接班,他自己去新公司发现经常要出差,在前领导的劝说下,原单位愿意出现在公司给的工资让他回去。这事后来真成了,他出来半年后又回到了原单位原岗位,当然领导也是做了很多努力,工资涨了 ,前提是他确实有这个能力拿到这个工资。
听说这个朋友在这家单位一直干到现在,10多年了,职位工资也涨了不少。我想说,这个要看情况的,有些人离职是当时情况所迫,出去以后发现了更高的价值,单位也会意识到。
网友八:
我就是一个离职后,回到原单位的。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而且发展得还不错。
只想说,一定要谨慎的去辨别一些社会现象,事情永远有很多面。更重要的是分析自己的情况,以及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2015.03:入职现在这家公司。从外贸菜鸟开始,经过了职前培训、试用期到慢慢入行。可能自己比较缺钱吧,也够拼,慢慢从新手营中脱颖而出。到年底时业绩已经相对比较突出,差不多能跟上公司一般老业务的节奏了。
但是,因为家里的一些原因。自己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回老家发展。其他同事都觉得比较意外,也跟经理和老板都有很认真的聊过。老板比较能理解,也想尽量挽留,也考虑给自己“停薪留职”。其实就是,如果明年考虑回来,现在的客户还给我留着(是年底提出的离职)。自己当时也是委婉拒绝了,毕竟自己已经决定了,也没打算留后路。
2016.06:家里的事情有了改善,自己其实也在我们那三四线城市工作了几个月。但考虑再三还是觉得深圳更适合自己。后面发了条朋友圈:我回来了。老板看到后就第一时间联系了我,问我回来上班的意愿。其实,和大多人的感受一样。开始会想很多,觉得老板会怎么想?自己混不好,又回来啊之类的。自己遇到原来同事,会不会尴尬什么的。但,自己其实还比较冷静:想着虽然中断了差不多半年,但是之前一年的积累还是有的。我可以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不用再重新开始,也能更快的拿到能力匹配的钱。而对老板只有感激。然后就回来了,一直工作到现在。(当然,回来后是从零开始。比较自己当时确实拒绝了,而且也过了半年,很多事情早已物是人非。后面沉淀一年后,我就跟上了大部队。)
商场是利益场,只要有足够价值利益的交叉关联。并没有太多其他加戏的东西,老板很忙的,很多时候懒得理你。
再说一个我们工程副总的例子:他原来在业内很大的公司做生产主管,高薪并且稳定。但还是想自己打算拼一把,就出来自己创业了。入股了现在这家公司。可以说是成为原来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了。但是呢,四五年过去了,原来公司的理事负责人还是会在偶尔电话聊天中,想让他回去。这可能就是比较顶尖职场的一个逻辑了,优秀的人,走一个就多一个竞争对手。只要他有真正的价值所在,能为公司创造大价值。那中间的一些事情,又能有多大影响呢?
很多公司,甚至是上市公司,公司对于离职、复职是抱有比较开放的态度的。像我的一个朋友:她在一个制造业某上市公司做人事培训工作。她说:公司对离职这件事情态度比较开放。如果你明年想离职,提前半年跟领导先透露都是允许的。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用她的话说这还有益于公司提前培养新人。离职的员工,和原来同事也保持比较良好的沟通,经常聚餐,聊聊工作、薪水福利等情况呢。有些混得不好了,主管还会沟通是否有回来的意愿。当然这些有前提:原来岗位还有缺口、你本身能力也强、你态度好并没有一而再再而三等情况。
在一个成熟运作的公司系统下,在一个老板对价值的理解和抱有开放的态度下,离职员工复职,并不是一个万万不可的决定。至少这个窗口也有的。剩下的就是你个人的问题了:
如果你一离职就往撕破脸去发展。离职时,工作也没交接好,撒手不管一了百了的态度。这肯定不行的。这本身就是职业道德的问题。别说你不想回来,你想回来别人也不要你。很多职场新人,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对于职场的一些规则也不是很懂。一离职就拉黑主管啊,老板啊。背后说公司不是啊等等。这些都是很不成熟的职场人表现。
真的,职场就是利益场,没有太多狗血的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