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普通人摆夜宵摊水果摊到底有多赚钱?

2023年05月27日 站长资讯 暂无评论

路边摊很赚钱

我有一个朋友也是我的前同事,她是卖炸串的,就叫她小文吧。

小文常常开玩笑笑话我这个高学历人才,收入只有她的三分之一!

在我之前的公司,我是管理层,她是工人小组长。

小文很泼辣很能干,由于我经常跟各个部门小组长打交道,一来二去我俩就熟悉了。

我温柔她泼辣,我学历高她学历低,也许是因为这些互补的因素吧,我俩就成了好朋友。

我一直上班,工资从2000涨到5000、 6000,她在30多岁的时候就不再在车间打工了,开始推个车子卖炸串。

小文干活麻利,人也泼辣,所以炸串的生意非常好,回头客很多。

路边摊有多辛苦?

为了卖炸串,她专门买了个车库。

每天四点多,小文就得骑三轮车去进货,一天需要的蔬菜,豆制品,肉制品,提前买回来,然后在车库忙活一上午,把蔬菜清洗,切块再穿成串儿。

到11点左右,快中午的时候,开始出摊,人多的时候手脚忙不停简直,守着个油锅,无论春夏秋冬三伏天,都要不停地炸呀炸呀,每天一直卖到晚上9:00、 10:00,夏天甚至更晚。

孩子放了学,没人管,就跟着她卖炸串,甚至有时候还帮她吆喝两下子。

路边摊有多赚钱?

很多人比如我,一直瞧不起这个炸串生意。

但实际上,小文就靠着卖炸串儿,每个月还房贷,还买了汽车,后来干了两三年,把房贷一把还上了,最近聊起来,听说手上还有了几十万存款。

她甚至,已经在打算买二套房了!

路边摊,为什么这么挣钱?

路边摊挣钱,说实话主要是挣得苦力钱。

炸串儿成本不高,把青菜洗洗切切,穿成一串卖一块钱,各种豆制品,串上串儿卖1块5或两块。成本可能只有几毛钱。

但是一炸抹上酱,那叫一个香!所以我们一般人很轻松就消费十几二十块了。

成本可能只有1/3不到。

所以只要在一个人流量大的地方,炸串还是很挣钱的。

路边摊的风险?

闺蜜是推着一个三轮车卖炸串,最大的风险有三个地方:

一是城管,最近几年经常搞创城创城,执法的对象之一就是路边摊儿。

所以一旦遇到创城,闺蜜经常十几天半个月都不能出摊,就没有收入了。

二恶劣的天气

赶上下雨,闺蜜的三轮车就没法出摊了,不出摊儿就没有收入

三、个别坏人

闺蜜曾经遇到吃了东西不给钱的恶人,还有吃了东西说拉肚子讹她钱的坏人

总结:

路边摊成本小,利润高,对于一些没有学历、没有技能的人来说是很好的生财之道。

只要不怕吃苦,肯努力,不怕风吹日晒,路边摊就可以赚大钱!

网友二:

确实是这样的。

我原来在艺校的时候,门房的看门的是个女的,叫艳红,三十多岁,中等身材,胖胖的,大脸蛋大眼睛,一笑起来显得特别可爱。最令我难忘的是是那抹着口红的嘴唇和那一笑起来那一嘴洁白的牙齿,特别有魅惑力。

她是校长的兄弟媳妇, 2000年,我们文化课老师一个月五百块钱,专业老师是七百块钱,而她一个月只有三百块钱,还不管吃。她每天还要打扫偌大的院子,还有扫厕所,男生女生都要扫。

因为她性格好,见人总是笑眯眯。所以大家没事都特别爱往他那儿凑。

大家笑着问他。你扫厕所的时候有里面要是有男的你怎么办?她说打扫的时候。先站在在外面喊厕所有人吗?如果没有人答应她再进。有的时候进去有人,她说她先捂眼睛。不过她说,她一般是早上四点钟就起来,趁大家还没有起来就把厕所打扫好了。

他的老公在剧团上一个月五百块钱,她还有一个儿子,长得特别可爱,就是说话口齿不清楚,而且耳朵还听不见,给他说话的时候,必须要靠手势,他才能看懂。

有一段时间,艳红不见了,听说她在龙门广场租了一间十几平米的房子,卖那些小首饰去了,听说生意很好,每天都有一千甚至几千块钱的毛收入。那在二零零几年已经很厉害了!

我们曾去过一次,因为她那地方位置好,所以买东西的人很多,她脖子上挎个装钱的包包,忙着收钱,见了我们只是和我们笑着点点头,顾不得和我们说话。

她的生意到底有多好,我们不知道,只知道她早上出去,晚上十一二点才回来,一直忙到腊月二十八九,听说她大年初一都没有关门。

她说,有一天她卖货回来,太累了,把包包往沙发上一扔,倒头边睡,连她包包里的五千块钱什么时候被小偷偷走她都不知道。

后来他老公也不干了,和她一起去经营她的小店了。

听说没过几年,她们早早在市里最豪华的海华名苑买了房子,给她的儿子花了两万块钱按了两个最好的助听器。

现在我从那儿回来已经七八年了,据说她已经在市里买了两套房子,自己一套儿子一套,她的儿子已经结婚了。而我们这些打工的一套房子也没不敢买。

还有这次去我妈家,那个卖凉皮和卖饼子夹肉对我触动非常的大。

我邻居大姐说,她们两个一个月差不多要卖一万多块钱,我根本不相信。

怎么可能,再说我们镇上的年轻人和孩子都去县城了,就剩下中老年人而且也看不到人,她这卖给谁呀!

邻居说,先说凉皮,她一次做三十斤面,是用机器做成成品,直接调味就行。大概能做一百碗,大碗一碗五块,小碗四块,放点黄瓜丝和醋水,人家一天一百碗早早就买完了,就按一碗四块,一百碗四百块钱,除去面钱和其它费用一百块钱,一天净落三百块钱。她两个儿子,如果不挣钱,她能卖了十八年,娜姐都不去?

还有和她相挨着打饼子的,一个饼子一块五,她每天卖一袋面,一个饼子二两,一斤面五个饼子,五十斤面二百五十个饼子,一个饼子夹肉是七块,夹鸡蛋和火腿是五块,麻辣串是三块。有一个一次买了十个饼子,就是七十块钱,她到底能挣多少钱,最少纯利润在三百块钱。

对于邻居的话,我不相信,问了我爸,我爸说真的能卖那么多钱的,我这才相信。我爸说,她在市里给她儿子买了一六十五五万给她儿子买了一套二百平米的房子。

还有那些卖杂粮煎饼的,一个七块钱,利润更高。

看看那些卖饼子和凉皮的,一个人每天消消停停挣三四百块钱,想想自己做保姆的,一天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一天才一百多块钱,我真的特别心动。我也想去做生意。

题主说,有人说“不要看不起小摊贩,他们的收入真的无法想象”是真的吗?

以我自己知道的身边的几个真实例子,这种说法真的是真的。所以说人不可以貌相,不能小看每一种职业。

网友三:

从"隔行如隔山"的角度来讲,这句话是真的,不入行,你可能永远摸不透行业利润有多大;从"有同行无同利"的角度来讲,这句话也不能太绝对。同样摆摊,做同样的生意,有的月入过万,有的月入过千,还有的赔得一塌糊涂。

其实话这话不是想引导社会进入全民皆商的时代,只是想告诉人,每个行业都有翻身的机会。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别瞧不起任何人一一你此刻的鄙视,有可能下一秒就变成仰望!

网友四:

有句老话叫隔行如隔山,是一点不差的。

你常年住在这座山上,自然,另一座山上的好风景,你不爬上去,你永远是不会看到的。

我们单位宿舍门口,每天早上,五点左右,那位城郊农村的大姐,都来摆一个小摊。

真是小摊儿,一辆挺破旧的人力三轮车,车上摆着豆腐脑,豆汁,油条,火烧,小米粥……

并且由于创城的缘故,只准她卖到七点半。

就这两个半钟头的时间里,谁能猜到她卖出多少钱的货去?

说出来,很多人不仅会惊讶,还根本不相信。

其实,这位大姐很守口的,起初怎么问,她都笑而不答。

后来,熟了,再问,她笑笑说:小摊小贩的,挣啥钱?糊口罢了。

直到后来的一天,她在卖饭的时候,不小心烫了手,过来包扎的时候,聊起来,她才说了实话。

就这么个小摊,就这几样不起眼的东西,就在这短短的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她能卖到四至五百块钱的饭去!

并且,最高纪录是八百四十块钱。

问她成本是多少,大姐说,没细算过,只说“净挣也就二百来块钱。”

听听,听听,“也”就二百来块。

问她年龄,她说六十七岁。

一个六十七岁的老人,在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也就二百来块”。

这要是算成上班时间,八小时的话,是多少钱?十二小时呢?那些干建筑的农民工,那些干保安们的朋友们,那些干保洁的阿姨大叔们,多少天干十二个小时的啊!

大家说,这些摆摊的人们挣多不多?利润大不大?

不信,咱们再举个例子,我一同事,上班一月是六千来块的工资,但一说起来他老婆来,他就自愧不如。

他老婆是农村的,年轻时在农村老家,就是村里包粽子、卖粽子的专业老手,嫁给同事后,搬到了济南城里。

起初也去上过班,什么超市营业员了,什么药店销售员了,甚至还去建筑工地干过。

但都因为那三千五千的工资太低,不干了。

最后,又拾起了老本行,包粽子卖。

当然,开始的时候,是没挣到什么钱的,局面没打开。

后来可就大发了。

平日里,一天六七百、七八百的营业额,那是老太太攥鸡蛋,稳稳当当的事儿。

据同事亲口讲,一个端午节下来,他老婆纯收入是两万块钱左右,最“热闹”的时候,光雇工就要雇七八个人。

摆摊很挣钱,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得了的。

就像卖豆腐脑油条的老大姐说的那样,光看着挣俩钱好像很容易,其实就是辛苦钱。

晚十一二点前她没睡过觉,早上三点多钟,必须起床。

她说,干这活儿,不勤快一点,是不行的。

这也让我想起了,近来部分人所“吹捧”,劳动无用论的说法,是多么的荒唐和无聊。

我认为,任何时代,任何人,幻想不劳而获,坐等天下掉下馅饼来,希望是很渺茫的,信不信朋友们?

网友五:

是真的,不能说他们的收入无法想象,至少比工厂打工的人要强一点,只要勤快肯干,养家糊口是不成问题的,大小自己是个老板。

我堂三舅和堂三舅妈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比例子,这里就称呼为三舅三舅妈。

三舅妈嫁给我三舅后,三舅妈嫌弃三舅家里穷,地区条件也差,三舅妈不愿意呆在山区农村家里干农活,于是在三舅妈的坚持下,三舅夫妻俩就来到大城市里打工了。

三舅夫妻俩在外面租了一间房子,然后在工厂找了一个流水线上的工作做,两个人挣钱,生活过得还算可以。

第二年三舅妈怀孕了,厂老板知道后,老板怕三舅妈上班时在厂里出了啥事承担责任,所以就把三舅妈给劝退了。

三舅妈失去工作后,每个月就靠三舅挣的一点微薄收入根本生活不下去,三舅妈怀着孕也找不到活干,三舅一个人挣钱既要给房租水电气费,又要养怀着孕的三舅妈,三舅妈又不愿意回农村老家养胎。

这种情况下: 三舅每天都在操心,孩子出生后谁带?送回老家让父母带,三舅妈又不愿意;自己父母也不愿意帮他们带孩子,因为家里有五兄弟,父母很明确地表示五个儿子的孩子都不带,如果要带孩子的话,那么五个儿子的小孩都得带,那多累呀!为了公平对待,所以父母决定谁的小孩都不带,免得五个儿媳妇说闲话;如果自己带,那么三舅妈就不能上班,靠三舅一个人在厂里挣的一点点工资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

三舅妈租房处有两夫妻是做小生意的,在街上卖喂猪的米糠,三舅妈在家养胎觉得无聊,于是每天跟着卖米糠的夫妻去市场里玩耍,没过多久,三舅妈就找到了商机,就是做米生意。

每到逢场就有附近农民挑自己种的米去街上卖,如遇到这一场的行情不好,有的米就卖不出去,卖米的人也不愿意再把米挑回家,就算是便宜点也会把米卖出去,三舅妈就会用最便宜的价钱买一些米,然后请一起租房子在街上卖米糠的邻居用三轮车帮忙拉回去,第二场逢场再拉到市场里自己摆摊卖出去,或是卖给附近租房的邻居们,每斤米赚几分钱的差价,就这样三舅妈就做起了米生意。

三舅妈做米生意时又结识了许多做小生意的朋友,因为三舅妈怀孕,周围摆摊的人都比较照顾三舅妈,在生意朋友的介绍下,三舅妈又给三舅找了一份在市场里卸货的工作,活虽然比厂里累,但是工资比厂里高一点,家里有事也很好请假,相对来说比厂里上班自由了许多。

因为三舅妈怀着孕,三舅也从厂里辞职然后做起了搬运工的工作,这样三舅就有时间照顾和帮助三舅妈了。

三舅妈生孩子坐月子期间,三舅请假照顾三舅妈坐月子的同时,还在街上继续经营着米生意。

三舅妈出了月子,自己背着孩子在街上卖米,三舅妈不想把孩子的户口上到农村去,为了以后孩子能在城里生活,三舅妈借钱把孩子的户口上在了城里(听三舅妈说当年花了六千多块钱,然后找关系才把孩子的户口上到租房子处的街道上。)

就这样,三舅妈一边在街上做米生意,一边带孩子,后来三舅妈又跟着熟人学习打锅盔,做冒菜,烤烧烤,三舅妈上午在菜市场里做米生意,下午就在路边摆摊卖冒菜和烧烤,三舅妈的收入远远超过三舅的收入。

几年后三舅妈又生了二胎,在街上买了房子,三舅妈说家里大的开支全部都是她做生意几分几角赚来攒起来的钱,三舅给别人卸货挣的钱只够家里人平日里的基本生活开支。

至于三舅妈做生意到底赚了多少钱我不知道,但三舅妈确实是一位很能干的女人,确实也很辛苦,三舅当卸货工也挣不到多少钱,但是人家夫妻俩在城里买了房,虽然是郊区买的房,但是郊区的商品房也不便宜,两个孩子也养大了。

慢慢地周边种粮食的人也少了,即使种一点稻谷,人家也是种来自己吃了,没人挑米去街上卖,买米的人基本上都是去超市买了,所以前几年三舅妈就没有做米生意了,每天下午拉着车在路边卖烧烤,上午在路边卖锅盔。

最近两三年,因为疫情,三舅妈说生意也不好做了,现在孩子们也成了家,她说不想那么辛苦了,所以现在三舅妈只是每天上午卖半天锅盔,下午打打小麻将。

有时在路边摊买东西,常听老板们说的一句话就是: 哎呀!我们比街上店铺里的卖得便宜,赚不到什么钱,店里卖得贵那是因为铺面或是摊位费或房租贵,我们只是省了铺子租金费而已。

做小摊贩生意有赚钱的,当然也有不赚钱的,这就看你怎么做了。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