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你见过身边有哪些摆摊很赚钱的人

2023年05月27日 站长资讯 暂无评论

有人说“不要看不起小摊贩,他们的收入你无法想象”,是真的吗?

的确,有些小的摊贩,其收入之高是非常惊人的。

例如,前几年,类似京东老板创业时候的那几年,一个很小的摊位,卖D板软件光盘,一张进价六角,卖价五元,买卖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几千张,算算能挣多少钱?

前些年,WPS最吃香的那些年,求大师的WPS,一套正版能卖一千多元,一年能卖上万套;但是人家雷布斯有破解技术,一套D版仅卖五块,一天能卖上千套,收入也不低。

再如,前几年流行手机贴膜,一个路边摊位,一张膜进价两块五,贴一张平均收费三十元,一天贴个五六十张没有问题,要是靠近学校,生意火的不行,一般的水平一天进账一千元不成问题。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风景区卖纪念品,这些东西,质次价高,一般来讲卖价是进价的十倍不止,一个不大的摊位一天进账几千元。

另外还有一些不起眼的小生意,收入也是很高的。例如上次在某景区遇到一个刻章的,用的料子、刻得水平都很一般,但是胜在客流量大,生意非常火爆。笔者观察了一会,刻一个章最多十分钟,平均收费二十元,成本连两元都不到,一天刻上几十个就能收入千元左右。

当然了,要做小摊贩获得高的收入,关键要有敏锐的眼光,捕捉到稍纵即逝的商机。有的项目,进钱快但是更新换代也很快,如果跟不上形势发展,想长久赚钱也很难。

网友二:

我婆婆是个小摊贩生意精,经常说,“摆个卖水摊,顶个小县官。”

我婆婆做了一辈子小生意,她说小本生意,都是对半拐弯挣钱,就是挣的钱比本金多,但是非常辛苦。

六七十年代,她就在我家门口卖水,一杯2分,3分,5分,1角……

她说,真是没本生意啊,她每天就是早上起来,温一些开水,灌几暖壶水,家门口摆一张桌子,预备有茶叶,还有各种色精白糖,谁想喝啥她就给人家配啥。

一天竟能挣个5、6元,后来有冰棍雪糕了,她就买了可多装冰棍的壶,装着各种冰棍卖,那时候做生意的人很少,路过大街的人很多,婆婆一天能挣7、8元钱,她说,很喜人,比当官的挣钱都多。

还有晚上,人们赶着马车去山上拉煤,回来都要在旅店住一晚,婆婆给他们看看马车,一夜看几辆马车,一辆车一夜给5角钱,婆婆就整夜不睡觉,搬个椅子坐在大街上给人家看马车,非常辛苦,一天能挣几元钱。

婆婆攒了几年卖水的钱,就盖了一座3间房,她说她结婚时,没公公没婆婆,连个像样住的地方就没有,只有两间土呸房,她自力更生盖了新房子,住到里边,感到很了不起。

七十年代后期,婆婆卖起了菜,那时候大早上天不亮,就跑到十多里开外的菜地里起菜,八点多到家,拉一平板车白菜,一会都哄抢完了,那时候拉一车菜婆婆能挣10几元。

她休息一下,就去地里再拉一车葱,进价30元,她都能卖70多元,她说那时光卖白菜大葱,一天能挣40多元,那时候的工资才多少呀,她一天就顶上班的人一月工资,后来公公也请假不上班了,他俩一起卖菜。

几年时间,他们就又盖了5间新房子,那时的混砖瓦房,可流行,她门口人都很眼气。

后来,她又干了几年,又买了邻居家的破烂门面房,又盖了几间门面房,租了出来。

80年代,孩子们都能挣钱了,卖菜太辛苦了,她就卖起了小百货,她就在家的墙外面,摆了个小摊,一星期跑去市里进一次货,回来卖的都很好,哪一天都能挣个十几一二十。

婆婆手很巧,她会做毛毛头鞋子,(就是小孩子小时候不会走时穿的鞋子),还有裹孩子的披风。

她趁着夜里自己做好,白天去乡下赶集卖,每次去赶集,婆婆都是早上4、5点就起床,挎着篮子,带点干粮,(多数都是窝窝头),走几十里路,快中午了才到会上,下午卖完才走,到了家里,就差不多半夜了。

她说,虽然辛苦,但是挣钱啊,拿到钱就高兴,第二天会给家人买2分钱的一个鸡爪,一下子买一小盆。

婆婆爱存钱,她每攒够100元,就让公公跑到信用社存那里,都是存5年8年,那时候存款还有保值存款,到期了国家再另外给补贴,利率比现在的高。

婆婆用这个方法存了好多年,记得我90年结过婚,我们想买个摩托车,婆婆把攒的钱都拿出来,让取出来,一下子拿出58张存单,我们又添了点钱,买了个摩托车,那时候买了个进口摩托车,花了8500元。

我记得90年,我结过婚,正好赶上年底,婆婆就让我去给她进货,早上5点多起床,搭车跑到市里的批发市场给她进货,中午12点多就赶来了,正好开始卖货。

我记得小姑娘头上带的小绒花可好看,进价5角钱一个,我们来家卖2元一个,到大年三十,很多人要,不够卖,我们一个分成2个卖,还是很多人要,本金还是5角钱,我们就能卖4元,想想那小百货真是挣钱。

婆婆摆小摊一直摆到92年,我二闺女出生,我要上班,没人看孩子,她只好不摆摊了,再后来市场都往东发展了,我们就彻底不干了。

97年我家门口大改造,要求全部盖成两层楼房,婆婆把自己存的钱,都取出来,一下子把门面房翻新了,总共带大门7间房,6间出租房,楼下全部出租,楼上住人。

婆婆这一生都是摆小地摊,盖了几座楼房子,又给孩子们办事,很不容易。

婆婆一生吃过很多苦,挣钱是拿命换的,现在90多了,一说起当年做生意,她还非常有劲,她一直想让我在门口摆个卖卫生纸的地摊,她说别小看地摊,那是小本生意,非常挣钱,一直有疫情,就搁浅了。

这几年,我外甥闺女在新区公园门口摆夜市卖小吃,就是馄饨包子,小凉菜之类的小地摊,每天早上起来买菜,中午在家做好,下午睡到4点多就去摆地摊。

夜里能卖到两三点,夏天能通宵卖,一天生意好了就能卖4000多元,能挣2000元,少的时候也能卖3000元钱,能挣个1500元钱,非常可观但是非常辛苦,生物钟都打乱了。

外甥闺女干了十多年年,就把家里的房子盖了起来,她一共盖了五间三层大楼房,她盖房花了50多万,装修又花了20多万,现在她又给儿子买了新房,现在,她还在我这里存有40多万元钱。

她说,给儿子再攒个结婚用的钱50万,再攒自己的养老钱100万,她就要休息了,她现在40岁了,她的目标再干10年就不干了,在家伺候老人,照呼孩子,尽享清福。

写在最后,有人说,“不要看不起小摊贩,他们的收入不可想象”是真的吗?

这话是真的,摆个小摊真比一个县官挣钱,就是太辛苦了,都是早起晚归,不怕脏,不怕累,辛勤劳动所得。

不要看不起小摊贩,他们收入真是不可想象,你看我婆婆,一辈子摆个摊,挣了那么多钱,不说以前的土房,光是楼房她就盖了四座,比一般人都富 有,比我们上班人都好多了。

现在疫情当下,租房卖东西真不如摆地摊,最起码不用掏房租,省去一部分费用,虽辛苦,但是干啥不辛苦,你看我外甥闺女,在我们小县城,一张嘴都是攒50万,100万,她们真的是实实在在挣住钱了,这社会只要踏踏实实干活,勤勤恳恳挣钱,都是人生赢家。

疫情当下,各行各业经济都不景气,下岗的人逐步增多,友友,真要没事干,吃点苦,摆个摊,挣个辛苦钱,也是不错的选择,老俗话说,“走吃就比坐吃强。”相信我们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网友三:

这是真的,街边摆摊设点的,挣大钱的比比皆是!

一个是楼下卖调料的,一个女人一个小店,货物不多,平时人不是很多,刮风下雨都在店里熬着,偶尔进去买东西会交流一下,说是小生意,挣的毛毛钱!前段时间听说在一线城市为儿子买了房,在我们这小城市传为佳话!

还有一个是楼下修皮鞋的,四十岁左右。四五平米大的一间小房子,靠墙放着两张小凳,一架修鞋机,什么时候进去里面都有三四个人等着修鞋,那个男人平时穿着油兮兮的衣服,下班时就会从墙上挂着的一个大袋子里掏出西服换上,再也看不出修鞋时的样子,开了有十多年吧,小城的人都很熟悉。前段时间去修鞋,发现小小鞋店竟换人了。听说原店主彻底不干了,据说挣的钱足够下半生用。

所以,千万不要小瞧摆摊设点的,有时候他们一天的收入就是们一月的收入。

网友四:

在有些情况下,如果看准了方向,然后又肯吃苦,而且人相对比较灵活,嘴巴也甜。那么做一个小摊贩,有时候利润确实挺高的,但是凡事有利有弊,那么他们要牺牲的就是所谓的休息时间,刮风下雨,以及没有保障的未来。那么到底是打工好还是自己做个小摊贩更好呢,其实因人而异。这两个方向总是有人成功的,有人失败的。

做小商小贩,为什么有人觉得他们的收入很高,主要原因就在于产品的利润率比较高。别看售卖的东西都是小玩意儿,但其实进价低售价也不高,但其中的利润额还是挺大的。原在北京中关村经常有拉着三轮车卖各种笔记本的。这个笔记本也不贵,售价二三十块钱,各种各样,但其实如果去动物园批发市场去询价,有可能进价也只有几块钱。算一算毛利润率都达到了好几百。

另外小摊贩的附加费用也比较低,也就是所谓小摊贩的营业成本是比较低的。他们省去的最大开支,那就是所谓的房租费或者摊位费。走到哪卖到哪,即使需要交一定的管理费,费用也不是很高。算一算每天营业的附加费用就是自己的人工费投入,以及交通工具的损耗支出,仅此一项,那就比那些商铺的运营要节省了很大的一块成本。

当然他们的付出也是与他人不同的。首先就没有所谓休息日之说,另外对于自己的人工成本没有计算在内,所有的生物都是从商品的购销差价之中。另外因为没有固定铺面,也只能看天吃饭,并不是天天都能出摊挣钱的,同时还要应付一些极端的情况,例如在此次疫情之中,那么彻底就断绝了收入,而且还有可能造成自己库存的商品折价或者全部损耗。

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适合做小商贩的,如果不具备销售员的良好素质,不能对顾客进行热情的招呼,不知道客户的心理,又没有找准应该做的方向。那么很有可能投入了资金,投入了人力,每天也很奔波也很辛苦,但是就是挣不到钱。所以也并不是每个人小商贩都能赚到钱的。

但是如果做得好,那确实收入是不菲的,绝对比去工厂打工要好得多。想想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之时,有不少国企工人买断工龄从摆摊做起,到现在为止已经开了大店,变成了城市中的老店,为几代人创下了安身立命的品牌和资本。

现在我们在城市中见到最多的就是卖菜、卖水果,以及卖饭的流动摊贩,如果做得好,每天确实能赚到不少的钱。但是看看他们也确实很辛苦啊。其实最终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肯干,只要会干,再加上身体给力,那么一定是能赚到钱的。

网友五:

小摊小贩赚的都是辛苦钱,利润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并不稳定,之所以能够发家致富,依靠得就是恒日持久和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毅力,一个风里来雨里去,看见城管像老鼠遇见猫一样的小贩,其心境的复杂也是乏善可陈。

比如贩卖青菜的小贩,每天需要半夜就到菜市场去批发,为什么要半夜去菜市场呢?因为很多蔬菜运输的外地车辆,几乎都是在夜半时分才进入菜市场,所以菜市场也是夜里比较热闹的地方,如果天亮后再赶过去,已经做不了一手的商贩了,变成二手或者是三手的商贩利润就低了不少。

由于城管的原因,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他们大部分掏钱购买政府指定的摊位,不愿意交这份摊位费的,则是和城管玩起了游击战,很多躲避不及的小贩就有可能被没收财物,这样一来就赚不到什么钱了。

有一些头脑灵活的小贩,进入小区售卖,自称是农家菜,小区居民对无公害的蔬菜大都很喜欢,几乎都是一哄而上的抢光,这些商贩的利润很高,多以经营时令蔬菜和水果为主,和她们聊天的时候得知,如果天气正常的话,每天的利润在三百到五百元之间,差一点的也是一两百元的收入。

网友六:

确实是这个样子,我说两个我身边的例子!

同村人,一直在市里面摆摊开锁,大家应该在很多菜市场附近都有看到,别看这个职业好像不是特别的体面,但赚钱那是杠杠的,他开锁一般都是50-200元不等,像一般那种用卡就可以开的锁,他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打开,一下子就收费50元,可以说很大,平时自己的摊位上也会做一些补胎买锁换锁的生意,他已经在市区买了一套120平米的房子,存款就没听说过,还给儿子买了一台20万的车。

另一个是我亲戚,在菜市场卖菜的,大概也就是卖了10多年的菜,他已经在市里面给子女买了一套房,在农村修了一套房,听他说,现在他手上都还有100多万的现金在手上,现在他50岁已经没做了,直接就回农村养老了。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小摊贩真的很赚钱,不要觉得这些工作不体面,但也都是小生意,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本钱,只要自己能够吃得苦耐得烦,赚到的钱可不少,不要觉得只有上班才能挣到钱,像我说的这两个身边的例子,基本上他们在老家城市里,做小买卖月薪都达到了一两万以上了,不然也不可能买得起房,存的下这么多的钱。

看看现在一些个体经营户,别看和那些开厂开公司的规模上有差距,可在利润方面是一点都不差,而且这些人做的小买卖基本上都是投入低回报好的,都是用自己的汗水换金钱的,即便是不赚钱,亏的也不是钱,顶多就是自己做了白工而已。

360行,真的是行行出状元,就看你有没有勇气,能不能吃苦耐劳,不要看生活中一些小摊贩,挣的钱可比很多在CBD上班的白领多的多啊!

标签:

给我留言