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如今做小摊贩怎么样?一天的收益是不是很高?

2023年05月27日 站长资讯 暂无评论

首先我们不否认有一些小摊贩的收入确实高到大家无法想象,但从现实来看,大多数小商贩收入都是比较低的。

有些小摊贩确实在闷声发大财。

在大家的印象当中,小摊贩都是不起眼的商家,比如有些卖菜的,卖鱼的,卖烧烤的,卖臭豆腐的,或者摆个摊卖水果的,他们看似并不怎么赚钱,但现实当中有些人赚钱有道确实能够赚不少钱。

我先来给大家说两个真实的例子。

第1个例子、卖卤菜发家在深圳买了一套房。

在我们小区周围有很不少卤菜的,其中有一家卤菜摊贩我经常去买,所以跟摊主相对比较熟悉。

这个摊主一般主要在城中村里面摆摊,他一般在一个十字路口摆摊,这个地方在居委会的对面,而且附近有一个篮球场,再加上附近卖水果,卖其他物品的店铺比较多,所以人流还是比较旺的。

刚开始去这个摊位买东西的时候,我看客户量并不是很多,所以我觉得卖卤菜卖应该赚不了几个钱。

但是后来跟这个摊主混熟了之后,我才发现,他在深圳竟然买了一套房,还有一个30万+的豪车,虽然房子只有300多万,但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成就了。

而且他买房的100多万首付基本上都是通过卖卤菜赚来的,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流动摆摊,后来因为有了固定的客户,他干脆就在城中村里面租了一个门店固定下来,而且生意越来越火。

到目前为止,他这个卤肉店也只不过开了四五年时间,相当于每年至少赚30万以上。

虽然这个店面是他夫妻俩共同经营,但平均下来每个人每年至少赚15万以上,这个收入绝对超过深圳很多白领的收入。

而且最近几年随着客户比较稳定,他现在的生意越来越火,现在已经在其他地方开了一家分店。

至于他的卤肉店每天销售额是多少,我曾经问过他这个问题,但是他只是简单说每天有一千来块钱。

但我观察了他的实际经营情况,每天的营业额应该不只这么多,我有一段时间曾经特意观察了他的店铺客流量,在晚上4:00~6:00这段时间的客流量是最多的,算下来平均每3分钟左右就会有一个客户,相当于在4:00~6:00这个黄金时段至少会有60个客户左右光顾。

至于单客消费量是多少,差距比较大,从几块钱到上百块钱都有,大多数客户的消费额基本上都是在20块钱到50块钱居多。

我们就取一个中间值,客均消费量是30块钱,那60个客户一天的销售额就达到1800元,如果把其他时间段的销量加在内搭,这个店铺一店的销售额至少达到2000块钱以上。

而卤菜本身的利润率是比较高的,像他这个店铺毛利润至少达到70%以上,相当于2000块钱的营业额当中,一天的毛利润至少达到1400块钱。

在这1400块钱的毛利润当中,扣除租金水电费燃气费耗材之后,一天的净利润保守估计至少达到1000块钱以上,相当于一个月的净收入至少达到3万块钱以上。

第二例子、卖床上用品在深圳买一套房,惠州买4套房。

这个例子说的是我一个朋友,我们认识已经有7年多时间了,刚开始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一个摆地摊的,当时他到处在深圳龙岗摆地摊,主要是在双龙那一带的,卖的产品五花八门,有床上用品,有衣服有鞋类。

后来因为城管抓得比较严,他自己租了一个门面,专门卖一些床上用品,慢慢的生意越做越大,一年的利润至少达到60万以上。

凭借这个店铺的利润,他在深圳龙岗买了一套房,还在惠州买了4套房,其中两套住宅两套商铺。

后来他又开了一个分店,再到前两年,他又跟两个朋友合伙开了一个音乐清吧,只不过因为遇到疫情出现了不小的亏损,但是凭借两个店铺的利润空间,他还是顽强支撑下来了。

其实类似这种真实案例在现实当中并不少见,现实当中有很多人都是通过摆摊做一些不起眼的生意,但长时间积累之后,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在不知不觉中已积累下了让人羡慕的财富。

大多数小摊贩都只是赚个辛苦钱而已。

我国人口众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有的在企业里面上班,有的自己创业,有的是干个体户,有的摆摊。

至于目前我国个体户从业人员是多少,没有一个具体的统计数据,但保守估计个体户从业人员至少达到1.5亿以上,相当于每5个劳动人群当中,至少有一个人是从事个体工商户。

除了这些个体工商户之外,还有大量的自由职业人员,这些自由职业人员有很多人平时都是通过摆摊来卖一些东西。

只不过在众多摆摊人当中,真正赚钱的其实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赚不了大钱。

以前摆摊可能比较赚钱,当时竞争没有那么大,而且线下消费相对比较繁荣,所以很多摊贩确实能够赚到钱。

但是现在对绝大多数小摊贩来说,想要赚大钱困难越来越大,这里面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线上购物冲击比较大。

最近十几年我国网上购物发展非常迅猛,目前网络购物零售额占到我国整体零售额的比重已经超过1/4。

在网络购物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之下,线下的实体店,包括摆摊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以前门庭若市的一些商贩,最近几年客户已经越来越少,摊位也越来越冷清。

现在除了跟吃的有关还有一些客流量之外,其他东西基本上没有什么客流量,毕竟现在大家能够通过网上购买的东西,很多人都不会去地摊购买。

第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比较严格。

以前大家去逛街的时候会看到很多小商小贩,当时基本上没有什么人管,所以地摊经济非常火热。

但是最近几年各地对环境卫生抓得越来越严,很多地方都不允许摆摊,尤其是在一些繁荣的市中心,根本不允许摆摊,而允许摆摊的地方又没有什么客流量。

所以现在的摆摊明显没有以前那么好赚钱了,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有些人刚开始的时候兴致冲冲试图通过摆摊开始创业,但是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没有什么客户,赚不到钱就心灰意冷了。

第三、社区团购的兴起。

现在社区团购也非常火热,大到各种电器,小到家里面吃的东西你都能够通过社区团购买到。

就算没有社区团购,通过外卖的方式也能买到各种东西,很多人足不出门,就可以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真正去逛地摊的人越来越少。

综合各种因素之后,现在想通过摆摊来赚钱已经越来越难,想赚大钱更不现实了,毕竟时代不一样,环境不一样,购物方式不一样,你赚钱的逻辑肯定也不一样了。

网友二:

是真的。

我们这里有不少小摊贩都发家致富了,其中最典型的是我侄子的丈母娘一家。

我侄媳妇家是河南人,来小城做生意摆水果摊有年头了,如今全家在这里定居下来,三个孩子有俩已经结婚了,老儿子也是有车有房一族,就差一个媳妇到家了,不过他年龄还不大,父母也不着急。

侄媳妇的父母都是摆水果摊的,夫妻俩租了一间不大的店铺,生意特别好的时候两个人都忙不过来,最多时一天就赚普通上班族一个月的工资。

侄媳妇的母亲是一个很会做生意的人,见人不笑不说话,不买来店里看看都会热情地和你打招呼,关键是她坚守诚信经营这四个字,从不短斤少两、以次充好,因此老顾客经常盈门。

侄媳妇大专毕业,是一家企业的会计,她休息的时候就去给父母帮忙,侄子休息了也去帮忙。逢年过节,水果摊的水果就像不要钱一样,比如蜜桔、草莓等会成筐地卖,现在还扩大了经营,有时也炒向日葵和南瓜籽卖,生意特别的红火。

那天我去买水果,她看见我去了,就不要钱,我说什么也得给,一个顾客看了笑着问“你们啥关系啊”,她笑着说“亲戚”,好像那个顾客挺了解她,对我说“拿着,你家亲戚老鼻子钱了,不在乎这一点”,我边微信付款边说“再有钱也是辛苦赚来的,不给钱岂不成强盗啦?”,大家都笑了。

听侄子说,侄媳妇父母特能吃苦,一年365天从未休息过,回老家去看望老人也是没住上几天就回,但每年会给老人送去不少钱。

摆水果摊卖水果,那苦可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这个水果摊地处一路口,刮风天风力很大,冬天特别地冷,看似有个店铺,其实一年四季都敞着门,连个保暖设施都没有。有时候过年在外面炒瓜子卖,浑身上下落满了灰尘,经常吃不上热乎饭菜。

说真的,我们当地居民很少有人能吃这种苦,做生意不仅需要有头脑,更要有长年累月的吃苦耐劳精神,把吃苦和赚钱都当成乐趣,把未来美好的生活憧憬和希望一直装在心里,把小摊也当成自己的人生梦想来经营,才有可能赚到钱。

还有我小弟媳妇的母亲也是这样,她年轻的时候经常在外面摆鱼摊卖鱼,现在赚得盆满钵满,听小弟媳妇说她母亲喜欢攒钱,卖鱼的钱从来不存银行,有一次她回家发现母亲用渔网装着报纸包的钱就扔在床底下,说最少有上百万。

其实何止上百万,小弟媳妇说他弟弟前几年迷上了炒股,母亲一下子就给了儿子50万去“练手”,这可是真事儿,没有半句假话。我听了差点儿惊掉下巴,这母亲真豪爽,难道摆鱼摊卖鱼真能赚这么多钱啊!

小弟媳妇说,她母亲特别地能吃苦,她之所以能赚这么多钱,是她拿鱼的渠道比别人更便宜。她每天半夜跟车去大连的市场“抢鱼”,那里的批发价格比小城便宜很多,别人卖一斤同样的鱼赚几毛,她则赚几块。母亲每天只睡2-3个小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精神头啊,她也服了自己的母亲。

虽然不可想象,可谁又知道她们其中有多少辛苦的付出呢?

小结: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不少小摊贩之所以能赚钱,其背后的艰辛故事很多,做任何事情都要动脑筋肯吃苦,并且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能会有“不可想象的收入”,成就自己发家致富的梦想。

当你脚踏实地、恪守诚信经营的时候,民间说的“钱找人”我相信是真的。

网友四:

“北方馒头、北方大馒头”,一天不定时就可以听到小喇叭叫唤的声音。这是一个大伯一直踩着自己的小三轮,卖了差不多十年的“北方馒头”。

他卖的“北方馒头”又大又圆,有甜有原味的,最近还增加了北方大饼。”一个大馒头一元,一个大饼一元五角,经济又实惠。大男人一顿吃两个都撑得慌!

卖“北方馒头”的大伯一天最少纯利润三百元,一个月保守收入6000元。这和上班比起来好点,关键是自由。

我们小区门口到了傍晚5点,小摊贩一个个如雨后春笋般多起来,因为马路上有小汽车来来去去,所以有时候马路会被堵得水泄不通。

特别是这三年疫情,有些小档口老板付不起房租,就直接出来摆摊。一家人开销都在这个收入里,还有剩余,是不是比开档口还划算咧。

我特别喜欢买一家重庆卤菜,他们两夫妻推个小三轮车,把当天卤好的卤菜放在一个玻璃大柜子里,然后分成许多小格子装不同的卤菜,素菜有海带、凉皮、笋子、豆腐皮、荤菜有卤鸡、卤鸡爪、猪蹄、猪耳朵、鸡翅、鸡翼等等品种特别丰富。

他们当天卤,当天卖完。生意还火爆,有一天卤菜摊主没出来摆摊,第二天还被一个客户埋怨。

他说:“一天不吃你们的卤菜想得慌!”

你们看他的生意不比开档口的差吧!

他们以前租一间60平米的小档口做重庆小面生意,每个月还要4000元档租费。现在每个月4000元等于是自己的存利润,应该不止这个数字。

大家都喜欢吃饼,土家酱香饼这几年卖得好火爆。有个特别年轻的小伙子,90后,他每天早晚都在小区门口摆摊。

其实最开始只有一家台湾手抓饼,生意很好,生意好就吸引了这个卖酱香饼的小伙子过来,他的生意好直接把手抓饼干跑了。

为什么呢?因为手抓饼贵,一个最少5元,如果加菜加肉十几元不等。还一个原因有一次他们碰到城管,卖手抓饼的小车直接被没收了。

90后小伙子的酱香饼两元也可以买到,平时客人最多买的是5元一小份的,够一个大人的分量。

他又特别勤劳,早晚都出摊,一个月8000元可以稳稳地入口袋!有一次,一个爷爷问他:“小伙子这么拼,干嘛?”

他说:“我靠这个买卖存钱娶媳妇了!”

所以我们不要看不起、小瞧这些小摊贩,说不定他们的收入分分钟把我们这些工薪阶层吓到!

网友五:

应该说,有这种情况;或者是部分事实。谁赚钱,都不容易。

现在做小生意的人不少,各式各样的都有;有一些看起来是不起眼的,但是利润率可不低;一块钱的制作成本,如果能卖到两块钱;五毛钱进货成本价格,可能卖到一块钱;利润率很高。

不过,各行各业都一样,有的人做得好,有的人做不好。同样的道理:炒股的人很多,赚钱的有多少;同样是做自媒体、直播带货的人,赚的钱,有多有少。与个人的努力有关系,也要很多因素;最简单的说法,叫做适合不适合。

小商小贩,各行各业也是在不断更新、淘汰中的;有些行业是有历史传统的;有些行业消失了,也有的新行业出现了。比如说,修鞋的行业,推着小车,卖冰棍的,等等;好像是越来越少见了。有一些新的行业,出现了;比如手机贴膜,等等。

网友六:

小区附近有一位大妈,专门做煎饼果子。

煎饼果子最低是六块钱。顾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加火腿、鸡排、鸡柳等等。一份煎饼果子从六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从消费来看,大多应当是在六块到十块这个范围。

大妈每天晚上都会推着车出来摆摊。一般是下午五六点开始,到晚上十一二点结束。因为附近有工业园区,有大量的务工人员,大妈的小摊生意其实相当不错。我在那买过几次,基本每次都要排队。正常来说,一天下来,大妈卖大几十份煎饼果子肯定是没有问题。如果按照消费金额来看,每天营业收入大几百块钱应当是没有任何问题。

就流动摊贩来说,没有租金,也不用雇佣人员,也不涉及纳税,成本其实相对较低。即便是普通的餐饮企业,利润应当也可以在40%、50%左右,小摊贩的利润自然会更高。如果按照人流和消费情况,其实收入还是相当客观。按照数据统计,多数人的月收入其实也就在5000元上下左右。不少摊贩的收入,其实应当是高于这个数字,甚至是远远高于这个数据。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